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仙 贵州省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美术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按照新课标的具体需求,推动学生全方位进步,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因此,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改进及创新自身教学观念。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学要接受挑战,也要抓住机遇,使高职美术教育事业不断前进。
高职学生由于受天赋及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位学生在兴趣喜好、价值观、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实现个性发展是当前教育的中心内容,也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客观需要。假如学生得不到个性化发展,就难以达到素质的全面提升[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逐步朝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发展。由于知识创新在社会经济活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今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高职教育应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关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进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从而提高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每位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创新能力是由学生思想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而思想方面的能力来自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位学生都有着其独特的天赋能力,创造的发展潜力也蕴含其中。因此,个性化的发展是在为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打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得到个性化培养,其创造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学生的个性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就能推动其创造能力水平的提升。
高职美术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这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对高职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正是学生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要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力度,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方面提升,还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此,高职美术教育要在学生坚实的美术技能基础上,对其创新能力进行深入培养。
在当前高职教学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获得了明显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美术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他们将大部分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发挥,却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教学效率低下。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全面地看待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还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
创新式学习有赖于学生个性化的发挥,这在学习中能够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每位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能力及思维方式等,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教学效果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因学习能力较好而获得较大的提升,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获得明显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美术教学质量的两极分化,从而加大了能力培养的难度[2]。
1.目标定制的个性化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高职美术教学并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哪些知识点,达到怎样的标准。这是因为美术教育本身就没有标准规范化的要求,也就没有了应试的压力。因此,要在制定美术学科学习目标时,教师应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安排,将教学目标分解后设置成基础、中阶、高阶三种层次。基础目标要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美术基础技能,提高审美能力;中阶目标要求学生在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的审美及评价能力;高阶目标应要求学生额外掌握一定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适应的阶段目标来完成学习。这种个性化设置学习目标的方式,是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表达内容的个性化、
个性化的表达内容一般包括表达方式及结果的个性化。美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并不像理科教学那样有着严谨的先后过程,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所体会到的美表达出来,对其表达方式没有严格的限定,学生对美的鉴赏也有着无数的理解。因此,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切忌强制学生用固定的观点对美进行表述,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给予充分的鼓励。美术是一个具备发散性思维的科目,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不可以否定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观点表达过程。
3.评价方式的个性化
传统美术教学中多以课堂和作业两种评价方式为主,其中对作业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注意提升教学评价的质量,要以精确的点评以及个性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通常比较注重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而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缺点。例如,常规的评价可以在学生作业上直接体现;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品来进行展示式的评价;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生互评等,教师应让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再次学习的过程。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个性,使其踊跃表述自己的观点,与教师及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为其创新能力发展打下基础。
1.注重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创新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式听讲转变为主动式学习。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美术教学,学生只有经过操作实践才能体验到教师所讲的绘画技法,进而掌握相关技能。技能的实践操作难度远高于相关绘画技法的讲授,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运用课堂内的有限时间,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绘画实践能力,从而推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模式进行创新,在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科目之间的联系,充实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金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并使用多媒体来展示多种类型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其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可能[3]。
2.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
创新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行合理指导和培养。美术教学的课堂环境及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学生在轻松惬意的绘画氛围中能够让思维得到高效的拓展,提高动手实践的质量及水平。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所以,教师要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内容紧密结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拓展空间,使其能够在创新方面获得提升。通过合理创设情境,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创作,确保其作品质量。
3.了解学生个体化差异,让学生多样化发展
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做深入的探究。学生由于年龄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造成其思维方式及喜好存在个性化差异,造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类型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尽量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表现方法,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避免对学生进行严苛束缚,要鼓励学生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完成作品。
综上所述,高职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个性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根据美术教学规律更新传统美术教学理念,并带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以适应学生的具体需求,推进学生个性及创新的进步,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高职美术教学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