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保康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须夯实基础,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学习检测、巩固和延伸的必要手段。初中英语听说作业对于培养初中学生课内外英语听说习惯,巩固和提升英语听说能力,进而逐渐习得英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听说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听说作业的设计,反映了教师对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听说能力所要达成目标的理解,以及对教材中单元目标所含有听说内容与策略的把握程度。通过分析教师听说作业的设计,可以发现教师达成落实听说教学目标时,对语言知识、文化体验、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思考。
课堂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核心,是课堂所有活动的指向和归宿,作业环节同样如此。作业的设计不但要基于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还要发挥支撑教学目标、帮助教学目标达成的作用。基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听说专题教学研究活动的12份听说作业设计的文本稿,我们首先来分析作业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1. 数据分析
12节课的作业设计全部指向听说作业的设计,达到了样本数的100%。有7节课(占比58.3%),在作业的设计上,较好地呼应了教学目标,使课后的听说作业成为了当堂听说能力发展的助推器。有3节课(占比25%)的部分作业,跟目标的契合度不是很高。有2节课(占比16.7%),作业的设计明显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仅有2节课(占比16.7%)的作业写明了作业的目标。
2. 主要亮点及典型案例分析
基于课型和教学目标设计作业的形式,已经成为共识。如所设定的课后作业有“For listening:① 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on workbook on P23;For speaking:②Make a speech on safety based on your group work”。可见,教师都是紧扣听和说的活动形式设计作业的。
有较多的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意识。如教学目标设定为“①...express likes and dislikes by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The thing I enjoy most is...There’s one thing I don’t like. ...); ② ...raise the awareness of their concerning about the life in Shanghai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设计的作业是“Self-select another topic,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or English teachers about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on the life in Shanghai and make reports in the next period”。作业中的“Likes and Dislikes on the life in Shanghai ”在内容上高度匹配了目标,同时在“interview ”和“report”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实现“raise the awareness”的目标。
3. 关键问题及典型案例分析
部分作业的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契合度不是很高。如教学目标设定为“... use the functions of showing opinions,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to talk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课后作业设定为“Share opinions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 with classmates”。可以发现,作业要求和教学目标虽然都指向于“share opinions”,但是教学目标的表述显然更具体(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而作业的要求就比较宽泛。可见,教师们有根据听说目标设计听说作业的意识,但是设计的精细化要求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业设计与教学目标的相离。如教学目标是“①...asking for and giving information for a project about a city by phone;②...raise awareness of proper telephone etiquette”,作业目标为“Polish the pair-work and write down the transcript”,可以发现作业中“Polish”的活动和教学目标1中“ask and give information”的要求不是很一致,也很难达成目标②中“awareness of proper telephone etiquette”的要求。又如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语篇中词汇、句式的应用及其功能,提高语言敏感度,发展语篇意识和语用能力”,作业设计为“Students share their opinions on a popular saying”,作业和教学目标呼应不明显。由此可见日常听说作业设计随意性大,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业的组织形式涉及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人员组合、程序安排以及时空关系等。科学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及时完成作业的保障,是作业达成目标的前提。
1. 数据分析
考虑到回家作业的特殊性,从完成的主体、完成的时间、完成的方式等方面,我们发现有5份作业(占比41.7%)都是学生可以在家里单独完成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3份作业(占比25%)使用了choose的动词表达(其中一个是self-select),体现作业综合性、开放性。有5份作业,需要其他附加条件才能完成,其可操作性相对不强。有2份作业(占比16.7%),关注了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的运用。有3份作业,由于教师要求不明确、行为主体的缺失等原因,学生无法单独完成,缺乏可操作性。
2. 主要亮点及典型案例分析
很多教师关注作业设计的功能,使作业可做、可批、可评、可改。如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on workbook on P23”。部分教师关注了学生对作业选择的自主性。如“Self-select another topic,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or English teachers about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on the life in Shanghai and make reports in the next period”,其中的“Self-select”是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尊重。
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和运用。如要求学生“①Make a persuasive speech for water and upload it to the App;② Listen to your deskmate’s speech and identify his/her job”,使学生既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又可以分享作业成果。
3. 关键问题及典型案例分析
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缺乏对家庭作业特点的考虑,给学生在实施作业时带来不便。如“ Make a survey to know about their parents’daily habits, and they can give their parents some advice”,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这项作业,所需要的条件是在学生做作业时每一对父母都必须在家,并且具有一定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有一些作业,由于教师的要求表述不明确,导致学生较难很好地完成。如作业是“Polish the pair-work conversation”。学生不知道是对什么进行“Polish”(纠正语言?充实内容?改变句式?……),怎样才算达到了教师的要求。
作业的活动要求决定了作业的思维水平,作业的思维水平决定了作业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培育核心素养。
1. 数据分析
我们分析所有12份作业中的动词,可以发现作业活动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作业活动水平
2. 听说活动的水平特点
12份听说作业,涵盖了教学基本要求上规定的四种活动水平。有10份作业(占比83.3%)的活动水平都集中在理解和运用层面。说明教师们在设计听说作业时关注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如 Oral work: Make a report about the use of water in your parent's working place on Wechat(before 8 p.m.),对语用的要求非常详细具体。
有2份作业的活动属于综合的练习水平,说明部分教师在设计听说作业时关注了听说活动的真实语用。如“Self-select another topic,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or English teachers about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on the life in Shanghai and make reports in the next period”。选择、采访、汇报,通过一系列真实的语言运用活动,达到综合运用语言、激发思想情感的目标。
有8份作业(66.7%)使用了2个及2个以上的动词,显示更多的教师在设计听说作业时关注了作业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如“①Read the dialogues on Page 24 after the recording;②Revise and act out the dialogue about “Visiting a doctor”。活动水平从跟读到分析到表演,层次清楚,活动多样。
听说作业的品质是由多方面决定的,但是也可以从作业中所使用的名词来分析。从作业中的名词,可以看出教师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作业的内容、方式和水平。
1. 数据分析
分析12份作业中出现的名词,发现speech、report和 suggestion(recommendation)分别出现了3次,opinion和dialogue (conversation)分别出现了2次。
2.高品质听说作业的基本特点
我们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从作业类型看,几乎所有作业的设计都围绕着听说活动展开的,属于听说类的作业。这和听说课的目标和课型是一致的。
从作业的内容看,主要涉及了讲话、汇报、建议、对话等,基本涵盖了说的各类活动(但是,听的作业就显得不成比例的稀少)。
从作业的来源看,仅有dialogue(conversation)来自课本或Workbook提供的书面材料,其他都是教师自主设计的。这既说明教材本身提供相应素材的缺乏,也说明教师自主设计作业意识的提高。
从作业的条数看,7份设计有2条作业,5份设计有1条作业,但是在这5份设计中有4份设计的1条作业中实际上包含了2个活动。如果以半小时的课外作业量为标准,可以判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不大。
一般情况下,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多于一条。而作业和作业之间顺序排列的相关性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对作业设计情境和逻辑的理解和把握,也影响着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
1. 数据分析
有3份设计的作业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有2份设计的作业相互之间没有关系。
2.有逻辑的听说作业编排原则
主题一致,内容相关。如“Interview the foreign teachers at school and ask about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about travelling. Choose a travelling destination for them based on the interview.Present your recommendation and explain the reasons in Class next Monday”,主题都是关于旅游的,内容涉及对旅游的喜好,结合喜好,推荐旅游目的地,并且说明推荐的理由。整个作业就是一个真实的语用情境,有利于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情意体验和思维上的逻辑发展。
思维水平由低而高,体现循序渐进。如“ ①(Oral work)Make a report about the use of water in your parent's working place on Wechat(before 8 p.m.);②Listen to another students'report and complete Worksheet 2”。说的是“report”,听的内容是他人的“report”,写的是关于他人那里听到的“report”的内容。这样,说为前提,是听的条件;听为分享,是对他人所说内容的欣赏和对自己的反思;写为强化和检测,是对听的反拨活动和活动之间互为条件,主题突出,内容相关。思维上,从说到听再到写,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活动心理和思维特征。
教师普遍都意识到了听说作业是英语听说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设计了与课型匹配的听说作业,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习得学习能力。教师对作业的目标意识有了一定的提升,很多教师既关注了作业的目标,更研究和体现了作业对教学目标的呼应和支撑,还体现了作业育人价值的倾向。教师的语用意识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强化,绝大多数作业都有通过听说作业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指向。教师单独设计听说作业的能力比较高。作业的主题比较明确,尤其是说的作业,基本都是围绕“报告”“建议”等形式展开。
听说作业在数量上的平衡度不够,反映在说的作业比较多,听的作业比较少。这种失衡容易造成学生在学科素养之间的不和谐。作业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很多都是有附加条件才能完成,或者根本无法完成。这会在客观上造成学生有效学习策略形成的障碍。作业的可选择性不够,作业的设计明显缺乏足够的层次。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做作业时主观能动的发挥,也会影响作业的针对性。
进一步提高单元作业设计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听说作业的目标要有明确的指向,听说作业目标的确定要基于教学目标,听说作业的实施要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使课堂始终围绕帮助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能力提升的要点展开。
提高听说作业设计的可选性。努力尝试进一步丰富作业的种类和层次,为不同听说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单元目标框架下的不同的听说实践活动,增加他们的学习经历,帮助他们发展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品质。
处理好听和说的作业关系。听和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听说作业设计时,既要在数量上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又要强化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听和说的作业组成有意义的语境,从而提升听说作业的效益,不断帮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文化体验。
努力提升听说作业的品质。首先,要充分考虑听说作业的特殊性,满足学生在家庭单独完成的基本条件;其次,预估和把控好听说作业完成的时间,使听说作业既不成为学生的作业负担,也要满足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的需求;第三,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破除学生完成听说作业的时空界限,在丰富学生完成听说作业的方式手段的同时,丰富他们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