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这篇散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与对社会的嘱托,而龙应台的作品在描绘母爱的基础上同时表达了对代际隔阂的无奈与落寞。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在于两位女性作家都站在母亲的角度上,表达了对孩子成长和对个体发展的尊重;不同点在于张晓风表达的是对社会的期望,着眼于孩子自我价值的提升;而龙应台倾诉的则是社会将儿子和自己越扯越远的现实,落脚于亲缘价值的淡化。
关键词:嘱托;尊重;期望;提升
作者简介:梁宛婷(1998.8-),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本科在读,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02
一、有收有放的育儿模式
费孝通在其书《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时总结出了这样四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然而在现代城镇化与工业化催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家庭”这个中国社会所固有的基本细胞正在被一点点解构。成年后的子女不再渴望与父母共处在同一片屋檐下,“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成为了许多青年人的现实写照。
那么,伴随着年轻人独立意识愈来愈强的心理倾向,父母又该以怎样的教育模式予以回应呢?在我看来,好的教育要求父母做到有收有放、收放自如。“收”是指成年以前的引导和管教,“放”是指成年以后的放手与旁视。正如张晓风所言:“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不仅如此,“收”和“放”的调平配比工作也尤为重要,如果掌握不好“收”与“放”的尺度,成年后的孩子要么嚣张跋扈、目无法纪;要么拈轻怕重、傍人篱落。
一般情况下,相较于父亲而言,母亲在先“收”后“放”的调整中稍显劣势。母亲和儿女之间的情感联系犹如织布机上的丝线一般,剪不断,理还乱,要突然叫她从子女的生活中慢慢抽离出来,绝不是小事一桩。纵然如此,深明大义的母亲们也懂得:悬崖之际,如若没有自己狠心的“一推” ,鹰击长空的那一天也终不会到来。所以,大多数母亲仍然会选择 “忍痛割爱”,选择适时的退出,给予孩子个人成长的充分尊重。就像作为华安母亲的龙应台一样,驻足目送,然后,转身离开。
二、社会之冀
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表达了对交通的担忧、对教育的希冀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嘱托,一字一句无不体现着舐犊情深。这个世界是依着成人的法则运行的,就连孩子小小的躯体站在来往的洪流中,都显得那样单薄无力、弱不禁风。对此,一位母亲哪能不对这个鸣笛与刹车声交织的环境心事重重、眉头紧蹙?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阐释: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们都希望拥有社会环境的安全、生活保障的安全、教育保障的安全、健康保障的安全以及财产的安全。若是生活被危险包围,命不由己,试问个人的持续进步还有何立足之地!2017年的“桂平市小學生过马路被撞身亡事件”、2018年的“上海某小学砍人案”以及层出不穷的小学生踩踏事故无一不令我们在扼腕、默哀时沉痛反思:我们到底、究竟该拿什么,来保护我们尚且年幼、脆弱的孩子?
再来说教育,张晓风的“天问”无疑说出了每位母亲的心声:“教育者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今天对这世界求知若渴、满怀信心的孩子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我们的社会尊师重道之风从未式微,但是否提醒、告诫过每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那些隐藏在教师群体中的斯文败类,就是一匹匹披着羊皮为非作歹的恶狼啊!“我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能一直伸长看到你家里,你做什么说什么我都能知道。”别说是不满三岁的幼童,就是成年人听到,后背都禁不住冒出一身冷汗。丧失师德师风的人可以被停职、被裁员、被声讨,但这一切,能否抹除言语或行为给孩子所造成的精神上的折磨、心理上的重创?
几年前,某学校老师公开向学生索要钱财,曝光后竟也恬不知耻、文过饰非。难以想象,在他扭曲的三观、伪善的面孔下,多少学生对溜须拍马习以为常,在正确金钱观的道路上越偏越远。如今,“整顿教师队伍”这样的字眼在媒体报道中似乎成了“热词”,但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又无一不是在向人们证明:教师队伍纯洁性的提高,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出版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两个月后,林奕含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后记中,她这样写道:“我怕消费任何一个房思琪。我不愿伤害她们。不愿猎奇,不愿煽情。我每天写八个小时,写的过程中痛苦不堪,泪流满面。”在“补习班名师”李国华精致的皮囊下,殊不知有多少种卑劣邪恶的欲望和罪恶在疯狂地生长,然而,对教师权威的过分迷信遮蔽住了家长和学生们的双眼,并最终使那些不善反抗花季少女们的生命,就此凋零在了最灿烂的季节。
太多太多,我们不愿面对的真相,就这样以一种赤裸的形式摆在我们眼前,让人避无可避。所以,我们才能对张晓风发出的疑问感同身受,才能和她怀着一样的社会之冀,许愿这个好坏参半的世界“还”给我们一个向上的青年,许愿他的本性如初,平安喜乐。
三、社会之哀
余光中在他的《乡愁》中曾这样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从某种角度上看,无法跨越的年龄鸿沟、大相径庭的教育背景、一进一退的学习能力以及忠孝难全的现实困局,都渐渐成为了那股将我们和父母越拉越远的离心力,成为了父母们不愿谈及的社会之哀。有一段在网上很火的话,看到的那瞬我便湿了眼眶:人最大的悲哀在于,拿着爸妈提供的物质,学着他们不懂的知识,见识他们没见过的世面,体验他们没体验过的人生,到头来,却嫌弃他们如此笨拙。孩子啊孩子,为何你年轻时总想着翅膀硬了就远走高飞,不知珍爱拥有的一切,非得等到倦了、累了、受伤了才发现:原来这一生能无条件疼爱你的人,只有那对双鬓染霜的老者呢?
前面我们讲了一些关于父母心态转换的问题,即有意识地减少个人对子女生活空间的介入,而就这一点我还想多说两句。龙应台对我们说:不论是为人子女,还是为人父母,生命的本质都只是一场表面云淡风轻,内心波涛骇浪的目送。那些看似沉默的背影,实则早已用了他们自己的方式,拦下我们追逐的脚步,告诉我们:不必追。尽管必要的淡出是残忍的,但父母们也甘愿默默地退居幕后,成全子女。那子女们呢?难道就这样无动于衷吗?华安把耳机挂上,却同时也将自己的心门关闭,将母亲如潮水般涌来的深情隔绝在外。我并不知道,长大后的华安,是否愿意尝试理解母亲的克制与不舍,是否愿意在登机的前一刻,用壮实的双臂揽下母亲,对她说声:“辛苦了!我爱你!”而不是再次用冷漠的表情,粗暴地拒绝一位普通的母亲,对儿子再平凡不过的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这条注定与父母渐行渐远的路上,或许我们真正该呼唤的独立,是到了一定的时间和年纪,与父母实现责任的对换。而这一次,我们可以温柔地对宠了一辈子我们的人说:“不必追,因为我就在你身边,一直都在,哪儿也不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6.
[2]张晓风著.张晓风经典作品[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08.
[3]张晓风著.张晓风经典作品[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08.
[4]林奕含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