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茹莲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第二幼儿园,吴忠 751500)
在家园合作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利用家长资源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减轻幼儿教学的资金压力,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幼儿园教学方法还要进行创新,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合作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家园合作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从整体上提高幼儿教学的水平。
家园合作的基础首先是校方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对话,这是一个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情况,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契机。在以往的传统家园合作中,往往是以家长会的模式进行,许多学校与家长都深知这个家长会仅仅是走过场而已,只有少数家长会格外关心学校的反馈。而现在,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创新与正式化,幼儿园开展了家长座谈会、亲子互动、家长教育心得共享会等多种不同的活动,来拉近亲子、师生、家校的距离,在交流与合作中达成共识,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更加开放、便捷高效的环境,以此来使得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家长助教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助教情况组织交流、分享,既可通过发放反馈表、评价表的书面形式,也可以使用微信、电话的信息化形式进行沟通反馈。既可以组织一对一当面约谈交流,也可以组织分享交流会的集体形式,在交流中大家谈体会感受,找问题难点,商解决策略,谋共同发展。具体在操作中首先要做到精准反馈,由于家长不是专业儿童教育者,他们对助教工作的关注与理解和专业教师存在着差距,所以教师要从教育原理的角度帮助家长分析助教活动的成效,从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解读幼儿行为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其次要分享成果,辐射影响。家长间助教经验与成果的充分交流与分享,能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家长间的交流也拉近相互间的距离,使反馈沟通变得更加畅通、有效。最后要适时升华,优化教育观念。家长们通过亲身参与,对幼儿园教育能全方位、零距离地了解,对助教活动的组织实施有了更科学更理性的思考,提升了家长的教育观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是教育资源,因为受到了一些条件的限制从而导致幼儿的视野受到了阻碍,但是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它能够弥补我们幼儿在接受教育时出现的一些局限性,让幼儿和家长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为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而增进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为此我们应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多媒体为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内容借鉴和更多方面的指导,让幼儿和家长之间能够通过这些指导和丰富的活动来获得情感上的沟通,从而提升幼儿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健康的发展。这对于幼儿本身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的公众号以及幼教三六五平台的构建为我们宣传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通过幼儿园的公众号以及幼教三六五平台,我们能够通过视频、影像等将这些教育的信息和动态及时地传递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教育资源,然后对幼儿进行更好的家庭教育。另外家长也可以把幼儿在家进行的亲子活动通过班级平台向老师和其他家长进行展示,从而增进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让家长和幼儿园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让家长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动态和幼儿的情况,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
现代社会中出现一种现象:家长更多的重心走入工作中,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认为给孩子找最好的幼儿园就是对孩子的负责,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孩子在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缺少了父母的陪伴,这对于幼儿来说会在心灵中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孩子们与家长之间会逐渐产生距离感,同时家长对于孩子们逐渐的成长与变化也不了解。为了保证孩子与家长能够更好地共同成长,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家长放下工作,走入幼儿教育课堂中,通过组织一些开放日活动将家长带入到幼儿课堂中,加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与成长。比如,教师可以举办幼儿园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生活中,陪同孩子进行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包饺子的活动,包饺子可以很好地提高气氛,通过孩子们之间的合作、孩子与家长的合作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与家长在幼儿园相处的快乐,逐步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幼儿园开放日可以给家长提供走入幼儿园教学的机会,通过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实践与教学,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动手能力,拓展孩子的眼界与思想,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能力与兴趣。这种活动能够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与表现能力,对孩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与认知。
幼儿园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教育的基础时期,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幼儿,那么首先要明确受教育主体的特点和需求。众所周知,幼儿时期的孩子充满着好奇心与活力,但是由于其心智的发展仍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就必须采用更加细致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在幼儿园的教育指导大纲中,明确强调了家庭与学校之间合作的重要意义,家园合作的机制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在开展家园合作的基础方针上,家庭与学校要秉承着互相尊重、沟通互联的原则,家长给予校方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共同教育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校方也应该为学生与家长营造更好的亲子学习环境,增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