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玮
摘 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涉农高校培养职业农民是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一条道路。分析了乡村振兴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及特征,阐述并探讨了涉农高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分析国外职业农民培训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提出了中国涉农高校培育职业农民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涉农高校;职业农民
1 研究背景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此进行了重点强调,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涉农高校培养职业农民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农民适应新时代、走职业化道路打下良好基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新定位了工农和城乡的关系,从原来的“工业补贴农业和城市带动乡村发展”,转变为“工业促进农业发展,城市带动乡村,工农实现互惠互助,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按照农业部相关规定,通过设立示范点逐步推进职业农民的培训[1]。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我国相关部门每年都在按计划推进的工作。通过涉农高校培养职业化农民,是一条创新发展思路,值得实践和尝试。
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科技在农业当中的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现代化的职业农民需要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依托。通过对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背景的介绍,分析乡村振兴的概念和新型农民的概念与特点,探讨涉农高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提出通过涉农高校发展我国职业农民的路径。相比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经营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培养知识型和能力型的新时代农民十分必要。站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涉农高校培养和发展职业农民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 相关概念分析
3.1 乡村振兴战略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必须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2018年1月2日,国务院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2]。
乡村是自然、社会及经济的综合地域,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的功能。乡村和城市互相促进、共生共存,构成了人类活动最为主要的活动空间。乡村振兴与国家兴旺发达和稳定繁荣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下,农村繁荣与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步骤。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已于2018年5月31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通知的形式,要求全国各地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3]。
3.2 新型职业农民
3.2.1 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指的是将农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并且有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了相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现代化农业从业者。新型农民和传统农民存在很大差别。新型农民是自主选择的职业,而传统农民是一种被动职业。
新型职业农民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为生产经营职业农民、专业技能职业农民及社会服务职业农民3大类。新型农民主要强调职业农民以及主动选择职业,强调农民职业化,剔除了身份角色的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对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政治角度和社会角度而言,新型农民是对人们个性与选择的一种尊重,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积极主动性,符合绿色和谐发展的农业发展理念。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指出,要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和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2017年5月9日,农业部首次确立100个新兴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的名单[4]。
3.2.2 特征
根据新时代对农民的要求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新型职业农民是全职农民。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将农业作为自己奋斗的职业,能够终身为这一职业目标努力奋斗。其二,新型职业农民要求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现代化发展理念,尤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懂得职业技术,会经营,能够担当生态和环境以及社会赋予的责任。其三,新型职业农民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自主选择职业,结合自身特点选定职业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事实上是对自身投资和学习的过程,进行农业专业化的职业塑造。其四,新型职业农民收入较高,经营规模和范围也比较大。和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依靠精细化管理和现代科技管理,而不是传统生产种植的粗放型管理,经营规模相对较大,新型农民由于自身具有的职业价值而收入较高。其五,新型职业农民社会认可度高,受到社会普遍尊重。新型职业农民個人职业能力较强,具有现代农业的知识和管理学的经验,懂得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技术管理并善于经营,社会认可度较高。
4 涉农高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4.1 紧迫性
涉农高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紧迫性。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传统意义的农民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通过涉农高校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
传统农民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以及专业性较强的现代科技缺乏必要理解和掌握。传统农民无法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导致自身落后于时代的发展[5]。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收入大于种植和养殖的收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由老人和妇女来照看与管理土地。老一代农民和农村妇女自身局限性较大,对土地的管理止步于种植和收获,缺乏科学理念。通过涉农高校培养懂技术、有文化、善于经营、懂得农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已经刻不容缓。
4.2 重要性
首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代农业发展和完善,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懂得经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年轻有为的人才。我国传统的种植和生产经营模式劳动效率较低,需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种植养殖,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这需要一批专业性人才参与。因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非常重要。
其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模式转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十分棘手的问题。通过涉农高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 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的参考
5.1 美国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
美国农村职业教育使用的模式主要是社区教育。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有关职业教育的《莫雷尔法案》。该法案规定,根据参议院和众议院中各州人数比例分配土地,各州使用国家分配的土地进行投资或生产经营等获得资金来源,5年内利用这些资金组建农工学院。农工学院培养了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机械工作者,对美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促进起到了很大作用。
美国农业职业教育至今有100多年历史,系统较为完善。美国政府通过政策与资金,保障支持农村的职业化教育。美国政府先后出台数十部涉农法案,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政策性引导。美国提倡发展职业教育,并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美国职业农民教育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到相关农场或公司实习[6]。美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开设了农业、林业、副业、养殖业等专业。在普通中学开设农学课程,普及农业知识。设有专门的农业专业大学,在非农业大学也设有农业学科。
5.2 德国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
德国职业农民教育在世界上属于较为成功的范式。德国职业农民教育经费大部分由政府拨款,小部分是社会资金。完备的体系与教育模式,是德国农民职业化教育的显著特点。通过完善的教育模式、雄厚师资力量及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培养职业化农民。德国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很大,提供了各种优越的条件,结合德国实际情况,形成了德国独特的适合其国情的职业农民教育模式。德国职业农民教育模式完整、系统,实施双元制的教育理念。双元制是指理论结合实践,既要学习理论基础,也要结合实践形成职业能力。
5.3 日本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
日本职业农民教育采用学校教育形式。日本建立了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划分初级、中级及高级3个阶段,建立职业教育分支机构。目前,日本农业专业大学有7所,有76所学校开设涉农专业学科,包括国立大学和私立院校。日本在小学与初中开展农业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日本涉农部门提倡将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般教育来实施。日本各类职业农业学校较多,县级农业职业学校有55所,并通过政策性补贴对学生免除住宿费与学费。通过国家鼓励和号召,日本建立了各行业、各部门、个体和团体等多层次农业职业教育模式[7]。
6 中国涉农高校发展职业农民的路径与对策
6.1 完善涉农高校农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中国涉农高校发展职业农民,需要完善涉农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职业教育的法律环境。我国可以结合国情,参考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例如美国的《莫雷尔法案》、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和日本的《农业学校通则》等,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切实扶持农业教育事业,从农村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现代化职业农民。我国还需要完善农村相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措施,重点加强农村的政策环境改善。
首先,需要保障和完善师资队伍。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建立完善的教师晋升机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对教师实施一定的保障性措施。其次,完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8]。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强化农业职业教育支持,创建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再次,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
6.2 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师资队伍
中国涉农高校发展职业农民,需要加强涉农高校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首先,建立职业农业学校,在遴选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涉农高校基础上,吸纳一部分愿意从事职业农民的传统农民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管理知识,实现对新型职业农民基础理论的构建和知识的普及。通过职业学校的专业教育辅导,完成职业农民的知识储备。其次,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实践教学的强化训练。开展实践教学,将每学期实践改为每周实践,增加实践教学的频率,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合知名的农业研究院,聘请专家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理论扎实、经验充足、能力突出、懂得农业专业技术的人才[9]。
6.3 完善教育体系,尊重市场规律
中国涉农高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完善教育体系,尊重市场规律。需要完善教育体系,补充教育体系当中存在的不足。借鉴德国教育体系,完善国内教育体系,改变教学理念,将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改为“理论和实践并重”,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育实践能力。通过对教学理念的革新及教育体系的完善,实现教学能力及教育体系的优化。
对比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方式与模式,查漏补缺,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我国涉农高校现行的学历考试毕业模式,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应在教育体系当中增加实践考核的相关环节,把对学生实践的重视落到考核上,从而让教育体系更加接近实际,贴合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理念和创新培养方式。要尊重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现代新职业农民[10]。
6.4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鼓励校企合作办学
中國涉农高校发展职业农民,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鼓励校企合作办学。首先,通过联合办学和合作培养等方式,促进新时代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完善。加强与企业合作,实现教学培养、研发、产业发展和能力创新的流程化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校园与企业合作模式机制,形成体系,注重政策导向,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当毕业生素质提高之后,优秀企业和优势资源会主动联系学校,加强合作。因此,学校涉农素质教育需要切实加强职业培养的能力[11]。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实施宏观调控,引导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学习,引导毕业生到企业实践,引导有为青年报考农业学校。通过宏观政策引导,促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促使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通过政策倾斜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涉农职业教育当中,提高办学的先进性,利用优势资源,促进结构性资源发挥优势作用。鼓励举办民营涉农职业学校,通过政策调控作用,加强办学指导,结合试点经验,有效提高涉农高校及新型农民教育教学质量。
6.5 整合教育设施资源,改革和创新办学模式
中国涉农高校发展职业农民需要整合教育设施资源,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整合教育设施的相关资源。结合区域的实际,对教育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根据资源情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和兄弟学校之间的联合,实现资源的相互利用,达到资源共享。完善学校教育资源和设施,打破区域之间的界限,通过建立涉农高校联盟等形式,形成对资源与师资力量的共享。完善设施和增加应有的设施,为教育教学提供资源支持。联合企业,整合外围实践资源,在丰富学生理论的同时,与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发挥优势资源的作用。其次,需要对办学模式进行革新[1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进行改变,重视实践能力考核,引导学生重视实践,避免“纸上谈兵”,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优秀人才[13-15]。
6.6 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院校社会认可度
中国涉农高校发展职业农民,需要提高涉农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高涉农高校的社会认可度,改变社会对涉农高校原有的认知。提高涉农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整合教育教学的资源,投入资金、物力、人力,完善师资力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涉农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改变落后的教学面貌。避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新模式,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16-17]。完善理论内容,聘请具有优秀管理经验和丰富知识的名师,发挥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改善涉农职业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院校的社会认知程度。
7 结语与展望
结合国外职业教育经验和中国国情,涉农高校实施职业农民教育,需要完善涉农高校农民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涉农高校的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尊重市场规律,注重校企合作开办学校,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整合教育设施的资源,改革与创新教学的模式,提高涉农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高涉农高校的社会认可度,改变社会对涉农高校原有的认知。
展望未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我国积极实施对农业职业教育培养,在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环境保障及系统保障下,逐渐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先进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