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舒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能够使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这一阅读教学策略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改进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使之适合学情,是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对一组相互关联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讨论的富有成效的整合性阅读。群文阅读具有结构性和整体性双重特点,这主要表现在议题作为线索和指引起到了整合阅读材料的作用,而各个阅读材料在议题的引领下,呈现出一种相互关联、相互索引的组合。因此,整个群文阅读活动是一个有逻辑意义的框架建立的过程,它充分考验教师设置议题、根据议题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疑惑,教师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才能保证群文阅读按照一个特定的方向依序开展。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反思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明确主题,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
选好阅读材料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首要工作,而选好阅读材料的前提是明确群文的主题。只有明确了主题,才能依据主题的性质和内容,选择相互关联的阅读材料,从而为聚合化、一体化的群文阅读活动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通常涉及语文知识和内涵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利用群文阅读开展教学,也应该从这两方面确定主题。比如,以语文知识为基础明确群文阅读主题,教师可以从体裁、写作方法等角度入手,将群文阅读的主题确定为“演讲稿”“有趣的说明文”“结尾如何写出反转”等。如果以主旨思想为基础确定阅读主题,可以提出“爱是什么”“动物与人的关系”“我身边的人”等阅读主题。提出合适的阅读主题后,筛选符合主题的阅读材料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任务。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但自控力不足,教师在结合学生特点、根据主题筛选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到阅读材料的趣味性,还要综观阅读材料,找寻这些材料之间是否具有互异性。阅读材料因共通之处而体现主题,又可以凭借不同之处激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中《小虾》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展现动植物的细节为目的,设计“如何观察动植物”这一群文阅读主题,将《小虾》与之前学过的《蜜蜂》及《海底两万里》中描绘海底景观的选段这三篇文本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其共同特点都是描写的动植物,满足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读后会更加深了对动植物描写这一活动的认识。三篇文本的出处也有所不同,前两篇来自教材,后一篇选自课外小说,学生可能会对文本的不同叙述方式和角度产生多方面的看法,从而引发对比和思考。
二、设计问题,聚合群文阅读活动
小学生年龄尚小,分辨和整合能力相对较弱,对于阅读的方向和目的也没有清楚的认知,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将群文一一阅读完毕后,仍然不能总结出一个有效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着群文阅读是否能够发挥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培养高效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修养等作用。而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群文中问题的设计上。教师设计的问题,既可以要求学生比较两篇文章,寻找共同点,也可以要求学生寻找其差异性。除了比较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知识迁移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某篇文章中总结出创作方式、中心思想等。在学生掌握了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进行其他文章的阅读,进而对主题进行深入了解,并思考主题是如何在不同的文章中被突出的,从而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可以设计以“借物喻人”这一写法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引入《白杨》《野草》《荔枝蜜》《丑石》四篇文章。教师首先以《落花生》为背景,重温课文中所借所喻的分别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借物喻人的基本形态,然后设计“其他文章是如何运用借物喻人手法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四篇文章,讓学生寻找这些文章和《落花生》之间的共同之处。等学生总结出来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将每篇文章各自“借的物”和“喻的人”找出来。
三、引导反思,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比于从群文阅读中巩固语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显得更加重要。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教师不断地引导下逐渐形成的。教师在设计群文阅读问题的基础上,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品质与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反映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该以探究的方式为主,引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较低程度到较高程度进行思考和学习。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两篇寓言教学为例,教师设计“寓言的秘密”这一群文阅读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教师首先引入《刻舟求剑》《南辕北辙》《狐狸和葡萄》等寓言故事,让学生思考“寓言是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寻找这些故事之间的共同点。
学生读完后,教师先就《刻舟求剑》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做事情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不能想当然行事。”
师(进一步引导):“那么寓言里的人是如何想当然行事的呢?”
生:“船不停地往前开,待船靠岸后,剑仍然在落水的地方,不可能用刻舟的方式把剑找回来。”
师:“你们说得很对,这种想当然行事且办不成事情的结果反映了我们在面对实际情况时的什么特点呢?”
生:……
师(进一步引导):“你们看,水不停地流,船也在不停地走,而刻舟求剑的人之所以刻舟以求剑,是不是把水和船都看成静止不变的事物了呢?这是不是反过来表明实际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呢?”
由此,教师带领学生对寓言故事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从中挖掘出了更多道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读写结合,巩固群文阅读效果
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紧密相关的,通过写作这一形式,学生可以将在群文阅读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从长远来看,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群文阅读效率。而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培养的思维能力,也能在写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锻炼。所以,群文阅读教学应贯彻读写结合的理念,在合适的教学节点安排读写结合的训练。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习作为例,教师结合《夏天里的成长》《盼》这两篇课文开展“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主题的群文阅读,通过设计问题和教学引导,让学生理解这两篇课文的作者分别是如何围绕中心思想使用材料的。接着,教师可以进行一次课堂创新,将一篇典型的流水账式的作文作为群文阅读的材料之一,让学生进行阅读,从反面体会为什么围绕中心意思写文章才是好的写作方法。之后,教师针对这一群文阅读主题,训练学生围绕中心写文章,让学生针对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展开联想和写作。这样不仅巩固了相关的语文知识,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写作意识,进而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型策略,群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思维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推陈出新,探索出更具效果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