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连续介质问题的模型与解决

2019-12-20 09:43苏明义
中学物理·高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动量定理相互作用

摘 要:解决连续介质的力学问题,关键是分析清楚连续介质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模型特征,分析清楚在连续介质内部发生了怎样的相互作用、局部运动状态如何变化、发生了哪些能量转移与转化,这不仅是解决类似问题过程中正确选择物理规律的基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发挥好此类教学资源的需要.本文以连续介质问题的典型习题为例,分析其不同的解答方法的模型建构过程和理论基础,从而认清此类问题的教学价值,以便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丰富学生物理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等方面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连续介质;相互作用;能量转化;动量定理

文章编号:1008-4134(2019)21-0063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苏明义(1962-),男,北京人,本科,中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

对于连续介质的力学问题,常遇到一题多种解法的情况,这些解法貌似都正确,但对同一个具体问题却又会得出了不同的处理结果.怎样分析不同解法的是非曲直呢?本文结合几个具体问题的分析,辨析相关连续介质在不同问题、不同解法中的模型差异,以及其相互作用情况和能量情况的不同.

1 问题的提出

所谓连续介质问题,是指如汽车在空气中运动推动空气运动形成阻力、水枪采煤过程中沙流对煤层的作用力等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经常出现运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两个不同的思路,因此也就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到底应该根据什么理论来分析解答这类问题呢?我们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看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过程.

例1 有一宇宙飞船以速率v在太空中飞行,突然进入一密度为ρ的微陨石尘区,假设微陨石尘与飞船碰撞后即附着在飞船上.已知飞船的正横截面积为S,欲使飞船保持原速率不变,试求飞船的助推器的助推功率应增大多少.

對比上述例1和例2可看出,尽管我们并不清楚例1中微陨石尘与飞船之间具体的作用过程是什么样的,但这个作用过程属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是肯定的,因此可以类比其与例2物理过程的关系,利用等效的方法来说明此过程中转化为内能的多少,即Q=12mv2.

可见,当研究对象不能看成质点,只能按实际情况对质点组进行研究时,在讨论与合外力有关的受力分析或做功(及功率)问题时,最好选用动量定理,这样可以避开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的具体过程.

4 对连续介质问题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参考资料中常见到一些类似不能看成质点的连续介质问题,如风吹广告牌、水枪切割或水枪采煤等问题中,求解风或水柱对所撞击物体的作用力;火箭发动机为获得一定的推力向后喷气的功率;喷泉中的喷水机的喷水功率;打开真空容器的塞子瞬间空气进入容器中的速度等等,这些问题的背景素材虽然不同,但都是连续介质类的模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不再是质点,而且在研究对象内部各质点之间的速率不同并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严格地讲,这样的研究对象已超出了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

另外,在研究此类气体的速度问题时,由于研究对象内部各部分之间气体速率有梯度分布,从而造成研究对象的密度分布也就存在着梯度分布,这就给研究对象的模型建构带来了困难.

当然,在强调物理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开发“建构模型”的素材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模型建构脱离实际,而且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超出中学的教学范围,特别是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很难对学生进行正误的辨析,那么这样的素材也就失去了我们所期望的教育功能.

因此,对于类似这种连续介质模型的问题应谨慎使用,特别是不能盲目地进行计算的讲练,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适当选取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及能量转移、转化的情况,提出学生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进行研究,用以丰富学生对运动与相互作用观、能量观的认知基础,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提升物理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功能.

(收稿日期:2019-09-09)

猜你喜欢
动量定理相互作用
浅谈信息化2.0情境下物理教学的精准性
例谈对话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从错题中理解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黄酮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强度衰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研究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古典文学修养与新闻语言的探索
基于“相互作用”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分类例析动量定理的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