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下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和推行

2019-12-20 11:28张彩芬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双元制工学课程体系

张彩芬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综合型应用技术人才,立足于服务地方支柱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教学项目与企业生产项目、课程标准和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实训管理与生产管理、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有机融合在一起,校企协同培养,共同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试点和推行德国“双元制”下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1 德国双元制下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德国双元制下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在装备制造专业群中选取一个班作为试点班进行试点,与德国舍弗勒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工学交替,实施整个教学过程,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图1 双元制下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作为双元主体,按照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结合区域经济及特点,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走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人才共育模式,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企业行业、职业院校参与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以“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基础,结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本土化”实践与研究,加强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开发教学、实践课程。

2 具体实施方法

2.1 采用双主体、双导师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和企业作为双主体,共同制定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企业主动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受益的动力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形成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合作办学模式。搭建校企深度融合育人平台和高层次产学研用平台,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校企共建共享专业优质资源,整合、优化教学和员工培训等教学资源,既满足了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学生技术技能培养需求,又实现了教师、学生和企业员工的资源共享,提供教学资料和企业认证教案供校内教学,并派出培训师共同完成企业植入课程的社会培训。同时,学校和企业建设大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开展现场实训和教学。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确定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向,工学交替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双导师制,学校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作为双导师,在项目实施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规划、专业技能的训练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协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升。校企双导师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自身能力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引导学生制订详细的项目学习计划,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创新创业能力,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和课程的学习。

2.2 具体实施措施

学生入校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采用德国“双元制”下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国际认证AHK 考证纳入教学过程,依据资格认证标准,选取教学内容,结合区域经济及特点,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优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前2年学校和企业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学校主要完成专业理论及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企业主要完成实践训练和现场教学,轮流交替实施教学任务,完成培养计划。

第3年学生完成一年的顶岗实习,完成由“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角色训练。按照AHK 的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强化训练,并进行资格认证。校企共同建立高职学生质量标准化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共育职业教育模式。

通过与宁夏舍弗勒集团有限公司、宁夏维尔铸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按照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校企“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及课程标准、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岗位标准、技术技能考核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探索高职、企业对学生最优化的管理模式与管理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选取专业教学内容,开发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材。

2.3 积极构建完善基于工艺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3.1 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制定课程标准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双元制下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紧跟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需求,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标准。将实际生产环节引入课程,围绕智能制造典型环节,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健全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2.3.2 创新创业课程融入课程体系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国家大力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国家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调配师资,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设置分步递进、衔接紧密、规范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重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规范化,即结合学校的实际,把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实训室和创新实训中心,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3.3 构建基于工艺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开发基于工艺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按照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工艺过程为主线,构建了职业素养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职业拓展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职业素养模块开设专业公共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模块主要针对技能的培养,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在职业拓展模块中设置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课,拓展学生的就业范围,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综合实践模块主要设置专业实践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并根据企业需求作动态调整。

猜你喜欢
双元制工学课程体系
盐工学人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