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40年的基本经验

2019-12-20 20:36王寅中共扬州市委党校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发展

文/王寅,中共扬州市委党校

经过40年经济体制改革探索,我国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顾这一改革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宝贵的基本经验。

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的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久,邓小平同志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阐述,指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从其中不难可以看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主要就是要实现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原则。不能只是一部分人富而另一部分人贫,尽管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最终目标还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为此,在改革过程中,一直注重不断发展民生并取得巨大成就。一是多年来致力于稳定增加就业,每年居民新增就业岗位1300万个左右,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水平。二是受教育的机会增多,文盲率从40年前的30%以上到现在已经少于3%了,而且高等教育发展较快,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数规模不断扩大,在总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比已达25%左右,是40年前50倍。三是社会保障也有很大改善,全国性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基本医疗保险(3项)参保人数分别是85%以上和95%以上。四是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在本世纪头10年还一度比较高,2010年以后开始逐年减少,基尼系数从2008年开始逐年下降,但目前仍是0.45的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扶贫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久久为功,从未松懈,一直很重视,40年来成功地使7亿人摆脱贫困,并将到2020年让剩余的约4000万还未脱贫的贫困人口脱贫,努力把我国建成一个没有绝对贫困的国家。我国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都是有前提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另外还表现在我们的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土地公有制、政府对经济活动有时仍然保持比较强的调控力、国有企业的发展,等等。

2 选择适合发展道路

在这40 年,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一道路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比较重要的表现:一是我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实现有机统一,同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是从自身历史、文化和传统出发,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没有搞三权分立,而是搞三位一体。二是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的重要作用。三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和一些传统因素发挥了重要影响,正式制度和道德规范往往同时在起作用,譬如说中国儒家学说的一些基本思想对于我国目前如何协调和平衡德治与法制、规则与秩序、发展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等都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从自身国情出发所做出的道路选择与制度选择。经过实践显示出了独特优势,比较好地发挥与协调了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比如在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一定阶段,需要集中人财物办一些像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事情方面就能体现出来。当然,怎样更好地发挥协和调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作用,多方面仍然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3 坚持市场取向改革

我国之所以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是因为启动了改革开放,从始至终都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了一条市场主导的改革路线。首先是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来又搞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当然,在推进市场经济的同时,并没有将计划体制的东西彻底全盘否定,而是让这两种体制共存,尽最大可能地使这两方面发挥相互补充的作用,通过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渐进式改革,逐渐在动态过程中使市场与计划达到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经过40年的改革,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地位不断提升,从“一大二公”和“割资本主义尾巴”到“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出,再到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的转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我国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得到了不断深化,从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再到使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正是因为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得以最大的发挥,改革之前那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几乎所有的生活物资都要凭票供应,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后,市场化带来的劳动积极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不可估量。国家的创新创业的活力不断焕发,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特别是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为国家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以上,专利申请量近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倍,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成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仍然要坚持市场经济。这是因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者区别的本质是由行政权力来配置资源还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由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判断来配置资源。互联网大数据虽然可以让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但是它却无法解决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问题,而只有自由选择的市场才能产生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互联网和大数据只有与市场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效用。改革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4 融入世界经济开放

我国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另一个方面,是得益于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我国的开放经历了三大浪潮。第一个大的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这个时期主要目的就是引进外资,重点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通过“三来一补”方式,建立了大量的工业开发区,投资办厂,很快转变为全球的制造基地,基本上确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个大的浪潮是2001年加入WTO到2012年左右。在这段时期主要实现了我国的贸易与投资规则与西方发达国家和世界规则的对接,在价值链上与世界的对接,使世界可以更好地接纳我国,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离不开中国。经过这10多年,我国制造业的真实价值得到了验证和体现,我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有了很大提升,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了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 GDP总量超过了日本的GDP总量。第三次浪潮是从2013年开始至今,我们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局良好,尽管只有短短几年时间,效果很不错。这次我国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已有的优势,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人文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实现相互支持与促进的联动发展,促进世界的开放创新包容发展,最终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世界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5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把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作为检验一切得失成败最主要标准。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来判断,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改革开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课题,既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现成经验。因而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开创性探索,这样才能取得成功。过去无论是大包干、发展乡镇企业、搞活国有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还是建设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等,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到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更是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尊重人民群众意愿,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习近平同志也深刻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生产力标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依靠亿万人民的主体力量和创新精神。

6 改革发展稳定统一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三个重要支点,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是目的,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我国40年来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成功,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政局动荡、社会动乱,让他们失去发展机遇,人民陷入痛苦和灾难,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实践探索中正确处理三者关系,始终坚持有机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由此我们需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就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继续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从而不断增强改革措施、发展措施和稳定措施的协调性,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不断创新理论和体制机制,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把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实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有机结合,试点先行,在不断推动改革突破的同时确保社会稳定,把握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改革措施,寓政府管理于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进新体制的优势。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改革发展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
2016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部署八大改革任务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