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莲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遵义 563000)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新自身教育理念及授课方式,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所以,微课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初中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动。
初中生不仅思维较为活跃,而且正处于心理与身体发育的青春期,既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激发兴趣,又容易对一成不变的事物产生厌倦。英语作为一门结构较为松散且知识量较大的学科,再加上其外来语言的因素,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大多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学习兴趣。加之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并不注重对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式进行有效引导,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始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如何有效应用微课教学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学习积极性作为保证学生参与英语知识学习的不竭动力,对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制订课堂任务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有效的对话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其作为制作微课视频内容的首要条件,使他们在课前预习活动中能够了解课堂重点知识内容,更有计划性地参与课堂学习。
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的推动力,可以使他们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时自主发挥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利用微课视频对本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有所了解,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并帮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教师需要播放与课堂教学提问内容相关的视频,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根据提示学会正确表达建议,在不断地练习与训练中提升英语实践能力。
课后复习作为帮助学生温习知识与加深记忆的有效学习方式,对于知识点较为松散的英语学科来说,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提醒和帮助学生意识到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并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课后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后选择微课视频时,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延展,帮助学生在温习知识的同时拓展知识面,并结合其年龄特点选择表现方式较为新颖的视频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温习知识的兴趣。学生在丰富的微课内容中开展复习活动,不仅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积累与巩固,而且可以在知识面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对英语文化背景有更深的认知,促使学以致用,促进未来的全面发展。
微课以其丰富性、多样化和及时性的特点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因此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主流趋势。但不少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活动时,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在对微课内容的设计上,以期使视频图文并茂,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这种忽略教学内容合理性的视频设计虽然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但过于花哨与复杂的内容很难使学生抓住课堂重点内容。教师在设计和应用微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打破授课内容的局限,如根据课堂中某部分重点内容,搜集与其相关且时长较短的微视频,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拓展与丰富,在发挥每个视频真正作用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从而在培养其英语素养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中,保证英语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文化,其知识结构松散且内容量庞大,导致学生在缺乏相应语言背景及语境的学习环境下始终无法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应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以互联网信息资源为载体,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与拓展,并使用动画、音频等将抽象的英语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有效吸引其注意力的同时,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另外,教师要积极探究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原因,在微课视频的合理使用下变革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在观看微课视频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知识学习。
新型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能够意识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与接受能力,发挥自身课堂辅助身份的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习节奏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学习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设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计划,不仅会极大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会严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与课堂秩序。而将微课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可以高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重点内容,并有目的性地参与课堂学习,既能保证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又可以提高学习质量。
相较于小学英语而言,初中英语知识内容更为复杂,加上语言环境的缺失,很难激起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及学习的积极性。而微课作为当前教育领域中应用广泛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使教师通过对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丰富与创新,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学习英语知识,并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课堂效果与质量。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广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