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脑梗死溶栓后24 h内注射丹参多酚酸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2019-12-20 09:17蒋维海孙微王一帆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酚酸丹参溶栓

蒋维海 孙微 王一帆

(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广东 深圳 518118)

急性脑梗死死亡率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溶栓治疗可有效挽救神经细胞,有效改善神经损伤〔1〕。但溶栓后有发生出血风险,为减少出血风险,在溶栓后24 h内只能进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对预防血栓再发及挽救神经细胞方面效果不明显。丹参多酚酸为重要制剂,具有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等作用〔2〕,在治疗脑梗死中疗效显著〔3,4〕。研究发现丹参多酚酸在溶栓后72 h内应用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但溶栓后24 h内的疗效尚不确定。介于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反应在急性脑梗死中发挥重要作用〔5,6〕,本文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24 h内进行丹参多酚酸注射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北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老年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患者2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丹参多酚酸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给予溶栓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组在溶栓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治疗。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完整,年龄≥70岁,均进行动静脉溶栓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脑梗死复发患者,丹参多酚酸过敏者,恶性肿瘤者,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接受其他治疗者,颅内占位、脑外伤等脑部其他疾病者,有出血倾向、短暂性脑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等患者,拒绝参与研究者。

1.2研究方法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溶栓治疗24 h内丹参多酚酸静滴,每天1次,共2 w。丹参多酚酸厂家: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10011,批号:每支0.13 g(含丹参多酚酸100 mg)。

疗效评价:两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7〕。基本痊愈为患者无病残出现,NIHSS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为患者病残1~3级,NIHSS评分减少46%~90%;进步为NIHSS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为NIHSS评分减少≤17%;恶化为NIHSS评分增加≥18%;死亡〔8〕。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有效。

血液流变学测定:采集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组静脉血3 ml,采用M850血液流变分析仪(购自美国Grace仪器公司)测定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

氧化应激指标测定:采集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组静脉血3 ml,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组疗效增加(P<0.05),总有效率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n=140〕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丹参多酚酸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下表同

2.3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SOD、MDA、L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MDA、LPO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丹参多酚酸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LP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4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及药物治疗结束后2 w均无皮下血肿、颅内出血、药物过敏、血尿常规异常、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由梗死中心坏死区和梗死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梗死中心坏死区因神经细胞坏死程度高,治疗价值不大,对于梗死周围缺血半暗带区尚存在一定数量存活的神经细胞,因此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为保护缺血半暗带区存活的神经细胞。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血液流变学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脑梗死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基本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的突发破坏可促进血栓形成,造成脑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灌注区内血液压力下降,血流速度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9〕;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脑血流速度减慢、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灌注降低、循环阻力增加、全血黏度增加等变化,血液流变学改变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10〕。氧化应激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氧化应激反应参与急性脑梗死的损伤过程,氧自由基导致的脂质过氧化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脑梗死时脑组织缺血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和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结合降低SOD活性,增加MDA、LPO含量,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11,12〕。SOD为抗氧化酶,可有效清除体内过多的超氧阴离子,阻止氧自由基反应,阻断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对细胞膜的损伤〔13〕。MDA为氧自由基和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谢产物,可反应体内氧自由基水平〔14〕;LPO在正常情况下含量极低,在病理情况下脂质过氧化反应可增加LPO水平,LPO水平升高可损伤细胞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5〕。因此SOD水平降低、MDA和LPO水平升高表明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脂质过氧化能力增强。

丹参多酚酸为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等功能,丹参多酚酸也可抑制C反应蛋白的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16,17〕。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也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其可通过多个靶点、多个环节防治血栓的发生〔18〕,并可选择性增加脑梗死局部的血流量、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脑梗死局部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从而发挥对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19~21〕。丹参多酚酸在急性脑梗死溶栓72 h内的疗效已被证实〔21,22〕,其在溶栓24 h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多酚酸在急性脑梗死溶栓24 h内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降低机体血液流变学及氧化应激反应,为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酚酸丹参溶栓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数据驱动和机制模型的丹参提取动力学研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