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喜欢“破坏”的孩子
往祖辈的前两代追踪,亨利·福特的爷爷约翰·福特和奶奶托马辛娜·福特都是爱尔兰人,长期在一家英国人的农庄里做雇工。1847年,由于当地发生了马铃薯中毒和伤寒病流行等事件,许多爱尔兰人都逃离故乡。约翰·福特也带领着全家10口人仓促地加入了移民队伍,来到了当时被视为“移民者和冒险家乐园”的美国,并在底特律附近的小镇迪尔本定居下来。这一年,亨利·福特的父亲威廉·福特21岁。16年后,亨利·福特降临到人世。
威廉有一个弟弟叫亨利,早在全家移民到美国的15前就加入到了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狂潮中,后来定居加州。按照福特家族的习惯,男孩的名字可以随着家族代代相传,这样,亨利·福特其实与自己的叔叔同名。不同于刚来美国时的一贫如洗,到亨利·福特出生时,勤奋的威廉已经拥有一座120英亩的农场,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而且也在这一年,威廉正式成为美国公民。因此,打从亨利出生起,威廉对儿子的最大希望就是接管农场。
然而,长大后的亨利却对管理农场没有显示出丝毫的兴趣,而是狂热地迷恋上了拆卸钟表与农场器械。上小学时,同学们都知道亨利时不时地带着一只手表到学校,但这块手表的主人不是亨利,而是他的父亲。到了上课时,亨利就会将手表从口袋里掏出来,然后在课桌地下偷偷滴拆卸开来;而下课后,全班同学更是像看稀奇那样集体注视着亨利将手表拆得七零八落。当然,在放学回家后,亨利又会将一块组装好的手表完好无损地放回父亲原来放置的地方。
其实,除了父亲的手表外,从妹妹的八音盒,到弟弟的小睡床,再到附近农户的农具,亨利几乎不只一次地都拆了个遍,为此,邻居们经常找上门来向威廉投诉。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上小学时亨利在学校院墙边搞了个“涡轮机”,结果发生爆炸把院墙都烧了,为此,亨利不仅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回到家后还招来了父亲的好一顿训斥。尽管如此,调过头去亨利还是我行我素,可以拆卸的東西都没能逃过他的那双勤快之手。
由于大家都知道亨利精通与熟稔手表的拆卸,因此无论是同学还是附近村庄的村民,只要手表出了问题,都会找到亨利维修,而且亨利提供的还是免费服务,看着周围人对自己的技术活那么地拥趸与崇拜,亨利也正儿八经地为自己组装了一个小小工具箱,里面放着的“宝贝”有:自己制作的小锉刀,用母亲的毛衣针制成的几把螺丝刀,用母亲的胸针弯成的镊子以及锯子、螺丝、钉子、锤子和钻孔机,等等。而除了上学外,亨利也经常背着工具箱在附近的村子中穿梭不停。看着儿子在自己规定的跑道上越走越远,威廉开始了直接干预。对于父亲的想法与要求,亨利除了无声应对外,更多地则是采取暗地行动。
但是,有一件事却对亨利构成了沉重的打击。亨利12岁那年,母亲在产下她的第8个孩子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为此亨利将自己关在房间中两天两夜茶饭不进。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亨利满怀深情地写道:“她给了我勇气、教我忍耐和自律,这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她还教导我不要指望那些永远无法得到的东西”。
母亲去世后的几年里,亨利与父亲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他整天把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自己的爱好上,不停地拆钟修表,不知疲倦地摆弄各种各样的机械,甚至在休息的时候也沉浸在各种运行机械的构思和遐想中。而威廉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知道自己劝不动这个大儿子,最终也就选择了沉默。尽管如此,威廉还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儿子16岁时的一个早晨,他出门后没与两个弟弟一起向学校的方向走去,而是走上了通往底特律城的密歇根大道,然后搭上了一辆农夫的马车,驶向底特律城。
两闯底特律
亨利对底特律其实并不陌生,因为之前他随同父亲不止一次地来到这座离家不太远的城市。只是这一次与前几次完全不同,他要自己独闯世界。非常幸运,来到底特律的第二天,轻车熟路的亨利便很快在专门制造火车车厢的密歇根车厢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并随后顺利地成了一名技工,日薪是1.1美元,但亨利只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仅仅六天。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像很多新手那样,密歇根车厢公司的工友对于亨利的到来起初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有一天,他们却惊讶地发现,亨利一个人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就修好了一台许多工人花了大量时间也没修好的机器。年轻的亨利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动不仅让整个车间的工人面上无光,而且他们的饭碗也面临着丢失的可能。很快,由工头直接发起、其他工人集体参加的诽谤亨利的言论在车间传播开来,年轻气盛的亨利哪里能够忍受得了如此围攻与屈辱,没做任何细想就甩锅走人!
离开密歇根车厢公司后,亨利马上在生产铜制品和铁制品的工厂谋到了工作,虽然每星期的工资只有2.5美元,但亨利却在这里学到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就是如何看图纸。另外,为了能够弥补收支差额,亨利还在一家卖珠宝和钟表商店找到了一份兼职,以每晚50美分的报酬负责修理和清洗钟表。不过,虽然9个月后工厂老板将亨利的工资增加到了每周3美元,但全部收入加起来还是无法维持正常开支,考虑再三,亨利又一次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德莱·多克造船厂为正在谋职的亨利敞开了大门,虽然周薪还是2.5美元,但在这里能天天能接触到各种型号的蒸汽机却给亨利带来了最大快乐,同时亨利还能每天照样去钟表店打零工来支付自己的房租和膳费。令亨利最为激动的是,到多克造船厂不到一年后,他竟然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小型蒸汽机。这台机器接在住所后面的水管上,能够产生1.5匹马力的功率。可是,当亨利拿着自己的得意产品敲开一家又一家工厂大门时,得到的除了嗤之以鼻外就是委婉拒绝。
“谁都需要表,为什么不能跟别人一起开一家表厂,由我来当经理呢?”小型蒸汽机无人问津后,亨利想到了自己修理手表的技术绝活,按照他的设想,制造出来手表一定要便宜,让人人都能买得起,也只有人人买得起,才能卖的数量多,也才能赚钱。然而,当亨利计算出手表制造的盈亏平衡点是每天2000只后,他又不得不自己掐灭了钟表梦,因为当时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失望包裹之下,亨利在外闯荡了两年之后回到了家乡迪尔本。返回农村后除了为当地的农户免费修理各种农具机械外,亨利还在父亲的催促下结婚成家。也正是在与新婚妻子克拉拉的交流中,两位年轻人达成了共闯底特律的决定,并很快踏上了回城的脚步。
亨利·福特是非常幸运的。回到底特律后他竟然在爱迪生公司底特律分厂找到了工作,而且亨利马上知道当时底特律80%的住户用电是靠爱迪生公司提供的,自然,对于这份职业亨利也就格外地珍惜。起初,亨利的工作主要是在一个变电所负责各种机器的安装和检修,而且还是夜班,同时虽然每天都是满身油污,但听着有节奏的机器轰鸣声,亨利就感到了工作的异常愉悦。出乎亨利的意外,没过多久,他便从变电所调到了爱迪生照明公司总厂,而且那些积压了很久的机器经过亨利修理后重新运转起来,亨利的能力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并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机械师,几个月后,亨利又擢升为总机械师,月收入从75美元增至100美元。
其实,在公司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经房东同意,亨利还在自己租下的公寓后院建成了一件小小的实验工棚,而且让亨利欣喜若狂的是,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道还允许他将零部件带回家进行研究和组装。也正是在这个工棚里,亨利用从公司带回来的零部件制成了一个发动机,配上其他自己采购而来的集合物件,一台能够自动行使的“汽车”大功告成:车的主体由四只轻巧的自行车轮子和一个木制底盘构成,车的座位采用了自行车的座位,车的喇叭用门铃代替的,控制车的方向装置类似一只小船的舵。全车看上去就如同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那样单薄而不结实。
但是,到了试车那天,亨利与克拉拉双双变得目瞪口呆起来:零部件容易进到试验工棚,但组装成汽车后却不能开出去。困扰之下,亨利找来了一柄大榔头,几下子在墙体上砸开了一个大洞,车子才勉强开出;而行驶到倾盆大雨街道上,所有的路人为这个时速达到20公里的“怪物”停下了脚步,房东后来获悉亨利造出了“汽车”后不仅没有因墙体遭到毁坏而责怪亨利,反而出钱请人为试验工棚建造了一个方便汽车出入的活动门,据说它就是后来美国车库的雏形。而这一年,亨利·福特33岁。
搭臺的“贵人们”
底特律市长威廉·梅伯里与威廉·福特是故友与至交,这不仅仅是二人的名字中都带有威廉二字,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来自爱尔兰的移民,而且在亨利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父亲与母亲就带着他前往底特律参加过梅伯里的婚礼。因此,对于亨利·福特来说,威廉·梅伯里市长也算得上是老相识了,只是亨利可能当时不会想到,在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中,梅伯里市长却是影响作用最大的人物之一。
新车试验成功尽管给亨利·福特带来了难以抑制的欣喜与狂热,但激情平静之后,亨利发现自己为购买汽车零部件竟然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虽然他通过卖掉自己的第一辆汽车得到了200美元,但依然还是杯水车薪。正在亨利一筹莫展之时,欣赏其发明成果的梅伯里市长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在两年内帮助亨利还清了所有的欠债,而且支持亨利接下来设计并制造出了两台汽车。更为重要的是,梅伯里市长还特别挑选了一个公开场合,把一张可以在任何时间驾驶自己的汽车在底特律的所有街道穿行的许可证发给亨利,从而使亨利的行为从法律上得到了保护。在某种意义上,这张许可证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以政府的名义颁发给个人的汽车“驾驶执照”。
人们说伯乐识骏马。作为一市之长,梅伯里知道亨利并不会满足窝在实验室替别人设计和制造样车,而是希望成为一个汽车制造商。于是,在帮助亨利清偿完所有债务后,梅伯里将一位名为威廉·墨菲的底特律商人引荐给了亨利·福特。而在双方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后,两人当即联手成立了底特律汽车公司。公司股东中除了梅伯里和墨菲,还有不少底特律有钱的商业大亨,亨利·福特担任公司的机械主管和总工程师。为了表达对梅伯里的感激与独立创业决心,亨利也辞去了爱迪生照明公司的工作,这一年,他36岁。
也许是急于求成,创业之初的亨利·福特没有贯彻自己确定的“价廉物美、大批量”产品生产的原则,而是完全偏向制造高档、豪华、纯手工制作的汽车。结果,苦战半年推出的第一辆汽车无人问津,无奈只好把车送给了市邮局作为“邮递车”使用。底特律汽车公司因此亏损9万美元,脸上觉得无光的亨利·福特选择了引咎辞职。
就在亨利遭遇创业失败痛苦的同时,亨利·利兰在底特律正式组建了自己的汽车制造企业,并以底特律的开拓者卡迪拉克的名字作为新公司的名字,虽然后来卡迪拉克被通用汽车公司所并购,但在“一战”结束后,利兰父子又创办了林肯汽车公司,并设计出了著名的“林肯”牌汽车。同样是在亨利·福特受挫的那一年,任期将满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华盛顿检阅游行队伍时乘坐了汽车,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乘坐汽车的总统。而当年的美国汽车生产量已经达到3.4万辆。
汽车行业热气腾腾的局面无疑让亨利·福特更感心理煎熬,但让他非常感动的是,作为底特律汽车公司亏损的最大牺牲者,威廉·墨菲却没有远离自己,而且也正是在威廉·墨菲的赞助下,亨利·福特研究开发出了一辆功率大、速度快、装饰豪华的高性能赛车,并且亨利也得到了已退休的著名自行车比赛冠军、家境富有的汤姆·库珀的热心支持,同时才华出众的青年工程师哈罗德·威利斯也作为合作伙伴和赞助者加入到了亨利再度迈步出发的行列中来。
很快,亨利驾驶的大马力赛车在罗得岛汽车大赛一举战胜了包括亚历山大·温顿在内的所有对手,并赢得了1000美元的奖金和那座温顿精心挑选来准备留给自己的雕花奖杯。光环环绕之下,亨利又得到资本的眷顾,包括威廉·墨菲在内的几位企业家决定再次集资建立一家新的汽车公司。但令人想不通的是,此时的亨利依然对制造大马力高价赛车情有独钟,而且根本听不进董事会的任何意见,失望之下,威廉·墨菲只能看着董事会将亨利·福特再次清扫出门。
两次因同样的原因惨遭淘汰,已近不惑之年的亨利应该有所醒悟。而正在亨利反省自己的时候,煤炭商麦肯森找上门来,主动提议与亨利联手成立一家汽车制造合资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并且麦肯森还拉来了底特律银行家约翰·格雷以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约翰·道奇兄弟等投资人。新的公司中,格雷任公司总裁,福特任副总裁兼总经理,麦肯森任财务主管。在股份构成上,亨利和麦肯森共同持股比例为51%。
不知是为了方便记忆还是对英语字母的偏爱,亨利决定在新公司中以字母表的顺序来命名自己的汽车车型,而出乎亨利的意料之外,马力大、速度快的双缸实用型赛车“A”型车一落地就畅销不衰,其中仅旧金山的一家自行车商行就一口气订购了6辆A型车,同时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的B型车与C型车也受到市场的青睐。公开数据显示,福特汽车公司成立的次年,总共售出汽车658台,盈利9.8万美元。
不过,正在企业生产与销售处于上升中,亨利与麦肯森等人的造车理念发生了明显分歧。在亨利看来,大马力、高档车型的热度不可持续,因此主张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生产低价、实用的大众车上来,但对于亨利的建议,麦肯森等人则强烈反对。无奈之下,福特汽车制造公司接下来开发出的F型、N型、R型与S型(当时没有按顺序开发D、E、G、H、I、J、K、M型以及跳过了O、P、Q型的原因至今不得而知,但后来福特公司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缺,如以F开头的福克斯和嘉年华、以M开头的蒙迪欧、以E开头的探路者、翼虎和锐界等)都走的是豪华版路线。
贯彻自己的意志必须赢得资本话语权。在私底下收购一些小股东手中股票的同时,改变亨利命运的机会从天而降。因单独成立了一家新汽车公司而出现资金断裂风险,为了避免破产,麦肯森答应将属于自己的255份股票以17.5万美元的价格悉数出售给亨利·福特。由此,福特的单独持股上升到58.5%,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如同出笼之鸟与入海之鱼,获得制控权的亨利感觉甩开膀子独立大干的时候已经来临。而这一年,福特公司推出的多款车型还在大卖热销,公司总收入达到470万美元之巨,年均创利超过了百万美元。鉴于此,年底召开的董事会上,董事们一致同意将亨利的月薪由300美元升为3000美元。但是,亨利完全没有被眼前的成功所陶醉,他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新一代的T型车身上。
T型车的传奇
也许是内心里滚动着希望自己能够作为平民代言人的诉求,也许是为了弥补当初没有设计与推出“让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手表的遗憾,同时可能是出于对两次创业失败的深刻反思,亨利·福特对头脑中已经酝酿成熟的T型车满怀痴念。在公司董事会上,亨利这样描述了T型车的大致轮廓:通体黑色、大车轮、底盘离地较高、车中没有里程表、没有油量显示表,甚至连挡风玻璃都没有,但是这种汽车车身轻、坚固耐用,而最主要的是价格低廉。在亨利的眼中,汽车不应该是贵族们的专属,而应当走进千家万户。
赤诚与热望链接出的创新成果很快落地。1908年春季,带着“FORD”标记的福特汽车公司第一辆T型车如期下线,市场定价是850美元,而这一价格无论是与五年前福特汽车公司成立时推出的A型车价格相比,还是与当时4000多美元的汽车平均售价相比,无疑都要低了很多。因此,没有任何意外,T型车面世后迅疾遭到了市场的疯抢,以致福特公司不得不在各种媒体上发布公告,宣布T型车的存货已全部售出。可盡管如此,全国各地的订单依然雪片似的飞来。统计数据显示,T型车问世的第一年,福特公司共卖出1.06万辆汽车,创出全球汽车行业的历史记录。
然而,在当时技术水平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高效率意味着工人的劳动高强度。据统计,由于新的生产方法的实施,福特汽车公司工人的劳动强度高出其他工厂工人的0.5倍或数倍,他们手中的半机械动作每过四个小时才得片刻休息,神经更是高度紧张。很快,与生产方式的变革相策应,亨利·福特做出了将工人工资从每天3.5美元提高到5美元的决定,这一标准比整个底特律的平均日工资水平高出了2.76美元。
“5美元日薪制”确实给工人带来了实惠。据统计,1914年初福特公司用于工人家庭生活的费用为325万美元,两年后这一数字增加到2000多万美元,与此同时,当地贫困户的比例从20%降到了2%,工人在银行的人均存款额从196美元增加到750美元。另外,“5美元日薪制”也意味着工人只需两个月的薪水就可以购买一辆T型车,其生活质量由此得到明显改善与提升。
然而,“5美元日薪制”却被《华尔街日报》斥责为“经济犯罪”,同时美国许多媒体也对“福特制”展开了近乎地毯式的围攻,一气之下,亨利·福特将工人的日工资提涨到了10美元(后来由于成本压力又调回到5美元),由此也引起了波及美国与欧洲的一场劳动力大迁移。据史料记载,当时来自全美各地的职员、工人、水手、农民和矿工每天都蜂拥到福特工厂的大门前求职,很多的外地人在刺骨的寒风中排了几天的队等待应聘,为此,福特公司工人的正常上班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公司不得不雇佣警察用高压水龙头驱逐求职者。另外,据1914年福特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当时仅有29%的福特工人出生在美国,其他71%的工人来自22个不同的国家,成千上万的劳动者中最优秀的分子被吸收进厂。当然,劳动力充分竞争下的市场生态也极大地提高了岗位效率,福特工厂当时劳动力的变更率降低了90%,熟练工人得到了有效的维护与稳定,同时每天无故旷工的工人比重从原先的10‰下降到3‰。
由“生产流水线”与“5美元日薪制”构成的“福特制”所共同酿造的市场效果用惊人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统计资料表明,从第一辆T型车出厂到1927年停止生产,19年中福特汽车公司共生产了1500万辆T型车,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同时销售总额达到70亿美元之巨。但是,T型车所彰显出的意义已经不能用生产与销售数量来形容。
美国一位社会学家曾这样描述与评价T型车:她就像收音机一样在美国社会各阶层普及,使美国广大的妇女从家庭的小圈子里走了出来,可以凭借这种交通工具去城市、商店和学校,从而获得了自由;农民们相信这种汽车可以带动各种农机,但是他们更喜欢乘坐它奔驰在广阔的田野上;走私犯们也喜欢T型车,因为有了它,他们可以更方便地走私货物,并且躲过警察的追踪。
还有一道生活场景更能说明T型车的强大魅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著名小说家辛克莱·路易斯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幸,使他把自己的T型车当作了最亲密的伙伴,在业余时间摆弄T型车成了他生活的唯一乐趣;1916年,他终于忍痛把自己的T型车送给了考上大学的女儿,目送心爱的T型车消失在远方,大作家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