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飞
(河北省涞源县北城子中学,河北 涞源 074300)
笔者在农村初中学校从事历史学科教学多年,发现农村初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方面,重视程度高、成绩表现较为突出,而重视程度低、成绩表现平庸的则是思品、历史、地理等副科。农村初中历史的教学工作面临着尴尬而又困难的境地和制约,这就阻碍了历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众多的农村初中,缺乏专业性的历史教师。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大多由非专业人员兼任历史教师,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或者是缺少对历史教学的专门研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教学中敷衍塞责的现象。同时,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硬件条件相对不足。如:关于历史的资料、刊物、挂图等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历史教参书,只有一本教材。
在农村初中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一直沿用着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中规中矩,上课缺乏创意,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陈述所有历史知识点,甚至需要理解的内容只对学生做出死记硬背的要求,缺乏深入有效的探讨和学习影响了对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从而没有达到融合并利用的历史教学改革的目的,造成历史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
“据教育部1998 年对上海三千多位初中学生调查显示:历史科目是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历史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不想上历史课……”不论是在城市或是在农村中学,历史学科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学生对该科的厌倦心理,再加上学校不重视,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门功课是副科,无关紧要,缺乏学习的求知欲和参与的兴趣。
在农村初中学校,部分历史教师对于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缺乏兴趣,只片面重视课堂教学。教师为了图省事、怕麻烦,直接忽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对于这样的活动根本没有兴趣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甚至浮于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能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嫌麻烦,课件难做,不情愿在课堂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是技术不娴熟,操作不灵活,造成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较少使用自主创作的历史教学课件。
农村初中学校应当强化历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保证从事历史教学的专任教师有一定数量的。原则上,历史教学工作要择历史专业出身的教师从事,培养一批对历史教学方面比较深入的骨干教师,形成以专业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龙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提高整个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重视专业历史教师的岗位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培训、教学观摩等,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学能手;最后,还要重视专业师资力量的引进。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优化配置师资结构,为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人才支持。
针对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为了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作为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积极进行自我研修,主动参加校内外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课后学会作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践者、推动者,真正地做好农村历史教育。
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提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热情。比如:学生可以阅读各种历史史籍,积累丰富的历史素材,挑选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用编顺口溜、游戏活动等形式表现所讲内容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愿学、爱学,让学生很轻松地记住。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教材的延伸,进一步加深理解,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更好地把握,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梳理和总结历史问题,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开展走出校园,社会采风等活动,学生直接走进,亲近社会,以自己的心灵去体味生活,感悟人生。农村的世界是朴素而又真实,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会发现其独特的历史痕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观察、多留心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环境,大量地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学习历史需要在真实或者能亲身感触环境中体会,单一靠板书和教师讲授,是无法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的课堂中。历史教学所包含的知识面非常广阔,表达的信息量也较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历史学习的形象、生动、丰富、有趣的特点,为历史教学创设一个最佳的历史环境。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