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019-12-17 08:14闫永红
赢未来 2019年8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闫永红

摘 要: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中职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立足县情、校情,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了精心设计与大胆尝试,创出了“农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可实现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技能,学会本领。

关键词:农学交替;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懂经营,会管理,能承担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具备服务“三农”的良好思想,能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础,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由于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课程多而杂,而且植物的生长与土壤、气候、区域地形都有一定的关系,单纯靠课堂上、书本上是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体,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增强直观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下,我校大胆探索“农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教学安排中,将课程教学与农作物生产季节相适应,按时间,课程、岗位进行交替进行),通过“农学交替”使专业理论,专业实践和职业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的“理实一体化”。

一 加强直观教学,培养科学能力

学生在第一阶段学习期间(一般是第一、二学期),根据课程和教学需要,参观本地现代农业企业,通过接触和参与生产认知实践,树立专业思想,规划职业生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场所设在田间地头,到实训室或实训基地,以具体项目或课题为载体进行教学活动。我校设计了一个教学模式:自学引导→实物感知→知识巩固→师生总结。此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学生认真地观察或动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既加强了直观教学又真切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二 加强理论与实践接轨,提高专业技能

学生第二阶段学习期间(一般是第三、四学期),通过校内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进阶式”训练,掌握现代农艺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按照相关课程要求,承担各项生产任务,反复进行技能训练,增强职业意识,提高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如在实训基地确定一定的实验田,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参与苗木的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师生共同参与生产管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学与干。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生产实践的综合能力,能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和创业意识,提高专业技能。

三 专业对接岗位,实现角色转变

学生第三阶段学习期间(一般在第五、六学期),在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之间按照不同的职业岗位进行交替学习。在校企合作企业承担工作任务和轮岗训练,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在学校强化专业理论,进行技能等级鉴定考试和畢业考试,由此过渡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通过与企业的对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岗位实际问题相融合,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进行单一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践,不但做到了理论知识够用、实用,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实践技能训练,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大大增强。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岗位锻炼,实现了学生角色的转变。

总之,通过“农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构建与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但在教法上改变了原来单调的“说教式”教学方法,采用模块化教学、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法;而且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多媒体、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提供了有利于学生理论学习和生产性技能培养的条件;在实践教学上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通过季节性、多批次、分阶段顶岗实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志东.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剑南文学 (下半月),2011(6):202-203.

[2]徐荣娟.课堂“田园化”教学模式在农作物生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5(14).

[3]王瑞明.发展职教 造福洛南[J].中国教育,2014(73).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职物理课程项目化考核的思索
理实一体化体系下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