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启明
摘 要:在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素描教学黑白灰课题训练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习迁移,引导学生黑白灰设计构成意识的建立,主观地研究画面秩序与形式,激发学生对画面的主观能动性及抽象形式的建构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几点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主观设计黑白灰意识思维的可能性,从而实现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素描课程黑白灰课题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设计素描;黑白灰问题情境;学习迁移;形式逻辑思维
视觉传达专业的专业设计课的作品呈现的面貌,决定了黑白灰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基础阶段的设计素描教学中,黑白灰课题的训练是必要的环节。黑白灰的研究不同于传統素描的客观描绘对象明暗的教学,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素描黑白灰训练,是以主观意识为指导,研究画面的形式美、秩序美。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训练中,应主动地反映出设计意识,注重学生主观设计黑白灰的能力培养,寻求画面构成与形式语言,研究黑白灰构成的秩序感和节奏韵律,以表现个人主观形式设计意念为目的,达到对黑白灰视觉语言的掌握,促进对学生后续专业设计课的启迪。
设计素描黑白灰教学实践,可探索以具体课题训练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教师对课题应进行精心布置,要求学生把握黑白灰语言本身特点,注重黑白灰抽象构成形式与秩序的分析及研究;运用平面意象性风格进行训练表达,培养学生对画面物象抽象形式与秩序的建构营造能力,初步打开他们刚进大学学习的主观设计性思维之门。
1 布置好黑白灰课题训练的内容,创设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注重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思考、探索难度,需要学生认真研究、努力克服,而又是其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它是一种难易适度的疑难情境,课题内容训练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根据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要求,在设计素描黑白灰教学实践中创设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目的是实施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需要由高中时应试教育形成的被动接受状态变为主动探索状态,用构成设计的眼光去探求物象表象后面的黑白灰形式与秩序,研究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和秩序,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在黑白灰训练中体会秩序感与形式感的创造,领悟画面秩序感带来的节奏美与律动美,提高设计基础素养。
在黑白灰课题的具体教学实践内容中,可以静物为题材进行训练,这样使在高中就有静物客观描绘写生基础的学生在转向设计素描教学黑白灰主观设计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个适度的跨度,让学生在题材情感上既有种亲近感,又有种表现上“似会非会”的感觉,激发其学习兴趣。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故静物的选择与摆放组合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上应难度适中,尽量摆造型特征基本相似但不完全重复一样的静物,利于学生感觉某种秩序与规律。教师结合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的作品及往届学生黑白灰课题研究的优秀作品讲解,启发学生主观式分析、研究对象的造型风格、特征,引导学生对自己画面构成形式意味、黑白灰主观秩序的思考与探索。训练中,要求构思草图,用黑白灰表现,结合学生所感受到的心理情绪,启发其主观能动地研究画面的黑白灰设计。把草图按明度或形式风格相似的原则分小组进行讨论,师生相互启发其发现自己画面隐含或凸显的形式感和某种秩序感,以面为主、点与线适当用于视觉中心为辅,着重于简洁、归纳及秩序化与符号化方面的讨论,追求一种半抽象效果,进而强化所发现的形式与秩序。做到对画面有主见、有想法,避免盲目、木讷、被动的描绘,增强学生的主观意识、设计意识,实现画面的秩序感,体现出黑白灰秩序构成的节奏韵律美感。
2 对画面黑白灰主观设计性的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迁移由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形式逻辑思维阶段转向辩证逻辑思维阶段
在设计素描课程的黑白灰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迁移特别是正迁移(积极迁移)的把握。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其他课程学习的影响;进一步,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经验的获取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疏理已学过的平面构成相关知识特别是形式构成法则,并积极迁移到黑白灰主观性设计课题训练中,使学生知识获得有前后连续性和目的性。在黑白灰课题具体的训练中,树立设计意识,疏理学过的平面构成知识,用构成的形式原理去探索画面的黑、白、灰秩序构成,并且了解与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解构原理、抽象构成原理等视觉艺术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转向形式逻辑思维阶段,使脑中树立形式概念,考虑画面的设计性,而不考虑传统描绘性。
其次,应把高中学画时习得的画面整体概念迁移运用到黑白灰课题具体的训练中。用整体观察的眼光去设计画面构成,结合物象的造型风格意趣和个人所产生的心理情感,作平面意象下的黑白灰研究,摈弃客观光影及明暗因素的描绘,不必遵循常规透视关系及常规比例关系等,对物象作平面化形式的造型处理,注重明度和黑白灰形的归纳研究;能动地营造好不同意象的明度调子,如阳光、清新的亮调,拙厚、深遂、神秘的重调,优雅、郁闷的灰调,沉稳、平和的中调等等;然后思考安排各意象色调的黑、白、灰块面配比关系,结合个人对物象的体验感受,对画面进行大块面的形的近似及势的趋向的概括、归纳和提炼,主动营造大的形式秩序关系;大胆地取舍,主动地改变物象的固有色,以配合画面整体关系下的黑白灰秩序的建构,进而注重画面的平面化、意象化及黑、白、灰对比形成的节奏与韵律感,凸显出一种辩证逻辑思维。
黑白灰课题训练,要求学生对物象进行归纳与概括,对物象造型进行主观的处理,研究物象造型的共性并加以强化和明确,弱化影响秩序的另类部分。主观设置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主观能动地追求画面在秩序性方面的统一与变化,立足于体现作品情感精神指向,运用个性语言的想象和主观调式进行表现,重视分析概括、归纳的过程,加强主观处理的成分,建构符合黑、白、灰组合规律和调式的新的秩序与形式,在训练中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转向形式逻辑思维阶段直至辩证逻辑思维阶段的探索。
3 黑白灰课题训练中,画面平面意象风格与整体形式感的设计
开发抽象或半抽象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构成形式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平面意象性、装饰性下的黑白灰训练,来思考画面整体形式感。静物的组合,应注重形式与意味的凸显,同时考虑画面主次、虚实的对比与协调;注意静物组合时搭配的构成关系的秩序化,从而体会画面节奏和韵律的变化。另外,也可只提供一堆零乱的静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需要和情感诉求,主动重新建构平面意象下的形式秩序。反复进行草图构思设计,在画面上挑选并组织静物,乱中求序,从杂乱无序到有序。
具体训练中,前期对抽象形式感的明确可通过形式分割线的设计来推敲与考虑。不同的形式分割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圆弧线的分割认人体会到圆满、充实、圆润等感受,锯齿线分割认人体会到焦虑、紧张、不安等感受,横平竖直线分割认人体会到平静、理智、安宁等感受,波浪线分割认人体会到愉悦、欢快、流畅等感受。然后,结合自己体验出来的主题需要、情感需要,运用辩证逻辑思维来考虑形式的分割线,可从动态与静态两方面主动地去架构,营造出画面不同的势或形式及不同的情绪心理和平面意象风格;分割线的虚实隐显;分割区域的形状、面积大小与黑白灰布局的结合要同时把握好。训练的中期,要求在画面上打散重组物象以表达平面意象性风格时,运用透叠,改变比例,平面造型等消解焦点透视及立体空间。本着创造性、设计性的理念,大胆地对画面上所采用的物象进行打散重组,更注重二维平面性、为建构整体形式感下的夸张变形、物象形质色的重組。对物象解体打散可采用解构、错位、挪位,或重复、近似、渐变等透叠,或夸张、扭曲、添加、减缺、分离、适合、共用等造型法,目的是打破物象的客观完整感,主观追求画面的一种视觉残像、意象、幻象的新颖效果。训练的后期,充分考虑形状的对比与协调及画面风格的统一与变化;黑、白、灰主观表达组合的相互联系,黑、白、灰量的分布与明度调式的关联,思索黑白灰的明度差别,黑黑对比,白白对比,灰灰对比及黑白灰量的搭配对比与协调。在构成画面的过程中注重黑白灰整体效果,由感性走向理性,画面尽可能的单纯、归纳与概括,思考、琢磨画面秩序,在统一与变化的原则下做到整体形式感明确。师生应多交流探讨,让学生带着主观意识探索,使作品的视觉效果更趋形式构成意味、抽象意味、个人意味,打破惯性思维,关注形式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挥,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情感思维对画面形式感构建的促进作用,从而体会画面平面性下的黑白灰整体形式感的视觉意象效果。
以面的面貌呈现的黑白灰设计训练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养与能力,在训练中,应考虑把物体的概念模糊化,忘掉具体的线,对线进行消解,只关注黑白灰面的形状,物象造型面状化;把学过的平面构成原理知识带入到画面表现中,概括和提炼归纳出单纯的黑白灰关系,注重黑白灰的规律与秩序、节奏与韵律的探究;通过对黑白灰面的形状的研究与推敲、取舍与改变、迎合与避让,寻找规律感、秩序感和形式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体验、图形悟验,从中挖掘、感悟出抽象的新视象。另外,黑白灰艺术形式的一致性和表现手法的统一性应同时注重。一致性,指画面的黑白灰处理以面为主;统一性,指画面是以粗犷奔放的手法还是以细腻文静的手法表现。表现中不要在意具体形象的个别完善,要有整体感,大局观,黑白灰关系要单纯与概括,用科学和理性研究画面的整体视觉心理现象,强调个别服从整体的形式关系,强调黑白灰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影响。格式塔心理学从理论上证明了人们的视觉总是从整体而非局部的元素来感受画面,所以黑白灰的处理在整体上一定要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在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素描课程黑白灰课题训练中,教师本着启发引导式的理念展开教学实践,让学生真正做到画面主观黑白灰下的形式与秩序的探索;结合自己的情感表达、主观意念的追求及个性化体验的研究与表现,达到对黑白灰主动性、创造性、设计性的运用,初步实现树立自主设计意识和个体创新意识的黑白灰课题教学训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素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胡燕欣.理性素描[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