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与教师素质的需求研究

2019-12-19 02:01朱星平
大学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教师素质

朱星平

[摘要]我国正处于自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时期,创造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教师作为教育的实际执行者,在教学的思想、素质和方法等方面也需要完成更大的转型。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力量等多方面改革的支撑,这其中教师素质的提升更为重要。教师需要在基础知识传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引导和探索指导等方面提升能力,以适应创造能力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创造能力培养;教师素质;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2-0024-03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国内教育界探讨的主题词之一。进入21世纪,国家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育前所未有地重视。之所以长期将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更多的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教育惯性中一直存在着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自唐代后“科举制”替代“察举制”与“征辟制”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而现代中国教育体系虽经过翻天覆地的改革,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影响却从未远离,传统教育的精髓与糟粕并存,“如重群体而轻个体、泛道德主义、重德轻器的價值观;传统的、固守过去的经学内容;求同和从众的思维方式等仍清晰可见。这些传统的伦理原则,它们胶着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今天的创造教育”。

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于自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时期,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的必经之路,而教师作为教育的实际执行者,他们的教学思想、素质和方法也需要从传统中经历更大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成败决定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顺利与否。当然,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力量等多方面改革的支撑,对于教育制度与教学内容方面已经多有研讨,而本文希望从教学力量的角度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师角色定位与教学素养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造能力课程分析

哪些课程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呢?这是一个容易让教育者困扰的问题。从表面上看现在国内大学教育中的各类课程都拥有一定的创造性,但也各有不同,可以依据教学的目的将课程分为三类:理论性课程、创造能力课程和操作实践性课程。理论性课程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目的,比如文学理论和理论数学等;操作实践性课程以技能的重复应用为主,比如应用文写作、数据统计、测量、驾驶等;而创造能力课程则以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学习者未知的解决方案为核心,比如文学翻译、工程设计、软件编程等,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所分析的问题并未有固定的解决方案,学习者可以对相似案例进行模仿,但无法抄袭,因为问题本质上是不同的。

创造能力课程所培养的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当然创造有大有小,小的创造是改进或在部分模仿的基础上演进,大的创造就是创新。

二、创造能力培养课程教学的困惑与应对

(一)培养目标

一般认为“所谓创造教育,就是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造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

首先创造能力培养课程在目标定位上与中国传统教育的“重群体轻个体”“中庸”等价值取向的惯性存在着矛盾,“在这种文化价值取向下,教育的本质是同化人的个性,使受教育者用被群体认同的、统一的规范来管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创造的本质背道而驰”。教育研究者杨莉君认为“这既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之一,也是创造教育的最大障碍”。

创造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解决未曾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者在解决某个曾经出现的问题时创造出与以往不同的解决方案的能力。正如一些学者所述“创造教育认为人性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又开动它毫厘不爽地去做替它规定好了的工作;它毋宁更像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在各个方面发展起来”。

(二)培养方法与过程

创造能力培养课程的授课方法与传统不同,理论性课程和操作实践性课程的授课需要学生更多地进行理论的记忆与运用的模仿,而创造能力课程在方法上则需要强调在记忆和模仿基础上进行思维定式的突破。也正因为如此,创造能力课程在培养方法上也需要突破。

北京大学教育学者卢晓东认为: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判断局限于自身的经验和认识,其“施教的内容局限于当下的学科范式,而对于知识前沿面向人类当下未知的问题,教师并不知道答案,显然无可施教;对于如何突破当下旧的学科范式,教师也一无所知。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在逻辑上就必须超越因材施教”。

要在创造能力课程的方法和过程上有所突破,就不能完全沿袭传统的逻辑范式,必须有跳跃性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刺激和抓取思维的闪光点来取得突破,同时将这种获得突破的方法教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获得创造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次序与学习的次序

在培养方法上的突破就需要同时对课程的教学次序和学习次序进行调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和技术发现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在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想象方面是很弱的。即使外部社会和科学自身对新思想诞生的需要早已存在,一般仍然需要外部的推力激发其真正出现。”

因此,传统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次序和学习次序并不完全适合创造能力课程,当代教育领域提出的翻转课堂、沉浸课堂、参与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更为合适。创造能力课程的教学可以更多地采取自问题起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和经验,这样比传统方法更少地受到书本理论逻辑的束缚,也能够更多地激发思维的闪光点,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担任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引导和提示学生发现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归纳理论,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抓住思维的闪光点,从而发现新的方法和路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既是引导者也是共同学习者。

(四)创造实践的引导

英国化学家兼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1891-1976)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论述了创新的本质特征,他写道:“大的发现能改变我们的解释框架,因此,从逻辑上说,要不断地用我们以前的解释框架来取得这些发现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就再一次看到发现是创造性的,即发现不是通过以前任何已知并可言传的程序的辛勤劳作取得的。运用现存的规则可以产生有价值的调查结果,但却不能推动种种科学的原则向前发展。”简单地说,波兰尼试图告诉我们创新必须是在打破现有规则的基础上才有的结果,因此,具体在课程创造实践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勇于试错,这样才有可能创新。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创造能力课程需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探索的引导者转变。这一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容体系、思维路径、能力建构和知识传授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基础知识为实践服务

已故教育学者王策三先生在他的《教学论稿》一书指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前文论述了创造能力课程在方法和过程不能沿袭传统的逻辑范式,而要在教学中更多地采取自问题起始的教学方法,需要有跳跃性的思维和方法,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和经验,通过刺激和抓取思维的闪光点来取得突破。

创造能力课程教学依然需要传授基础知识,但是传授的知识更多的是为学生探索做基础、引导或者补充,更多地为学生的创造实践过程服务。

(二)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魏书胜曾提出:“‘创造的教育蕴含着理解高等教育的新的思维方式,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展开的教育实践,将会建构起新的教育体系,即把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纳入以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创造能力课程的目标是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因此相对于传授知识,课程更为重视对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的职责也在于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引导。

(三)创新素质的形成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邢红军对于我国当前综合素质的状况有如下论述:“只好胜,不好奇;有习题,无问题;只学答,不学问。这是我国创造教育举步维艰的内禀原因。”这恰好指出了当前创新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题。比如对于考核成绩的比拼。通常课程的考核都是以标准答案作为衡量成绩的标准,而创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线性增长的过程,并不能用一个标准来推定学生的进展情况。学生需要个性化的培养过程,因此是否在限定的时间内在自己选择的探索路径上解决问题也不是完善的创新能力判断标准。

所以,教师在承担创造能力课程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个性化的过程,也就是前文所述的“因材施教”;二是最关键的,要指导学生勇于探索,勇于试错,并且将成绩的评判标准由成果改为过程,要重视探索的创新性。也正如邢红军教授所归纳的:“好奇、问题、学问就成为我们通向创造教育的康庄大道。”

(四)知识传授到探索指导

李政道先生曾经在复旦大学校训墙揭幕仪式上的讲话中引用了1883年美国物理学会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一篇名为《为纯科学而呼吁》的演讲,来说明我国近代科学进步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演讲中亨利·奥古斯特·罗兰说道:“我时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在科学上)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

这段话正好说明了知识传授的不足,只有对原理和前沿的探索才能够推进科学的发展,才能够掌握真正的科学,也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创造能力课堂上教师必须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探索指导方面。

四、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创造能力课程对教师在基础知识传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引导和探索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也需要相应的提升。

(一)学科素质

首先,创造能力需要的学科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创新的基础之一,对相关学科,甚至更广泛学科领域知识的掌握显得十分重要。第二,学科知识的溯源素养。由于需要指导学生从问题归纳理论,因此教师必须对于本学科理论的科学史能够进行溯源,掌握理论发展的脉络。

(二)教育教学素养

创造能力课程的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重点在于对学生探索过程的适当引导。因此,教师的素质中必须包含对教育和学习过程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对创造能力教育过程的理解,必须具备引导什么、如何引导、何时引导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素养。

(三)教学技术素养

教师除了具备教育的方法与理论以外,翻转课堂、虚拟现实、现实模拟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学生对于新技术的兴趣十分浓厚,而且对此的学习和掌握十分迅速而自觉,教师必须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学习和了解新技术的进展,这样才能够实时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四)课堂艺术

在具备了学科知识、教学素养和教学技术之后,教师如何具体实施其实已经进入了课堂艺术的层面,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探索过程进行预测,并且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而进行适当的指导。

五、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策略与方法

创造能力课堂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相当的能力和素质,甚至需要能够在课堂教学艺术层面有一定造诣,因此,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也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还需要更有实效的方法。

(一)学科实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创造能力教育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充分的学科知识和经验,尤其是本学科方面的实践。比如外国语学科的文学翻译、工科的工程设计和软件编程等。

(二)教学过程与反思循环过程

教师的创造能力教育综合素质并不是一下就能提高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经历各种尝试、创新和试错才能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因此,通过创造能力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对于教学效果的反思,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升,才能逐渐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

(三)实践观摩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应该借助相互学习。每个教师都在摸索自己的方法,通过相互的合作、观摩、评价,教师们能够学习和改进自身的方法,从而完善教学综合素质。

我国正处于自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时期,创造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教师作为教育的实际执行者,在教学的思想、素质和方法等方面也需要完成更大的转型。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基础知识传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引导和探索指导等方面提升能力,以适应创造能力培养的需求。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教师素质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Seminar教学法在营销专业课中的应用及其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职业学校提升教师素质案例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