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观”在针灸学理论中的应用

2019-12-19 02:07李庆羚徐伟男辛庆龄刘聪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刺法配穴循行

李 悦,王 茎,马 强,李庆羚,徐伟男,辛庆龄,刘聪颖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合肥 230038)

针灸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到的学术特色,主要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及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等内容,因其知识点庞杂,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学者普遍有“经络乱、穴位杂”等学习感受[1],笔者针对经脉、腧穴、刺法等知识引入“对偶观”的概念,现将其内容总结如下。

1 对偶观的概念

对偶,即对称偶合,表示相反、相对或相关的意思[2],原本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法,逐渐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建筑学、美学、艺术等范畴内俯拾皆是,成为汉民族一种广为流行、深入人心的观念,即对偶观。可以说,“对偶”在形式上、意境上所具有的对称美,是源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并逐渐构成了一种文化基础。究其源流,对偶与中国古代哲学对立统一思想密不可分,而中医理论的核心“阴阳学说”亦滥觞于中国古代哲学对立统一思想,故中医理论体系中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在内的诸多内容无不体现出对偶的特点。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深受“对偶观”影响,在经脉命名及循行、穴位命名及位置、刺法及针刺补泻、穴位配伍等方面处处体现出鲜明的对偶特色。

2 对偶观与经脉

2.1 经脉命名对偶 十二正经在名称上以手足、阴阳、脏腑三组对偶性名词为命名方式。手足代表经脉的位置在上肢或下肢。一阴一阳分为三阴三阳代表阴阳气量的多少,阳明阳气最盛,太阳次之,少阳为末;太阴阴气最盛,少阴次之,厥阴为末[3]。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十二正经以上下分位、阴阳定量、脏腑属络构成名称上的对偶观。此外,在奇经八脉中,任脉的“任”是指上衣前正中衣缝,督脉的“督”是指上衣背正中衣缝,两者之意前后对称[4]。

2.2 经脉循行对偶 十二正经在循行走向上呈现对偶特性的前提是人体自身的对称性:以人体前正中线为对称轴,头颈、四肢及躯干呈左右对称。十二正经中凡属阳经,皆走于四肢外侧及背部;凡属阴经,皆走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部。手三阴经与足三阴经,在四肢内侧前缘均为太阴经,后缘均为少阴经,厥阴经行于中;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四肢外侧前缘均为阳明经,后缘均为太阳经,少阳经行于中。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其表里经位置分布一致[5],如上肢内侧前缘为手太阴肺经,上肢外侧前缘为其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心包经与三焦经在上肢内外侧居中循行,心经与小肠经在上肢内外侧后缘循行,脾经与胃经在下肢内外侧前缘循行,肝经与胆经在下肢内外侧居中循行,肾经与膀胱经在下肢内外侧后缘循行。任脉为“阴脉之海”,行于人体腹、胸、颈部正中线上。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一身之阳气,行于人体背部正中线上[6]。两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督脉行于后,无论在功能还是循行分布上都呈现出对偶性的特点。在学习某一条经脉时,以对偶的观念同时掌握手足同名经及表里经,如在学习手太阴肺经时,同时联系下肢内侧前缘的足太阴脾经以及上臂外侧前缘的手阳明大肠经,通过这种以对偶观将经脉“以一连三”的学习方法,使得经脉循行的记忆更为简便。

3 对偶观与腧穴

腧穴是针灸施术的主要作用点,是联系施术者与患者经气运行的重要桥梁,腧穴理论是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7],更是针灸治疗学的基础,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及主治对针灸理论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但腧穴历来数量庞大、名称混杂,初学者难免有“望洋兴叹”之感,笔者将“对偶观”引入腧穴理论中,帮助学者记忆和领会。

3.1 穴名对偶 《释名·释言语》:“名,明也。名事实,使分明也”[8]。所以,“名”可以体现事物的真实情况。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9]。古人为孔穴取义甚为广泛,与阴阳五行,天象方位,人事物事等均有联系[10],笔者发现穴位命名对偶观可体现在穴位名称中,如“上下”“阴阳”“内外”“前后”等对偶要素。

3.1.1 “上下”对偶 以“上下”为对偶要素命名的穴位,其中,“上”多指其位置靠上,体现在以“上、头、手”命名的穴位,“下”多指其位置靠下,体现在以“下、足”命名的穴位,如以“上下”命名共18个穴位:上关、下关;上廉、下廉;上髎、下髎;上脘、下脘;上巨虚、下巨虚;以“头足”命名:头窍阴、足窍阴;头临泣、足临泣;以“手足”命名:手三里、足三里;手五里、足五里。

3.1.2 “阴阳”对偶 以“阴阳”为对偶要素命名的共12个穴位,其中,“阳”是指穴位多位于阳经,如至阳、会阳、阳交、三阳络、阳陵泉、阳谷;“阴”是指穴位多归属于阴经,或虽位于阳经,但与阴经相关,如:至阴、会阴、阴交、三阴交、阴陵泉、阴谷。

3.1.3 “内外”对偶 以“内外”为对偶要素命名的穴位共2个,多是指穴位内外相对位置而言,如:内关、外关。

3.1.4 “前后”对偶 以“前后”为对偶要素命名的穴位共2个,多是指穴位前后相对位置而言,如:前顶、后顶。笔者发现以“上下”和“阴阳”对偶命名者居多,这或许是经脉以阴阳相类、上下相别的缘故。

3.2 穴位对偶 穴位,此处指孔穴所处的位置。十二正经左右完全对称,故有“一经两穴”之称,为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提供依据。任督二脉循行于人体前后正中,为“一经一穴”,笔者发现任脉穴位在胸腹部的分布有其特点,即从天突到中庭,从鸠尾到水分,从神阙到曲骨,各有7个穴位分布于上中下三焦,且三焦穴位均主治所在部位的疾病。这种上中下三焦胸腹部分别分布着7个穴位,也可以看做是具有对偶的特性。在学习中,遇到命名或位置具有对偶特点的穴位时,可联系其相对偶的穴位,比如学习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时,可以同时联系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在学习完所有的腧穴后,最后进行系统的总结,对腧穴的学习可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4 对偶观与刺法及针刺补泻

4.1 刺法对偶观 目前毫针刺法,多为单穴单刺,秉着春夏、病浅、老幼体弱者浅刺,秋冬、病深、青壮体强者深刺的原则。浅刺、深刺也是以季节、病情、体质划分体现刺入深浅之对偶[11],此处重点论述《内经》中的“五刺”“九刺”及“十二刺”[12]中部分具有对偶性的刺法。

4.1.1 五刺 半刺与输刺:半刺治邪在皮毛,故刺入极浅,输刺治骨痹之症,故刺入极深[13],半刺与输刺为浅深相对;合谷刺与豹文刺:合谷刺为单针直入,再提至皮下左右斜刺,豹文刺为经络处多针散[14],两法以针数多少相对。

4.1.2 九刺 分刺与毛刺:分刺为针刺深度直达肌肉,以治肌肉各种痹症、痿症[15],毛刺为浅刺在皮毛,而不深入,故两种刺法亦为浅深相对;输刺与远道刺:输刺治疗五脏有疾,远道刺治疗六腑有疾,两法在治疗对象上脏腑相对;经刺与络刺:经刺为“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络刺为“刺小络之血脉也”[16],故两法在治疗对象上经络相对。

巨刺与缪刺:两者均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交替取穴法,巨刺需深刺经脉,缪刺浅刺络脉即可,故两法浅深相对。缪刺见于《素问·缪刺论》,虽不属于九刺范畴,但与巨刺浅深对偶,故纳之。

4.1.3 十二刺 偶刺与阴刺:偶刺因一前一后、阴阳对偶故称偶刺,俞募相配即是典型的偶刺;阴刺为左右相配[17],如下肢寒厥同取两侧太溪。故两种刺法以前后及左右相对取穴而呈现对偶性;恢刺与齐刺:恢刺为一穴多刺或多向刺,齐刺为三针聚合,两种刺法正好相反而呈对偶;扬刺与浮刺:两者虽同属浅刺法,但扬刺为多针而浅刺,浮刺为少针而浅刺,以针数多少相对;赞刺与浮刺:两者同属浅刺,赞刺为直入直出,浮刺则是斜刺穴位,故两法以针刺角度对偶而论。齐刺、扬刺与傍针刺:齐刺为“直一傍二”,扬刺为“直一傍四”,而傍针刺为“直一傍一”[18],故三法以针数多少对偶而论。输刺、短刺与直针刺:输刺与短刺为深刺,而直针刺为浅刺,以刺入深浅相对成偶。可见,《内经》中涉及到具有对偶观的刺法也多是以刺入深浅及针数多少立论,见表1。

4.2 针刺补泻对偶 针刺补泻多以行针速度之快慢、力度之轻重、针刺方向之顺逆而形成其对偶特性。如:得气后,缓慢进针,迅速退针者为补,而迅速进针,缓慢退针者为泻,称之为徐疾补泻可见是以速度之快慢为对偶;得气后,重插轻提为补,轻插重提为泻,可见提插补泻是以力度之轻重为对偶;得气后,拇指前捻力重后捻力轻为补,后捻力重前捻力轻为泻,可见捻转补泻亦也是以力度的方向及轻重为对偶;得气后,针尖随着经气循行的方向刺入为补,而针尖迎着经气循行的方向刺入为泻,可见迎随补泻是以针尖方向与经气循行方向的顺逆为对偶;得气后,待患者吸气时进针、行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相反呼气时进针、行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可见呼吸补泻是以患者气息之出入为对偶;得气行针毕,出针时按压针孔为补法,摇大针孔不按压为泻法,可见开阖补泻是以出针后按压与否成对偶,见表1。

在针灸学理论体系中,《内经》刺法属于拓展内容,是学者在熟练掌握提插、捻转等基本行针手法以及各种基本补泻手法后进行的延伸。

表1 刺法及针刺补泻对偶观

5 对偶观与临床配穴

临床配穴法中的“对偶观”主要体现在诸如“上下”“左右”“前后”“表里”“远近”等对偶点中:以人体腰部为界限,将腰部以上的穴位与腰部以下的穴位配合应用的配穴法可视为“上下”对偶取穴,如咽喉痛、牙痛时,上取合谷,下取内庭;此外,八脉交会穴相配治疗某些疾病时,也属于“上下”对偶取穴,如肺系、咽喉及胸膈的疾病选取列缺与照海。在上文“十二正经循行对偶观”中,已述及人体左右对称,临床上左右同一腧穴配合应用是最常见的左右配穴,此外,笔者认为,以人体前正中线为界,左右非同一腧穴的配合应用亦可视为左右配穴,如偏侧面瘫时,取同侧的颊车、地仓,配合对侧合谷即是[19]。人体胸腹属阴,腰背属阳,脏腑有疾可分别选胸腹部的腧穴及腰背部的腧穴进行治疗,该法是据《内经》“从阴引阳,从阳引阴”[12]而来,临床上最多见的是俞募配穴法,如肺病时前取中府,后取肺俞;此外,不局限于俞募配穴而一前一后取穴施治,如胃痛前取胃仓,后取胃腧,亦属于“前后”对偶取穴。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此为“表里”对偶配穴,“原络配穴”即为经典的表里配穴。腧穴具有局部作用和远端作用,故临床选穴时医家不局限于病位附近,常是将近补取穴与远部取穴结合应用,而成“远近”对偶配穴,如眼部疾患,可近取精明、承泣,远取合谷等。

6 小结

对偶观体现出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自然的本质规律,古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将其上升为哲学理论,指导先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逐渐渗透到医学领域,从而形成了哲学、医术相结合的传统医学。针灸学的起源早于汤药,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便有“上下”“阴阳”[20]的对偶特点在内,后逐渐发展为“理法经穴”完备的针灸理论。

对偶观广泛存在于经脉、腧穴、刺法、针刺补泻及临床配穴中,中医学认为一个健康无病的人体,就是体内阴阳二气动态变化相对平衡的状态,即“阴平阳秘”,对偶观与阴阳理论同根同源,针灸最主要的作用便是“平调阴阳”,通过针灸治疗可将阴阳失衡的病理状态调整至阴阳平衡状态。因此,将“对偶观”深入研究并运用于针灸理论学习甚至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学者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为更准确地辨证取穴,提高临床疗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刺法配穴循行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任督脉循行刍议*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从《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探析王孟英治疗霍乱之中医外治法
督脉循行考
从西汉出土经穴髹漆人像看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
三才配穴法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