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2019-12-18 07:00苏小华
智慧健康 2019年33期
关键词:协作脑出血学科

苏小华

(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 急诊科,四川 资阳 641300)

0 引言

通常情况下,因非外伤性脑实质血管破裂所造成的急性出血即为临床当中所说的急性脑出血,此种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诸多特点,可对患者脑神经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1]。本次研究选我院98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详情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6 年3 月至2018 年11 月接诊的98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相关症状均与脑出血临床诊断相符,发病时间不超过6 小时,所有患者均为非外伤原因所引发的脑出血,且均不存在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与精神疾病。全部患者中男性例数与女性例数分别为54 例、44 例,年龄最大的为73 岁,年龄最小的为42 岁,平均(57.71±5.34)岁,发病时间1-6 小时,平均(3.02±0.75)小时,72 例为基底节出血、26 例为脑室出血。依据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 例)、研究组(49 例),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将常规急救护理方案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具体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护。

(2)研究组:将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应用于研究组患者。

①建立多学科协作急性脑出血救护团队:将多学科协作急性脑出血救护团队建立起来,由医院急诊科负责完成对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急诊处理,患者的一般住院处理工作及急诊会诊工作由神经外科负责,急诊检查配合工作由检验科与影像科负责,部分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由重症医学科负责,患者的后期康复工作由康复科负责。②规范流程:以患者的具体治疗进展为依据,遵循以往所积累的临床处理经验,在明确需对患者进行接诊时便完成对多学科协作方案的启动,为患者实施临床治疗路径,利用多学科协作方式使整个救治流程更加规范。③院前急救:a.确认接诊。在接到出诊电话60 秒内,医院急诊科即需派出人员出诊,并通过预先估算明确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医院神经外科需准备好为患者实施会诊,医院检验科和影像科需开启绿色检查通道,医院重症医学科需准备好接收患者。b.现场急救。进入患者病发现场后,急救人员首先需对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展开判断,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在同时予以其氧气吸入治疗,若患者失去自主呼吸则予以其气管插管;完成对静脉通道的建立后为其补液。c.转运护理。把患者良好固定在担架床上,将其搬运至救护车内的工作需由两名急救人员共同完成,救护医生需深入了解患者的发病时间与既往病史,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实施对症处理;转运过程中需抬高患者头部15°-30°,并对其头部进行妥善固定,保持平稳,避免患者颅内压因颠簸或体位不当而有所提升;若患者呕吐需及时清理,同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患者误吸呕吐物;转运途中需持续予以患者每分钟4-6L 氧流量的氧气吸入,注意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同时进行详细记录。d.远程会诊。视患者病情实际严重程度,考虑是否为患者开启远程会诊,远程会诊模式下,医院内专科医师可对相关救护操作展开远程指导,令患者得到专业性更高的救治。④院内处理:可在病情严重程度较高患者入院后将其直接送至重症病房或神经外科病房;若患者未接受气管插管且生命体征较为稳定、病情较轻,可于患者入院后将其送至医院急诊科抢救室,采集血常规检查与凝血功能检查所需的血液标本,并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实施会诊;然后由医院影像科接收患者,予以患者快速头颅CT检查,对患者的出血量与出血范围进行明确;以实际医嘱为依据,为患者实施对症处理。⑤院内转运:明确患者需接受住院治疗后,护理人员需促使病房提前准备好床位,并认真评估患者的一系列基础情况,备好急救物品;患者转运工作需在精神科医生与急诊护士陪同条件下完成,过程中提前联系电梯,并对医疗交接、护理交接的准确性予以保障。⑥院内治疗与院内护理: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外科分别负责患者的病情管控和康复锻炼工作,其中病情管控主要内容像是血压和血糖的控制、营养支持治疗、颅内压降低以及血栓预防等等,同时对患者血肿、颅内压实际情况作出是否需手术治疗的决定。康复锻炼内容具体包括日常生活训练、肢体功能康复和语言功能训练等等。

1.3 评估依据

对两组患者包括初步救治时间、检查总时间、急诊逗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在内的治疗期间各环节时间进行观察;利用NIHSS(卒中量表)、FIM(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功能,患者NIHSS 得分越低则神经功能越好,患者FIM得分越高则日常活动独立性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两组患者各治疗环节时间、NIHSS、FIM 评分变化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相应的以()的模式阐述。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 19.0,P<0.05 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环节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初步救治时间、检查总时间、急诊逗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利用统计检验方法计算后得出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治疗环节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治疗环节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NIHSS、FIM 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NIHSS 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更低,研究组患者的FIM 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较更高,利用统计检验方法计算后得出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lHSS、FlM 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NlHSS、FlM 评分比较()

3 讨论

院前急救即为患者达到医院之前所接受的专业性救护,以现场急救与转运护理为主要内容,只有尽早予以急性脑出血患者有效的院前急救才能尽可能的挽救患者生命,使之疾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多学科协作从根本上来说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疾病、由医院当中各个相关学科采取协同合作方式来制定得出的一整套规范性、连续性个性化诊疗方案,旨在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此项措施的应用可有效体现出一所医院的诊疗能力与学术竞争力[2]。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常规急救护理,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可更好挽救急性脑出血患者生命,改善其预后[3]。

与常规急救护理方案相较,本研究中接受多学科协作联合急救护理方案的研究组患者初步救治时间、检查总时间、急诊逗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有效为患者争取了抢救时间,组中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独立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进一步提示了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可行性与有效性[4-5]。

可见,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缩短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各环节时间,提升抢救效果,改善其疾病预后[6]。

猜你喜欢
协作脑出血学科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学科新书导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协作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