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江
(吉林省梅河口市小杨学校,吉林 梅河口 135024)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发育的迅猛期,他们有独立的思维和行为能力,随着这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学生极易产生一些消极、烦躁、不安、抑郁、敏感等负情绪,而这些不良心理变化的产生,让学生在生活当中非常容易出现一些偏激、冲动、无法控制的行为。初中生随着成长身体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可能让他们感到害怕、不安,也有可能使他们对异性产生特殊的好感,会不自觉的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初中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渴望得到身边长辈和同学的认可和平等的对待,然而这个时候的初中生思想发育并不成熟,事情的考虑方面难免会出现偏颇,和父母各执一词的情况屡屡发生,不满父母的安排,极力想证明和表现自己,如果得不到父母认可,很容易造成偏激的想法。还有一些学生在生活当中,受到同龄人的排斥,父母的指责,老师的不认可,内心极易生出自卑,不敢交朋友,与别人交谈,做事没有自信心,哪怕和别人在某一件事情产生了不同的观点,第一时间都会想,是不是自己的观点有问题。走入社会之后,没有思想,只能依附于别人生存,如果性格偏激的人出现了这种情况,在未来的生活当中,不管是生活、工作、家庭,都会出现极大的缺陷,如家暴、报复社会,来发泄社会对自己不公的不满,等等。
(一)以群体为单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个班级风气的好坏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整个班级健康积极向上发展,学生的心理情况也会潜移默化被影响,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一个班级气氛低沉、沉闷、同学之间不和睦,互相敌对,对学生的心理和学生都有不好的影响。只有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一个发展。首先,班主任应该带动班级氛围,班内应该经常举行一些集体活动,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进来,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班级文化,又加深了班级的凝聚力,学生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压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宣泄和释放。其次,针对初中生常见的一些心理变化情况,班主任可以通过在网络上下载一些相关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他们正确的面对和对待这种心理情况的变化,并且可以让学生可以针对这一题材进行写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表演,然后由班主任利用心理学知识给大家讲解这种心理变化出现的原因,并且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大胆的设想和推理,如某一个男生甲,特别讨厌班级的另外一个男生乙,学生可以给甲设置一个性格特征,并且针对这个特征,甲会对乙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并且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最后,由班主任来假设,假如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学生又该如果处理,来避免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呢?然后大家来讨论遇到这种事情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样子的。此外,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心理方面的班会课,专业性的给学生讲解青春期心理变化方面的知识。在平时班级的集体活动当中,除了班主任要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以外,也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如班主任可以做一个小游戏,由前面一人说出后面一个人的优点,且优点不能重复,学生依次往后类推,说重复了就淘汰,看谁能在最后说出班级人最多的优点,并且还不重复。这样既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同学关系也更加融洽,整个班集体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对于整个班级来说,氛围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
(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会根据家庭情况,生活环境,甚至是一些行为习惯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由于每一个学生产生的问题情况不同,班主任老师要根据每一个同学的性格特征和遇到的问题,利用心理学进行不同的引导和帮助。首先,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家庭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定时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和交流,除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外,对学生平时的一些生活情况进行了解,更好地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在心理问题出现前,及时把控,找到学生进行交流和疏导。对学生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如若学生突然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行为变化与之间形成了较大差异,班主任应马上了解情况和原因,才能针对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班主任老师主要以倾听对方的心声为主,教育为辅,大多数初中生在遇到很多问题的事情,难以与身边的人沟通交流,最明显的便是对异性的好感,无法诉说,憋在心里造成的心理问题,而班主任作为一个心理辅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倾听对方的烦恼和心声,在她不明白或者疑惑的地方,进行一些引导和讲解,以同龄人的身份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能得到学生极大的信任和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学生和谈话的内容要进行保密,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谈话的内容。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之后,对自己的心理变化并没有很准确的表达出来,对于这些心理变化的出现,会感觉到不安和疑惑,而班主任需要根据自己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这种心理变化的出现,不要因为这种变化生出不良的想法。
青春期的学生朝气蓬勃,勇于探索,但是遇到挫折容易失去自信,悲观失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是观察处理问题时,容易固执己见;情感丰富,热情高涨,但是情绪容易波动,甚至有时失去控制。班主任肩负着积极思想教育和给予正面引导的使命。作为班主任,应思考营造怎样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怎样的心理品质,带着这些疑问与思考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班主任应当给予学生正面引导,担负起积极思想教育的重任,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根据学生实际,探索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培养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