针灸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9-12-22 14:55:56曾志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针灸学灸法腧穴

曾志平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0)

针灸学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腧穴、刺灸方法、治疗原则、作用机制及疾病防治规律的一门学科[1]。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推广,人们对传统医学的认识与依赖性不断增强,针灸作为中医适宜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针灸推拿、中医、康复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如医学美容等)的课程安排中占有较大比重。如何让学生高效掌握针灸技术,是针灸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

1 针灸学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

1.1 授课方式单一

传统针灸学授课顺序是:先以灌输式教学方式教授经络腧穴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之后进行刺法、灸法学习(以练习为主)。此授课方式将理论和实践完全割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因过多的机械性记忆内容,而对针灸学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1.2 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针灸学教学侧重经络腧穴内容讲授,如记忆和归纳经络循行部位、主治病症,腧穴的解剖学定位、主治病症以及穴位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等,忽略刺灸法、罐法等的操作训练。不少学生反映会将大部分课余时间放在记忆理论知识上,以免操作时忘记经络循行以及腧穴定位。部分学生因对针灸心存畏惧,从而刻意避免操作练习。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秀,但不能或者不敢进行简单的进针、行针、艾灸、拔罐等基本操作的情况。

1.3 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现代疾病谱更新迅速,而针灸学教材内容却没有及时调整,相对滞后[2]。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针灸学新器械、新技术等蓬勃发展,大部分已被证实或推广的针灸技术及新病种针灸治疗方法并未被收录教材,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临床,不利于指导学生临床实践。

2 教学改革

2.1 调整授课内容顺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一条经络—刺法灸法”的顺序教学,即经络腧穴的学习与刺法灸法的学习同时进行。每讲完一条经脉的循行方向及经络腧穴定位后,即对该经络腧穴刺灸法操作进行示范,讲解其临床作用。此授课方式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所学腧穴的印象,而且使其对所学腧穴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消除学生对纯理论讲述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2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1 利用趣味歌诀帮助学生记忆 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欠佳,个体差异明显,导致学习效果不太理想[3]。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笔者常采用有趣的记忆方法,如歌诀、顺口溜、讲故事等。比如带“廉”字的穴位有上廉、下廉、阴廉、廉泉,为方便记忆,将其编为“上下阴泉共四廉”[4]。又如将足少阴肾经上的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穴位编成小故事:脚下涌出地下水,流经山谷之后变成一条小溪,小溪水流变大,终于变成泉水,最后汇聚入大海。再如,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都有9个穴位,可以“心心相印,长长久久”口诀记忆[5]。

2.2.2 提高学生实践兴趣 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改变理论教学多、教师讲解多、动手机会少的现状[6]。实践课上,笔者一般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同时配合临床典型案例的讲解。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先在肥皂或纸巾包上练习,待熟练后再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两人一组,以医生、患者角色模拟治疗。这种实训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操作及穴位配伍知识的认识,而且增强了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日后临床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4]。

2.3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新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在教学中除了尽可能利用实物、挂图、模型外,还应使用影像、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7],如3D人体经络腧穴模型、Flash动画、临床诊疗视频等,增强课堂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2.4 教师参与临床实践及教材编写

教师应积极参加培训,与临床医师交流,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临床经验,收集典型案例并加以整合,扩大知识面,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参编教材,与编写者共同讨论,尽可能使教材内容贴近临床,使学生学到更多临床常见病的诊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结语

针灸学既考验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又强调动手能力。如何使学生对针灸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轻松掌握针灸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针灸学教学改革的目标[8]。笔者根据针灸临床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授课内容与方式,借鉴兄弟院校针灸学教学经验,探索高效且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针灸学灸法腧穴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灸法治疗“未病”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6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46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26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天津中医药(2016年6期)2016-08-11 08:57:11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吉林中医药(2015年9期)2015-07-10 03:30:12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李顺保教授奇经八脉腧穴考证研究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