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
(松桃苗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贵州 松桃 554100)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应用题的教学让数学老师头疼,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学生能考出高分,做海量的练习是家常便饭。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有什么捷径可以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可以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和学生一起分享;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去尝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问题。如果所学习知识严重偏离学生的生活轨迹,学生觉得学而无用,自然就会感觉枯燥无味。数学问题源于现实生活,“数学需要生活去激活,生活需要数学去概括”。
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比多少》,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感悟数的“多”与“少”。通过创设了羊村老爷爷的情景导入新课,如:“羊村的智慧老爷爷这一节课要来考验大家,看谁表现得最好,谁学到的知识最多,就把智慧星送给他?同学们有信心迎接挑战吗?”然后课件出示红球、蓝球、黄球图。问到:什么颜色的球多,什么颜色的球少?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多(少)?接着揭示课题:“比多少”;让学生了解“多”、“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在练习时,一年级学生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利用音乐放松后接着问:(1)上一堂课的时间和播放这首歌的时间比该怎么说?(2)听课的老师的人数和我们班学生的人数比该怎么说?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说吗?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点,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活动,一是专家的思维活动,通常以演绎的形式将繁杂的思维过程处理成凝炼的思维结果,以书面语言为载体出现在课本上;二是教师的思维活动,以教案、板书、语言等为载体呈现在课堂上;三是学生的思维活动,以答问、作业等形式反映出来。”
教学中教师的思维活动起到中间媒介的重要作用,充分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成为现代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有些问题知识间的跨度较大,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常常需要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示给学生,将教师的整个备课过程淋漓尽致地“曝光”,使课堂教学过程具有清晰的透明度。让学生弄清问题的关键,找出症结,迎刃而解。以下《面积的意义》教学片断能很好地阐述教师如何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师:这根铁丝长4 分米,把它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将这一支粉笔放在上面,马上就往下掉了(演示)。谁能想个办法使粉笔放在上面不掉下来?生:在空心正方形里嵌进一块正方形纸板。师:想得真好!加进的这张纸板就是给空心部分填补了一个“面”(板演面)。(这里借助演示和讲解,十分巧妙地引进了“面”的概念。)师:我们周围很多物体都有面,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课本面、课桌面。(学生动手摸)师:这些物体的面叫“物体表面”(板书)。师:看一看,课本表面跟课桌表面哪个大?生:课桌表面比课本表面大。师:对。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板书)。师:像刚才说的课本表面的大小就叫做……生(齐):课本的面积。(用同样的教法,得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师:谁能将这两句话概括成一句话?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教师板书)。很多解决问题的教学均可通过“展开”的方法,暴露逻辑思维过程。
一个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由已知求出可知,由可知求出未知,找出解决这个中间问题所需要的条件,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逐步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可利用直观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简易图示、画线段图等方法辅助分析题意,以提高审题的效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在什么地方受阻,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拔,而不是为学生“搭梯子”,知识的过渡太多,坡度太缓,人为的降低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虽然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但不一定能把思考过程说得清楚。教学中,不应只满足于学生会解题,而忽视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同时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是畅通的呢,还是不畅通的;若思维不畅通,症结在什么地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另外,还可以节约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如果只有等学生把题目做出得数来才能判断他们是否分会析应用题,那么一节课做不了几个题。且学生做题有快有慢,等慢的同学做完题,快的同学要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如果让学生口头分析应用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练习的题量会大大增加。刚开始时,学生的叙述或许吞吞吐吐,不够简练,或者抓不住重点,教师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学会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怎么总结,逐渐提高学生叙述解题思路的质量。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即一题多解。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给数学问题进行适当归类,把相同或相近的一类应用题放在一起集中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这类应用题的各种变式,进行强化训练。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生活化的数学。注重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同时加强训练学生审题的能力、叙述解题思路的能力、一题多解的能力,并进行适当的应用题分类教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