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

2019-12-19 02:02胡娇娇张梦张小飞
山西农经 2019年19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政策建议模式

胡娇娇 张梦 张小飞

摘 要:以蚌埠市怀远县万福镇为例,调查了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镇;模式;现状;差异;政策建议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9-007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及调查方法

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特色小镇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华东区和西南区因其自身的经济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在打造特色小镇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一部分小镇被叫停,假小镇、同质化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为了研究“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模式,调研组对蚌埠市怀远县万福镇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了特色小镇的发展政策建议。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入户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个案访谈包括一部分入户问卷调查和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人员,包括当地居民和来访游客等,共计40人。

通过个案访谈更加细致了解小镇当地居民的生活现状和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想法。为了确保调查的代表性,在年龄、性别和社会角色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分析。在蚌埠市怀远县进行问卷调查时,准备了问卷100份,由于乡镇人员少和时间紧等因素,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75%。

受访问卷中,男性所占比例为46.67%,女性所占比例为53.33%。由于小镇位置偏远且发展刚起步,问卷参与人员100%为当地居民,没有外来观赏游玩人员。

2  调查结果

整理问卷调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90%的受访者对万福镇的特色小镇项目并不知情或是无谓的态度;9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小镇的变化较小,谈不上发展;在接待能力方面,受访者认为小镇才刚起步,在服务和旅游等方面亟待提高;50%以上的受访者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在个案访谈案列中,受访者表示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小镇规划不够合理

在走访小镇的过程中,集市镇上的门店均是统一规划的店面,但做工粗糙。据受访者透露,统一的门店虽然让集镇看起来整齐划一,但在组织过程中却损害了一些店主的利益。在棚户区改造方面,拆迁问题争议较大,赔偿款方面明显存在欠缺之处。

2.2  办事效率低下

调研时间距万福小镇申请成功“特色小镇”已经1年多,但万福小镇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只新建设了一个文化广场。调查当天下午一些人在广场上锻炼,大部分是学生。棚改区方面,一期工程已经交付,其他工期仍在进行中[1]。

2.3  特色不够突出

“特色小镇”重点在于特色,在走访过程中,并没有看见特色建设。询问当地居民,他们仅知道万福镇有特色小镇项目,但不清楚万福镇该如何开发利用其特色之处。

3  发展模式分析

以资料收集法为基础,参考各类文献了解到特色小镇的发展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特色产业,二是特色资源。

基于特色产业的小镇模式,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通过提升服务、改善环境和深化改革等手段,不断强化其产业,打造小镇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小镇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小镇虽小,但凭借其交通优势,集中了五百多家对冲基金。中国浙江省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和美国的格林威治小镇有相似之处,大力发展金融业等[2]。

基于特色资源的小镇模式,利用自身的生态资源或历史文化,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等,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例如合肥市的三河古镇,就是利用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和青砖白瓦、小桥绿水的环境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再如法国依云,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依云水,依云镇因此形成了以依云水为主导的文化旅游产业[3]。

万福小镇是以产业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以“三农”为本、产业为纲、文旅为魂,坚持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1)在小镇上实施棚户区改造,目前一期工程已经交付,这是安徽省首例通过正式招标,由正规房地产公司建设的项目。通过规划,占地面积1.94 km2的镇区被三纵四横的道路网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地块,设置了商贸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文化娱乐休闲区等功能区域。

(2)万福镇刘圩村,村民种植的都是红麦。与小麦相比,红麦在产量和产值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村民也不是传统的劳作模式,而是采取合作社模式,全村土地由8個人打理,大大解放了劳动力。该镇还实施智慧农业项目,通过安徽农业大学的技术指导,建成了上万亩的小麦、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发展小麦、水稻的初加工,加大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3)走进万福小镇,就能看见一个大大的福字,很多墙壁上都写了宣传标语,也画了不少通俗易懂的画。身出“福”地,抬头见“福”,感受“福”气,万福镇的4条主路线也是以“福”来命名的。

4  调查结果分析

特色小镇创建是综合开发与运营结构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参考绿维文旅特色小镇孵化器的6大指标,从特色产业、旅游目的地、“旅游+”、土地综合开发、房地产和城镇化方面对调研地进行分析[4]。

4.1  “特色小镇”特色乏力

“特色”是衡量一个小镇未来发展前景的一项重要指标,特色不突出,小镇的未来发展也就少了许多光芒。小镇需要精确定位,发掘自身优势,打造专属名牌。例如三河古镇的特色更为突出,三河精确定位为“古镇”。首先,古镇为旅游景点,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青砖白瓦的徽式建筑极大地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其次,由于历史底蕴、开发时间和交通设施等问题,三河古镇的知名度、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等方面较好。

4.2  相应人才短缺

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景区会雇佣当地的居民,往往忽略了相关领域的人才引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旅游的要求随之提高,提供相应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4.3  产业链打造存在欠缺

一些旅游景区为了获取更高利润,故意哄抬价格,例如前两年的“青岛大虾”和江苏常州的“百元白粥”等。开发当地资源固然重要,但不能盲目追求暴利,损坏游客的权益。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在适当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出售特产,打造自身平台,并通过深加工和线上销售,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在获得合法收入的同时,,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居民就业。

4.4  土地利用效率低

在走访调研地时发现,镇上街道是新修的水泥路,道路两旁均有绿化,但其余的土地有的被闲置,杂草丛生,有的堆放大量杂物,凌乱不堪,还有的土地上扔了大堆的垃圾。在特色小镇打造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房地产开发需要专业的机构介入,居民区用地需要合理规划,绿化区需要相应人员管理,农业用地需要保护。

4.5  城镇化率“数字化”

建新居住区,让百姓住进住宅楼似乎已经成为衡量城镇化的一项重要标准。如果农民只住进了像城里一样的住宅楼,却还和以前一样生活,这样的城镇化没有意义。不能仅追求城镇化率的“较好”,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城镇化才是目的。

5  政策建议

特色小镇的打造涉及到各方的权益,为了确保特色小镇的良好发展态势和方向,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5.1  加大对特色小镇项目的审批力度,提高准入机制

通过严格审查特色小镇的申报,确保特色小镇有“特色”,把握城乡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坚决剔除“假小镇”“同质化”过重和政绩驱动的“任务工程”的特色小镇项目申报[5]。

5.2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和监察制度

对特色小镇项目申报成功的地区,相应机关需下达具体任务,发布相关政策,规定特色小镇建设的时间、数量及规模,对未完成指标的小镇采取“摘帽”措施。对建设中资金问题需做到透明化,切不可大行舉债建设。

5.3  去除“房地产”化

打造特色小镇不是建设房地产小镇。国内一些著名房地产公司推出的“小镇计划”有助于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但容易导致房地产公司圈地盖房的现象,对假借特色小镇名义开发房地产的行为需高度重视。

5.4  建设人才队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假期制度的改革,旅游人才紧缺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推动旅游业的升级和科学发展,应培养一批旅游人才,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政策建议模式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