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12-19 20:42:32沈克旻
活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通识政治

沈克旻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 332000)

引 言

通识课程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更加突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下,大学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将政治思想教育引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在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旨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良好素养的优秀人才。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开设的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通识课程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能够很好地将思想道德教育和语文教育结合起来,更有效的实现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双提高,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通识课程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

(一)能够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的全面提高

在现阶段,青年人才的思想道德素养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的发展依靠优秀人才,国家的未来依靠青年人才。当代大学生就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是否过硬,是否能够肩负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已成为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不能否认,当前部分人群的不良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通识课程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孕育而出,通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下提高青年人才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为社会各界提供优秀人才储备

通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或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帮助大学生加强自身教育和培养。在字与词、句与段的学习中,大学生不仅从知识层面武装了头脑,也从精神上得到了洗礼,逐渐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力。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进行人和事的判断,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做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大学生因自身思想不过硬,产生开小差甚至触碰红线的行为。通识课程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大学生这一整体的思想素养,这对于社会各行各业来讲是极其有利的,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有利于推动现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在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引进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这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的探索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新的角度为大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丰富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这对于现代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机遇。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的名篇,加强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及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等,还通过对文章的阅读逐步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思想情怀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推动了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丰满和体系的完善,符合我国对当代大学生培养的要求和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怎样促进通识课程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大学语文教师要保持政治思想教育的先进性

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一方面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师的思想认识的先进性,通过开展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谈、党员先锋会、政治思想教育交流会等,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思想认知水平,在大学教师队伍中形成先进的理念。大学教师队伍思想的先进性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形成引导,学生会以此为目标或榜样,指引学生的言行。提高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意识是必要途径。另一方面,要在大学内组织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通过正能量的校园活动的开展,加强正面的、积极的校园文化的传播,在大学生群体内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教育学习浪潮。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既加强了师生的感情交流,也提高了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要以身作则,师生间相互监督,以此督促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提高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保持政治思想教育的先进性。这对于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提倡大学生自主学习

大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路,在现代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政治思想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教学计划,做好引路人的角色。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要覆盖面广,选取中外优秀的文章进行教学,通过文章中人物体现出来的爱国热情、传统美德、个人情操等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和升华。不仅仅从大学语文课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更能够领悟语文课本中优秀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对文章中人物的性情和行为的理解和揣摩,更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和内涵,从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大学语文教师在对文章的讲解和阐述过程中,要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大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态度,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首先要有独立的分析、思考的能力,学生要有相对独立、成熟的认知能力,能够对事物或事件有真假、善恶的判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在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性格分析、脉络理清过程中,要有独立的、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对人物进行评价或者提出阅读后的感想。这样不仅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要善于运用现有条件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

在信息网络下,大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大学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合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的校园网络。通过校园网络的建立,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学术交流和政治思想教育学习交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利用校园网络这样的平台发布健康向上的政治思想教育教学的音频、视频方便大学生学习。通过也可以选取积极向上的电影短片、先进人物事迹报告、社会公众人物公开演讲、校园活动视频等多方面资源放置在校园网络内供大学生浏览。这样不但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渗透。同时通过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拓展,通过具体事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将大学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文章中的人物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原型,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例的展现让大学生更清晰、直观、全面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构思,通过正面的、阳光的、正能量的人物的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减少距离感。同时也鼓励了大学生注意观察和注意身边的人和事,让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习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逐渐提高思想政治意识。

结 语

通识课程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从制度上和体系上加以完善和创新,全面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全面型人才,这是我国现代大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通识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4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探索科学(2017年3期)2017-05-03 11:23:30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探索科学(2017年1期)2017-03-03 01:41:24
通识少年·拿破仑
探索科学(2016年11期)2017-01-17 13: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