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宾
【摘 要】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电视民生新闻要优化节目内容,提高舆论引导力,打造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力。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师范专业语言文化课程改革研究》(B058)的阶段性成果。
民生新闻节目作为贴近百姓生活、能反映百姓愿望与诉求的报道形式,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欢迎,是广播电视媒体的品牌栏目。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等新的媒介形式异军突起,新媒体传播以其时效性、互动性强的优势,丰富了民生新闻的传播渠道,拓宽了民生新闻的发展空间,成为民生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媒体融合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不可避免地也引发了一些难题,突破这些制约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瓶颈,对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
所谓新媒体即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形式,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设备借助互联网传播平台接收或发布信息。新媒体在传播速度和互动交流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格局,媒体融合发展成为电视民生新闻改革的必然趋势。
电视民生新闻是政府和百姓沟通的桥梁,具有引导、宣传、服务的功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无疑提升了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优势。首先,电视民生新闻时效性增强。电视民生新闻每天都是定时播出,新闻事件从发生到播出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在融媒体环境下这种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人们可以运用手机等设备对突发事件拍照、录像,然后提供给新闻栏目记者在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短短几秒钟就能实现民生新闻的有效传播,提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其次,电视民生新闻采集渠道更加丰富。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集聚了大量各类新闻,借助这些移动智能终端,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可以采集一些有价值的民生信息进行制作、报道,拓展了民生新闻信息源。再次,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渠道增多。为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及互动性,许多电视台都建立了官方新媒体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受众能够随时随地浏览新闻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渠道。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民生新闻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的问题逐渐显现。第一,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内容浅表化。民生新闻要求采用平民化的视角,以平民化价值取向记录与百姓生活、生存、生计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报道中,一些电视民生新闻刻意强调视角的“低”和内容的“近”,致使新闻报道流于肤浅和琐碎。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琐事占据了民生新闻栏目,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交通肇事、街巷打斗等报道频繁出现在屏幕上,内容的琐碎、肤浅使得部分电视民生新闻日渐低俗化,背离了民生新闻报道的初衷。第二,虚假新闻致使民生新闻的传播力下降。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围绕某一时期社会热点编造谣言、散布虚假信息,甚至恶意诋毁他人或职能部门,以赢得点击率。谣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这些谣言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不仅会削弱政府的公信力,还会引发社会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安定。虚假新闻如果肆意传播,最终将会影响民生新闻的传播力。第三,媒体采编播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电视台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络平台。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兼具新闻节目策划能力、强大的新闻作品制作能力、专业化的多种媒介传播能力,但在传统媒体领域,媒体从业者多为单一型的采编播人员,因涉及的媒体传播领域特定单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无法适应融媒体发展的要求。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提升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的途径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反映百姓生活的节目,和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传统媒体和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融合发展,在为电视民生新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困惑。电视民生新闻要勇立时代发展的潮头,不断优化节目内容,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新闻节目能够持久地赢得受众的关注,不断提高传播效率。
(一) 优化节目内容,树立品牌意识
新闻题材内容琐碎、肤浅、趋同是当前制约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关键因素。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仅仅停留在事件表面,且零碎小事在各个频道轮番播出,难免会让观众产生厌烦心理。要想保证稳定的收视群体,电视民生新闻就必须以“内容为王”,不断优化新闻节目内容,树立品牌意识,以提升媒体竞争力。第一,要丰富信息来源渠道。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等移动设备高度普及,人们拿起手机便可拍下突发事件进行爆料。电视民生新闻作为报道老百姓生活的节目类型,更应发挥普通百姓的作用,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来拓宽新闻来源渠道。海南广播电视台《直播海南》栏目,专门建立了DV爆料热线,鼓励普通百姓直接拨打热线电话进行突发新闻爆料。电视台设有专门的记者负责和爆料人对接,一旦其所爆料的新闻在电视台播出,会及时发放现金奖励。不少市民拍摄的新闻现场视频,多次被当地民生新闻节目作为第一手资料,大大拓宽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来源渠道。第二,创新新闻节目形式。对新闻节目形式要精心策划,力求节目各环节既新颖独特,又具有时代感和感召力,让民众在轻松愉悦中受到感染和启迪。浙江长兴电视台《小彤热线》节目开辟了“市民督导团”版块,策划由“市民督导团”成员代表市民报道新闻。这些成员全部是热心的普通市民,配有统一发放的服饰和标牌。在新闻现场,这些督导团成员以出镜记者身份进行现場报道和新闻采访,新颖的节目形式增加了新闻的看点,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民生新闻节目的热情。第三,挖掘新闻节目深度。纵观电视民生新闻,通常都是逐条报道、就事论事,群众遇到的难题是否解决,最终结果如何,不得而知。每一条新闻几乎是按分钟计算,貌似新闻内容丰富多样,实则琐碎、肤浅。电视媒体对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新闻事件应进行深度报道,深入挖掘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发展脉络,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系列报道的形式。电视民生新闻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妥善地解决相关问题,切实为广大群众服务。
(二)强化媒体责任意识,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手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信息传播的传统格局。在融媒体背景下,普通百姓参与民生新闻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Ipad等设备拍下突发事件的图片和视频上传至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及接收渠道,同时也导致大量虚假信息、负面信息借机传播。一些不法分子见有机可乘,便趁机编造各种谣言和小道消息通过互联网在民间散布,影响了社会的安定,给受众带来了极大困扰。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党的喉舌,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勇于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要依靠主流媒体的权威地位,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为广大民众把好网络信息的关口。首先,电视民生新闻应积极发挥融媒体平台的作用,以多端口传输信息的方式,扩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其次,通过官方网站、手机等移动终端与广大群众开展互动交流。一些突发事件一经媒体传播在社会上便会很快发酵,电视民生新闻应时刻掌握社会舆论的最新动向。对社会上散布的虚假信息,电视民生新闻应联合有关部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事实真相,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客观的、完整的报道,以消除群众的疑惑或误解。电视民生新闻要强化舆论监督力度,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不遗余力地传播正能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受众,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三)培养适应融媒体环境的复合型人才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要获得创新发展,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随着融媒体多种传播渠道的出现,之前的单一型媒体从业者已不能适应媒体发展的需求,更多媒体急需集采、编、播于一体,能胜任不同形态媒体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具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多方位的专业技能,他们不仅能做主持人,还能进行新闻策划和采写,同时还可以熟练驾驭新闻的摄制、剪辑和上传等诸多环节,媒体融合对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电视媒体要制定出完善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训方案,科学高效地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尽可能地为媒体从业人员创造培训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提高专业能力,学习探讨创作思路;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重视对媒体从业人员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让每个人既有自己的专长,又能兼任各个环节的工作;既能团队分工协作,又能在特殊时刻独当一面,真正成为融媒体环境下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求。
电视民生新闻是政府和百姓沟通的重要桥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在迎来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视民生新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立足现实,迎难而上,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积极创新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努力形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和特色,不断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程凯.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新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2).
[2]杨昊霖.電视民生新闻如何提升媒体融合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2).
[3]付思文.浅析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发挥舆论监督职能[J].记者摇篮,2019(04).
(作者:德清电视台二级播音员)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