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卫红
在写作教学中,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学生往往只有单一的目标—如何应对考试。与写作能力相关的内容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原因就在于它不能直接迅速地提高作文成绩。教师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忽略对于素材的积累、语言的提炼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杨泉良《学生写作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新课程研究:小学作文教学》2011年5月)。
我认为,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宝贵资源,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写作的成就感,还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提升和渲染课堂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是篇散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美妙、其乐无穷的声音世界,启发我们用心听,用心感受,体会生活中令人醉心的奇妙。让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学会欣赏,学会微笑,成为一个生机蓬勃、活力四射、内涵丰富的生命体。
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这篇文章的语言表现力和独特的写作特点,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微写作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句段仿写,训练语言表现力
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关键在于实践。只有经过广泛的、反复的语言实践,才能逐步掌握语言、创造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项,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
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优美的哲理性散文,语言凝练優美,富有想象力,很适合让学生仿写。
文章开头三段就是一个很好的仿写范本。“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八十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在仿写之前,先帮助学生分析这三段文字在内容、句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写的声音都是来自大自然的,突出自然界的声音无处不在,自然界的声音美不胜收。其次,这三个段落都以设问句开头,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引起大家对声音的关注,三个整齐的段落又构成排比段,读来气势如虹。最后,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让读者产生无限联想,读来生动有趣。
有了明确的仿写抓手,学生动笔就有了方向,加上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许多奇思妙想就这样涌了出来:
学生习作片段一:
你听过树叶掉落的声音吗?春天,树上长满了叶子,冬天来临时,冷风猛烈吹过,树叶与风做着生死搏斗,刹那间,树叶全掉落了。
你听过牵牛花爬杆子的声音吗?春来了,牵牛花们争先恐后地沿着杆子向上爬,他们努力吸收根须里的营养,害怕落到最后一个。
你听过蚕宝宝破茧成蝶的声音吗?蚕宝宝拼命吐丝只为变成美丽蝴蝶,当它成为茧的时候,它已经完成使命的一半了。听!茧里有声音!从茧中飞出一只蝴蝶,它成功了,它的伙伴拍着翅膀迎接它呢!
学生习作片段二:
你听过小金鱼在水中唱歌的声音吗?几条小金鱼欢快地在水中嬉戏,边跑边唱着欢乐的歌儿,还不时地往水面上吐几个泡泡。
你听过雨水滴滴答答的声音吗?下雨了,那调皮的雨珠落在屋顶上,雨伞上,马路上,似乎是在天上待够了,来到地面给人们降降温。
你听过稻穗被风吹时的乌拉乌拉的声音吗?他们在秋风中互相拥抱,庆祝又一年的丰收。
读了学生的仿写片段,我真怀疑这些文字是不是真的出自那些被我一再评价为语言苍白无力的学生之手,他们的文字充满了想象力,有一种灵动感,仿佛把我带入一个声音的世界,真实动人。可见,好的课文范例能产生很大的魅力,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语言表达能力,让灵动的文字在他们的笔端缓缓流淌。
二、情境创设,提高写作能力
所谓情境作文,可以理解为某种具体的情形、景象、境地等激活作者联想和想象写下的文章。情境式作文教学能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中,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并把语言功能的发展与此紧密联系起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并使语言表达变得极其自然(刘敏波、付敢泽《放飞想象,打造情境华章—情境作文构思谋篇例析》,《初中生》2015年第35期)。
《你一定会听见的》的结尾段,作者提议用声音游戏来证明“你”是否善用了耳朵。声音游戏有:1.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2.把玻璃纸揉成一团,然后聆听它缓缓舒展的声音。3.听一听雨点打在玻璃窗上的声音。4.听一首喜爱的音乐,把它编成一个故事。5.录下自己或家人、朋友的一首歌或一段话,仔细听一听。
根据文章的提示,我让学生回家亲自动手完成其中一种声音游戏,认真倾听和记录下声音特点和内心的感受,最后完成150字的片段写作。
虽然学生回家进行声音游戏时的情景我无法亲眼看见,但是他们的文字把我带入了一个奇特的声音世界。
学生习作片段一:
我拿起筷子朝着陶瓷的碗上轻轻一敲,发出“叮叮叮”的声响,像是弹奏钢琴的声音;我敲了敲铁制的盘子,发出“当当当”的声音,像山中寺庙里的阵阵钟声;我又轻轻敲击了塑料盆,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像是用鼓打击出的美妙乐章。听罢,我原本有些躁动的心在这些声音的安抚下,慢慢安静下来。
学生习作片段二:
用筷子敲器皿是十分有趣的,空碗发出银铃一样的“叮叮”声,当往碗中慢慢注入水,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开始有了变化,从清脆变浑厚,声音从高变低。我敲击了很多器皿,并且发现碗口越大的器皿声音越浑厚,碗里水越多声音越清脆,使人想象到自己像一只猫,带着铃铛,无拘无束、悠闲自得地在大街上走。有时敲击不同器皿,还能敲出一段旋律,太有趣了!
简单的声音游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愿意去做一做,听一听,写一写。试想,整个过程他们是多么地投入,或凝神,或默想,或微笑,写作对他们而言已经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他们在倾听中感受到了声音的美妙无比,他们在书写时让思想驰骋,变幻出许多美妙的文字。作文是学生自己心灵的发现,唤醒学生的“心”,就是唤醒学生的可能性,就是唤醒学生的写作信心和自豪感(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三、学后感想,提升思维品质
上述的片段写作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要让学生在学完一篇文章后获得思想上的启迪,我认为写读后感是一种不错的形式。读到的东西,或多或少会在认识上、思想上、感情上碰撞出火花,从而拨动学生的“思”之弦,引发学生的理性感悟。
整篇课文学完之后,为了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布置了微作文: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了本文以后的感想,字数在150字左右。
有的学生写道:
读了《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让我想到了世界万物都有声音,也让我陷入了沉思。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和思考,听该听的,反对不该听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听听“好听”“有益”的声音,杜绝“嘈杂”“无益”的声音。
有的学生写道:
我明白了其实只要去倾听就能够发现世界上许许多多被我们忽略的美,本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精彩、乐趣无穷的声音世界,启发我们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体会生活中不一樣的美,也让我们在听的过程中成长。世界上有许多声音是值得我们仔细去听的,在这些声音的背后,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父母的关爱、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友爱。我们要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努力地创造生活的美好。
有的学生写道:
世界上有无数种声音,从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听,就不得不听。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切声音都是可以听见的,在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收获很多乐趣。用心听,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不用心听,会对生活麻木不仁。光用耳朵听是不够的,只有用心听,专心听,才能有美妙的收获。
在学生写的读后感中,我感受到他们在用心聆听作者的声音,认真思索声音生命的意义,他们用文字表达内心想法的那一刻,就是他们思想上最有收获的那一刻。语文教学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性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首要目标是生命意识。语文教学是一个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感性体悟和对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的过程,是树立对生命的敬畏、热爱和珍惜的过程。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双慧眼,识出有训练价值的文本,充分依托文本,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微写作,让写作从应试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再被学生厌恶、畏惧和痛恨,而应成为自由的、活泼的、动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