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此繁 河北省唐山市实验唐剧团
舞蹈创作是一门较大、较难的课程,一个好的舞蹈往往需要创作者投入相当多的精力。一般来说,专业艺术团中的舞蹈创作编导人员会比一些学校的编舞要好得多,因为艺术团中的演员都有着一定的舞蹈基础,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编舞人员的思维是否新颖,编制出来的舞蹈是否能够吸引观众。而本篇文章就是笔者在参与《人影》舞蹈制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为了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在编舞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贴近生活,做到以“情”带舞,使整个舞蹈体现“情”“形”的结合。
唐剧《人影》是我团近几年来精心打造的经典剧目,是唐剧的一个新高峰。我们在《人影》的创作过程中,加入了许多舞蹈场面,以此来使人物情感的表达更加明显。《人影》运用了不同的舞种,如独舞、双人舞、群舞表等,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物情感,加深了观众的印象。
在《人影》一剧中,按照剧情的需要,导演根据人物情感的变化,编制出了各种舞蹈,或独舞、或双人舞、或群舞等。我们知道,舞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一支完美的舞蹈不仅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够表现人物的“心情”。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在编排的过程中,编者应始终本着贴近生活,力求以“情”带舞,“情”“形”相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引起观众共鸣的舞蹈。
《人影》的第一场,赵、霍两家影班摆下擂台,唱对台影。主人公霍小菊因身为女孩不能登台参战,于是挤进人群中观看。此时的霍小菊,虽然急切地期望自家的霍家班能够取胜,但又不得不由衷钦佩赵家班的高超技艺,最后竟不由自主地率先喊出赵家班领班张云兆为“箭杆王”,之后霍家班败阵既成定局。按照导演的处理,此时的舞台分为平台和高台两个表演区。平台为霍小菊的单人舞表演区,高台为群舞区。两个表演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在编舞开始,我们就考虑如何将两个表演区的表演融为一体,使之互为呼应,相映生辉。后来,我们用“情”字将两个表演区的表演紧密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两家对擂的激烈情景,引来观众如潮。这个“情”字既是剧中特定情节之“情”,也是主人公此时此地内心情感之“情”。
舞蹈以鲜明准确而又夸张的肢体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两家打擂的高度关切和兴奋的心情,他们或是指点,或是议论纷纷,时而惊讶,时而赞叹。最后在小菊的带动下,群众再次高呼张云兆为“箭杆王”,两家的打擂也在群众的呼声中结束。观众在独舞和群舞的相互呼应配合中形象地看到两家对擂的全过程和最终结局,并清晰地看到了霍小菊在观看对擂过程中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复杂的情感变化。群舞既可以说是主人公霍小菊内心活动的依据——外部环境,也可以说是霍小菊内心活动的夸张化的外在表现。
《人影》的第二场,“箭杆王”与霍小菊饮酒认师后,随即在高台有一段二人操练皮影的双人舞。这段舞蹈依然体现了一个“情”字。二人手持象征影人的箭杆,含情脉脉、翩翩起舞,既表现了两人的师徒之谊,又表现了两人的爱慕之情,深刻地展现出是皮影艺术让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直至相爱的,特别是用剪影的形式来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较于之前的群舞,此时的双人舞将两人的情感进一步明确地表现了出来,促进了剧情的发展。
在处理第二次打擂的情景时,按照导演的意图,依然是以平台和高台相互呼应的形式表现。“箭杆王”平台区表现单人独舞,高台区则是分为四组男女对打的群舞。当“箭杆王”在平台独舞时,高台上四组演员手持刀枪做出静态群体造型。箭杆王舞到哪一组,哪一组就随之舞动起来,直至四组演员全部舞动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群舞。群舞演员身着特别的带有影人独特风格的服装,以人代影。此舞蹈通过独舞与群舞巧妙默契的配合,充分表现了“箭杆王”的高超技艺,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以上是《人影》全剧中几个有看点的舞蹈,这些舞蹈编排始终突出一个“情”字,即抓住剧中特定情节中主要人物的情感活动,并以最生动的、鲜明的、准确的,同时又是夸张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舞蹈动作更具体更直观,有着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它所具有的烘托和渲染主要人物细腻的内心活动和复杂的感情变化的效果是某些语言不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