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类课程在高职设计专业中开设的必要性和教学探索

2016-12-23 17:45迟珺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3期
关键词:设计素描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思路

迟珺

摘 要:设计素描、色彩旨在训练学生对抽象形态的理解和再造,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面对高职设计类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数学生没有绘画基础,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课时严重缩水,技能训练无法达标的现状,文章做出了几点探索。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设计素描 教学思路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142-02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有与其他设计类课程相关联的要求,比如:设计构成、字体设计、招贴设计等,只有掌握好一定的基础,才能更好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本着“低起点、严要求、精培养”的原则,如何在教学环节中,弥补“零基础”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较快提升学生对“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这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 高职“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类基础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型,其重要特征是“职业技能教育”,是针对工作岗位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非常注重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这个特征看,似乎“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理论性的基础课程就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了。根据当前高职教育的实际现状分析,高职阶段的教育是学生跨入职场前的一个重要时期,不能把它当作全日制教育的末尾阶段,而应该看它是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能单因三两年职前教育就终身定位。对高职学生的教育要做到能就业,但更要做到能发展。就这一层面来看,对于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素描类基础课程就非常有必要了。

在设计工作的整个流程中,设计的制作只是其中较小的组成部分。从项目最初的构想,到建设性的完善,再到精益求精,好比设计素描的整个流程,绘制过程很重要,设计和制作习惯更为重要。分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的课程内容可知,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够锻炼设计基本技能,更能够提升设计思维和对流程中各种关系的整体把握。

因此,“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类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也就一目了然了。学生要成功就业,就要有扎实的设计基础;要想持久的发展,就要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

2 高职“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类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源素质

由于专业特性,设计类专业应该招收具有美术功底的学生。但目前在专业起步阶段,生源素质良莠不齐,通过普通高考招收或者是推免招收的学生基本上没有绘画基础,这部分学生入学后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思维观念、接受能力等都很薄弱,对这些几乎是“零基础”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是个极大挑战。

2.2 教学定位不够清晰

目前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绘画基础教学使用的依然是本科院校的专业化教学模式,选用的教材也大多沿袭了本科院校教学的内容,重视物体的基本化造型、明暗关系和色彩搭配,没有将“设计性”特点凸显,没有结合相关专业的研究方向,并且缺乏和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造成此项课程缺乏专业特色,教学效果不理想,培养教学目标不清晰[1]。

2.3 教师认识局限

有些教师对“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也遏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教师认为这些课程的设置只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造型基础,是作为该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基础性知识,对于职业技能的提升起不到大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主要采取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在讲解时,最多辅助以幻灯片等教学媒介,从理论上去讲解设计素描或设计色彩的构成过程和方式、方法,但很难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素描的实训学习中去,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2.4 教学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高职院校一般是三年制学习时间,与本科院校相比较短。再加上现在高职院校一般都是采取2.5年+0.5年或者2年+1年的教学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1年校外顶岗实习。这无形中更加缩短了高职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但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却跟本科院校同类专业非常相似。没有针对性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安排基础课程,课程门类众多,很多专业基础课程课时量必然会被大幅度减少,有的课程教学时间由两学期压缩成为一学期,两学期未必能解决的问题,却要求在短短一个学期全部解决。而从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的学习规律来看,扎实的美术基础需要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大量的动手实践才能获得。这对于没有一点美术基础或者美术基础非常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必然觉得压力太大,难免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技能训练根本无法达标。

3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3.1 培养设计思维是设计类学生需要的基础

(1)训练思维的方法。

“零基础”学生的专业绘画能力基本为零,可以从观察入手,先培养思维再动手实践。“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是以训练学生如何观察、认识、理解和再现物体形象与色彩为目的,是设计思维培养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多观察,教师在旁边做一些引导,以锻炼学生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法,这样就能重新认识他们所看到的事物,通过多角度观察,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设计素描”中的抽象形态,通过抽象的形态来表达画面,通过对颜色的理解,使得色彩也具有生命,在设计中颜色就是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一种理念情感或代指某一物。例如:教师将静物放置在桌面上,给予一个明确的主题,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构思去诠释这个主题。这样就很好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2)丰富设计思维。

在课堂上为学生解读一些经典设计作品,可以让学生体会大师创作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总结自己的兴趣关注点,例如:设计风格、色彩运用等,拓展视野丰富思维,为下一步动手实践积累灵感。同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不懂就问,这点很重要,许多学生不善于阐述观点甚至不懂装懂,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甚至职业生涯。

3.2 绘画能力的提高

(1)由浅入深,引导式教学。

从课程设置上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作为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手绘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而作为从未接触过绘画的学生,善于引导才能激发兴趣。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参照传统教学方式。打破局限,让学生放手去画自己看到的事物,不必要求塑形和色彩关系,但求“有特点”“有意思”,多鼓励、多指导学生,使学生愿意拿起笔不惧怕绘画,这是最重要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多画多看、多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手绘基本功。

(2)选择更易掌握的绘画材料,激发绘画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在教学中尝试改变以往传统的水粉颜料等作画工具材料,选用彩砂纸、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工具材料进行尝试,作画不要求过分注重对物体的真实表现,而着眼于以更自由、更概括、也更具想象力的装饰色彩训练,以开拓学生的创意能力为目标,在表现方式上力求多样化与原创性,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要解决技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3)着力培养学生设计绘画的能力。

由于学时限制,在面对“零基础”学生时,应弱化传统教学中重视物体基本型塑造、明暗关系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绘画”能力,突出“设计性”。将基础教学相关内容与专业化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明确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多画速写和装饰色彩,将具象思维视觉化、符号化、概括化,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表现能力和对形态的审美能力。

3.3 建立符合高职设计类专业特点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实训室,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首先,应该建立符合高职设计类专业特点的基础课程实训室,这是实施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力保证。

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实训室,应该设备齐全,其中除了应该摆放画架、画板,有能够让学生临摹的石膏和静物置物柜外,更应该集教学区、动手实践区、小型作品展示区、材料储存区、多媒体讲台为一体。在课时结构的安排上,可以采取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如:设计为一周4学时的教学进度,则可以采用周2的理论讲授和周2的实践操作结合开展教学活动。或者也可以采取一分为二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上半堂课做理论讲解,下半堂课做实践教学。这样开展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教师对基础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又能通过学生主动实践,及时掌握和消化,对“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类基础课程的学科地位和学科效果起到很好作用。

4 结语

面对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应积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大胆实践、不断探索。“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是设计类专业基础教学的衔接课程,是通往设计的必经之路,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由浅入深,善于鼓励和引导才能使“零基础”学生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绘画技能都会有一个较快的提高。真正体现基础课程的意义,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雨新.浅析艺术专业设计素描及色彩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11):430.

[2] 项德娟.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9(4):179.

[3] 王绘乾.浅谈高职艺术院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优化方案[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76-79.

猜你喜欢
设计素描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思路
探讨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与教学方法
设计素描结合视觉传达专业特点的教学探索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