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伟
摘 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医师执业生涯的开端,廉洁教育贯穿医生成长的全过程。通过加强规培医师廉洁教育,提高规培医师廉政法治意识,培育规培医师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方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医师;廉洁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年轻医师医疗水平同质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提高规培医师廉洁行医认识、坚定廉洁行医信念、养成廉洁行医习惯,方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通过住培基地对规培医师开展廉洁教育,将廉洁教育与住培管理和规培医师临床实践工作相结合,提升廉政意识,强化服务宗旨,筑牢规培医师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1 规培医师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规培医师是未来医疗队伍的源泉,医学生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式以医生身份进入临床,这既要求规培医师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为规则,还要坚守医疗职业操守和社会道德规范,不断提升廉洁意识,养成在法律、规章和制度的范围内开展医疗行为的习惯。当前,住院医师临床培养中多侧重于技术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品德教育,使新进入工作岗位的住院医师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面对患者的礼物、红包、宴请、医药代表的药品回扣等诱惑时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甚至临床用药、检查、收费超出疾病相关范围,出现夸大药物、技术的治疗效果,诱导病人过度治疗等情况发生。规培医师作为医疗队伍主要来源,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群众生命健康愿景的实现。规培医师刚刚进入临床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规培这个关键期,树立规培医师廉洁诚信、爱岗敬业、修身律己的职业观念和正确的荣辱观,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至关重要。
2 廉洁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廉洁教育,就是通过对公民进行廉洁方面的教育,来营造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以达到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目的[1]。廉洁意识作为一个人内在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操守,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的品德与行为。规培医师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规培医师自身的成才与发展,还决定着我国医务人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培医师是医疗队伍的重要力量,培养高素质的骨干医师离不开职业廉洁教育,住培基地应在开展规范化培训中在开展技术培养同时,关注规培医师的廉政素质培养,坚持以先进思想理论为指导,廉政文化为载体,树立规培医师的担当意识、廉洁意识和奉献意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自觉遵守职业行为规范和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对医疗腐败行为的辨别能力、抵御能力和监督能力,从思想源头上打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基础,为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打下基础,推动医疗行业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3 规培医师廉洁教育的途径探讨
3.1 加强自身建设,守住医者初心
医学泰斗裘法祖曾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廉洁之本在于自律,廉洁自律是医务人员的基本品德。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自身修养,规范日常职业行为,时刻保持对权力、身份、责任与利益的清醒认识,克服不良思想,做到以平和之心对待名利,慎微慎独,坚守廉洁情操,塑造廉洁品格。思想上根除内心的贪念,植入严格自律的廉洁思想,形成扬善弃恶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巩固廉洁操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永保清廉本色。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实践教育和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相结合,自觉学习廉政知识,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廉洁奉公、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家庭,珍惜自己的荣誉。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做到慎独、慎微、慎交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廉洁底线,不越红线,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作为医务工作者坚定“为患者服务”的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自己不贪不占,清清白白做事,才不负所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2 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目标的要求,是建设和谐医院的重要保证。结合新时代的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将廉洁教育融入社会临床实践中,传播先进的廉政理念、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并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通过对规培医师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和熏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和自觉性,使医疗工作风清风正。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廉政反腐典型案例,发挥教育人、警示人、塑造人的作用。利用网络设置定期推送廉政案例,进行经常性提醒。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栏,宣传廉洁人物先进事迹,通过榜样示范效应,使广大定向医学生树立公平竞争意识,自觉树立“以廉洁为荣,以贪腐为耻”的观念。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仅重视专业技术知识,更要加强廉政法治教育,这不仅关系到反腐倡廉工作的延续性,也关系到医学专业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增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和信任,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体会到廉政文化无处不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方能身廉,夯实筑牢医务人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视为医务人员最崇高的责任和荣誉,才能使医院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催生内在动力。
4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思想导向
“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承担着传承文明,弘扬先进文化,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指导老师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职业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科研精神,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着规培医师的成长。通过定期组织指导教师医师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警示教育,使其身临其境,亲身感悟,震撼心灵,真正认识到“腐败就在身边,防腐关系你我”,使廉洁教育落到实处。建立指导教师医德医风考核与评价机制,定期对指导教师的医德医风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将日常医疗服务行为规范,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等内容纳入指导教师日常形成性评价系统和年度考核综合测评体系。指导教师针对规培医师可塑性和模仿性强的特点,培养规培医师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及遵纪守法按规则办事的行为习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廉洁教育,针对性的带领学生讨论“商业贿赂”、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敏感问题,增强规培医师廉洁教育的生动性、丰富性和思辨性,提高医学生应对腐败的能力。
5 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提,而廉洁则是构建医患和谐关系的基础。“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廉政制度要变成人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应该落实到日常的行为规范之中,警钟长鸣,才能防微杜渐。通过警示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强化廉政教育,组织规培党员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做到用正面典型引路,用反面事例警廉,夯实自律防线。将作风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把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融入到日常管理。廉洁意识、廉洁习惯的养成需要培养健康情趣,时刻自省自察,防范不良嗜好,把腐败挡在身外。
总之,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生对于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公共价值以及腐败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直接影响到国家廉政建设,这就要求每一位医学生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大医精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做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人。同时学校合理安排和设计廉洁教育的内容,构建医学生廉洁教育平台,探索廉洁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有效预防和遏制未來腐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能否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锋清.医学生廉洁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2]张冉,罗玫.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研究生护理技能教育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