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旧事》 考略

2019-12-16 18:37屈直敏
敦煌学辑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张本寰宇西河

屈直敏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20)

魏晋南北朝之际, 地理之学大盛, 《隋书·经籍志》 “地理类” 著录有139 部,①[唐] 魏徵等《隋书》 卷33 《经籍志二》,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年, 第987 页。邱敏检得六朝地志共130 部, 其中两晋44 部, 宋46 部, 齐16 部, 梁17 部, 陈7 部。②邱敏《六朝史学》,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3 年, 第161-165 页。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 共辑有439 种。③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 年。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之际地志类撰述的成就斐然, 佚名撰《西河旧事》 即这一时期的地志著述之一。 然而由于该书早已散佚, 且多异名, 近代学者考定著录时, 多有失察, 如: 岑仲勉将《西河旧事》 误作喻归《西河记》, 日本学者福田俊昭则将《河西旧事》 《河西故事》 视为两书而分别辑录。 故笔者不揣简陋, 拟就该书进行简要辑考, 以就教于方家。

一、 历代著录与辑佚

《西河旧事》 1 卷, 佚名撰, 又作《西河故事》 《河西旧事》 《河西故事》。 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 载: “ 《西河旧事》 1 卷, 不著录。”①[清] 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 卷6 《史部·地理类》, 载《二十五史补编》 第4 册, 上海: 开明书店,1936 年, 第4990 页。《新唐书·艺文志二·史部》“地理类” 著录有“ 《西河旧事》 一卷”②[宋] 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 卷58 《艺文志二·史部地理类》,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年, 第1504 页。, 《通志二十略·艺文略第四》 “地理郡邑类”③[宋] 郑樵《通志二十略·艺文略第四·地理郡邑类》,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年, 第1479 页。同。 《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 仅著录书名, 无卷数及作者。④[宋] 李昉《太平御览》,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年, 第7 页。张澍辑《西河旧事·序》 载: “随(隋)、 唐《志》 地理类有《西河旧事》 一卷, 不著作者姓名, 今其书已亡。”⑤[清] 张澍辑《西河旧事》, 载《二酉堂丛书》 第9 册, 道光元年(1821) 刊刻, 第1 页。张维《陇右方志录·杂古今志》 著录有: “ 《西河旧事》 一卷, 存辑本,清武威张澍辑, 《隋书·经籍志》: 《西河旧事》 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 《通志·艺文略》 同。”⑥张维《陇右方志录·杂古今志》, 北京: 北平大北印书局, 1934 年, 第114 页。后世学者邵国秀《甘肃省地方志考略》⑦邵国秀《甘肃省地方志考略》, 《图书与情报》 1994 年第1 期, 第62 页。 又《甘肃省地方志述评》, 载金恩辉、 胡述兆主编《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 台北、 纽约、 洛杉矶: 汉美图书有限公司, 1996 年, 第26-2 页。、 吴浩军《张掖古旧方志存佚及研究整理考述》⑧吴浩军《武威古旧方志存佚及研究整理考述》,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年第2 期, 第22 页。等承张氏之说, 均认为《隋书·经籍志》 著录有《西河旧事》 1 卷,然考《隋书·经籍志》 《旧唐书·经籍志》, 两书均不著录。

明清以来, 辑佚之学大兴, 诸多学者致力于散佚古籍的辑佚整理, 有关《西河旧事》 的辑佚主要有: 王谟《汉唐地理书钞》 有目无文,⑨[清] 王谟《汉魏遗书钞·总目·各方故事异闻稗杂书记》, 北京: 中华书局, 1961 年, 第18 页。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辑有《世说新语·言语》 《后汉书·明帝纪》 注引2 则。 张澍《二酉堂丛书》 辑有18则, 除去重复误辑者, 共辑有14 则。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 辑有11 则。⑩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 1997 年, 第31-32 页。日本学者新美宽编、 铃木隆一补《本邦残存典籍による辑佚资料集成》 从《倭名类聚抄》 辑得1 则。⑪[日] 新美宽编、 铃木隆一补《本邦残存典籍による辑佚资料集成·史部地理类》 (正·续), 京都: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 研究所, 1968 年。 http: / /www.zinbun.kyoto-u.ac.jp/-takeda/edo_ min/edo_ bunka/syuitu.html。福田俊昭《敦煌类书の研究》 第2 部《敦煌类书にみえる辑佚书》 从敦煌文书中辑得2 则, 分别题作《河西旧事》 《河西故事》。⑫[日] 福田俊昭《敦煌类书の研究》 第2 部《敦煌类书にみえる辑佚书》, 东京: 大东文化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2003 年, 第238、 257 页。上述学者的辑佚, 除张澍辑本对部分地名、 河流等有简单按语外, 均无详细校考。 王晶波对张澍所辑《西河旧事》 进行了校点, 详细考证了每则佚文出处, 并将其与陶宗仪辑本、 王谟辑本、 汤球辑本比勘,考辨异同, 订正讹误, 指出张氏所辑《西河旧事》 中“鲁般” 一条为误辑。⑬王晶波点校《二酉堂丛书史地六种》,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第153-162 页。遗憾的是, 上述诸家辑本及点校都没有利用其他文献来进行校勘考释, 对同文异引也未全面搜考。

二、 《西河旧事》 辑校

本文主要据较早的引用典籍, 如: 《后汉书》 《齐民要术》 《水经注》 《北堂书钞》(简称《书钞》 )、 《艺文类聚》 (简称《类聚》 )、 《初学记》 《太平御览》 (简称《御览》 )、 《太平寰宇记》 (简称《寰宇记》 ) 等为底本辑录,①本文用以辑录校勘的典籍未注明版本者, 均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按语的形式注明他书之征引。 若底本有误, 在错误文字下用() 标出正字; 若底本可据他书校补, 所补文字用□标出, 并在校记中说明理由。 同时参考张澍辑本(简称张本)、 刘纬毅辑本(简称刘本) 及诸书之征引为之校勘, 校记文字分别以[1], [2], [3] ……置入按语前。

1. 葱岭, 在敦[1]煌 正 西[2]八千[3]里, 其山高大, 上 悉 生葱[4], 故曰葱岭也[5]。(魏郦道元《水经注》 卷2 《河水》 )

[1] “敦” 字, 《御览》 《类聚》 《寰宇记》、 P.3636 《类书·岭》 作“燉”, 按:“燉” 与“敦” 通。

[2] “西” 字, 诸引书同, P.3636 《类书·岭》 作“正西”, 据补。

[3] “千” 字, 《御览》、 P.3636 《类书·岭》 同, 《寰宇记》 《类聚》 作“十”,疑“十” 字当为“千” 之讹误。

[4] “上生葱” 句, 《类聚》 同, P.3636 《类书·岭》 作“遍地生葱”, 《汉书》注、 《寰宇记》 《通鉴》 注作“上悉生葱”, 据补。

[5] “故曰葱岭也” 五字, 《汉书》 注、 《通鉴》 注作“故以名焉”, 《后汉书》 卷47 注引作“葱岭山, 其上多葱, 因以为名”。 卷60 注引作“岭上多葱, 因以名焉”。卷88 注引作“其山高大, 生葱, 故名”。 且“也” 字后, 《水经注》 有“河源潜发其岭, 分为二水, 一水西径休循国南, 在葱岭西。 郭义恭《广志》 曰: ‘休循国居葱岭,其山多大葱’。 又径难兜国北, 北接休循西, 南去罽宾国三百四十里” 一段文字, 《御览》 作“河源濳发其岭, 分为二水, 一水西经休循国, 国在葱岭也”。 《寰宇记》 “河濳发其岭, 分为二水”。 张本作“河源潜发其岭, 分为二水, 一水西径休循国南, 在葱岭西。 又径难兜国北, 西南去罽宾国三百四十里”。 《类聚》 无, 刘本注云: “ 《寰宇记》 在其下有‘河潜发其岭, 分为二水’ ”。 疑这段文字非《西河旧事》 原文, 故略。

按: 本条P.3636 《类书·岭》 引作《河西旧事》。 又见《类聚》 卷82 《草部下·葱》、 《汉书》 卷96 上《西域传上》 注、 《后汉书》 卷3 《章帝纪》 注及卷47 《班超传》 注、 卷60 上《马融传》 注、 卷88 《西域传》 注、 《寰宇记》 卷154 《陇右道五·河州枹罕县》、 《御览》 卷977 《菜茄部二·葱》、 《通鉴》 卷20 《汉纪·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注、 《册府元龟》 (以下简称《册府》 ) 卷82 《帝王部·赦宥》。 张本所注出处为《水经注》, 刘本所注出处为《水经注·河水》、 《类聚》 卷82 《葱》、 《后汉书·章帝纪》 注、 《寰宇记》 卷154 《枹罕县》。

2. 祁连山[1]有仙树[2], 人行山中, 以疗饥渴者, 辄得之, 饱不得持去[3], 平居时亦不得见。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卷10 《仙树》 )

[1] “祁连山” 三字, 张本、 刘本同, 《御览》 作“连山”, 脱“祁” 字。

[2] “仙树”, 《酉阳杂俎》 卷18 《广动植之三·木篇》 “仙树” 条载: “祁连山上有仙树实, 行旅得之止饥渴, 一名四味木。 其实如枣, 以竹刀剖则甘, 铁刀剖则苦, 木刀剖则酸, 芦刀剖则辛”。

[3] “以疗饥渴者, 辄得之, 饱不得持去” 句, 张本作“以疗饥渴者, 辄得之, 可饱, 不得持去”, 刘本作“以疗饥渴者, 辄得之。 饱不得持去”。 考《御览》 卷961 引作“饥渴者辄得之, 可饱, 不得持去”。 《寰宇记》 作“饥渴者, 食之则饱, 不得持去”。

按: 本条又见《御览》 卷961 《木部十·仙树》、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祁连山》 引《凉州记》 作“ (祁连山) 有仙人树, 行人山中饥渴者, 輙食之饱, 不得持去, 平居不可见”。 张本所注出处为《御览》,刘本所注出处为《齐民要术》 卷10 《仙树》、 《广博物志》 卷43。

3. 祁连山, 在张掖、 酒泉二郡界之上, 有松、 柏五株(木)[1], 水草茂美[2], 山中冬温夏凉[3], 宜放 牧 。 牛羊充肥, 乳酪浓好[5], 夏泻酪(酥)[6]不用器物, 刈草[4]著其上, 不解散[7], 作酥特好[8], 一斛酪得酥斗余[9]。 (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

[1] “株” 字,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同, 《史记索隐》、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焉支山”、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焉支山》、 《广韵》 卷2 《下平声·谈韵》 作“木”, 据改。

[2] “水草茂美” 四字,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焉支山”与“祁连山”、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焉支山》 引《凉州记》 同, 《元和郡县图志》 (以下简称《元和志》 ) 卷40 《陇右道·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广韵》 卷2《下平声·谈韵》 作“美水茂草”, 《史记索隐》 作“美水草”。

[3] “冬温夏凉” 四字, 《史记索隐·匈奴列传》、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焉支山》 引《凉州记》、 《广韵》 卷2《下平声·谈韵》 同。 《类聚》 作“冬夏寒凉”, 误。

[4] “宜放” 二字,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同,《类聚》、 《御览》 作“宜牧”, 《史记索隐》、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焉支山”、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焉支山》 引《凉州记》 作“宜畜牧”,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作“宜放牧”, 据补。

[5] “牛羊充肥, 乳酪浓好” 句,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同。 《类聚》 作“牛羊充肥, 乳酪好”、 《御览》 卷858 作“牛羊肥, 乳酪好”、 影宋本《御览》 卷858 作“祁连山宜牧牛羊, 羊肥乳酪好”,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祁连山》 引《凉州记》 作“宜牧牛, 乳酪浓好”, 等均为抄录略省致误。 “夏泻酥” 以后文字《类聚》 无。

[6] “夏泻酪” 三字, 《御览》 卷858 作“受写略”,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焉支山》 引《凉州记》 作“夏日酪”, 误。 影宋本《御览》 卷50 作“夏写酪”。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作“夏泻酥”, 据下文及《元和志》 改。

[7] “不解散” 三字,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 同,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祁连山》 引《凉州记》 作“不散”, 《御览》 卷858 作“不散解”。

[8] “作酥特好” 句, 《御览》 卷858 无,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焉支山》 引《凉州记》 作“酥特好”。

[9] “一斛酪得酥斗余” 句,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凉州张掖县》 “祁连山”作“一斛酪得斗余酥”, 《御览》 作“一斛略升余酥”,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焉支山》 引《凉州记》 作“酪一斛得升余酥”, 考“斗” 字, 俗作“丶廾”。 “升” 字, 俗作“丶廾丶”, 因形近而常混误, 故当作“斗” 字为是。 刘本标点作“祁连山, 宜牧牛羊,羊肥, 乳酪好。 不用器物刈草, 著其上不解散。 一斛酪, 升余酥”, 误。

按: 本条又见《世说新语》 卷上《德行》、 《类聚》 卷72 《食物部·酪苏》、 《史记索隐》 卷25 《匈奴列传》 注、 《御览》 卷858 《饮食部十六·酪酥》。 张本所注出处为《御览》 和《寰宇记》, 且将本条分辑为三。 刘本所注出处为《御览》、 《类聚》。

4. 祁连山, 在张掖、 酒泉二 郡 界 之上[1], 东西二百里, 南北百里。 有松、 柏、五木, 水草茂美, 山中冬温夏凉, 宜放牧[2]。 焉支山, 在删丹故县, 东西百余里, 南北二十里。 亦有松柏五木, 水草茂美, 亦宜六畜, 与祁连山同[3]。 匈奴失二山, 乃歌曰: “亡[4]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5]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妇女[6]无颜色[7]”。(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陇塞及海外诸山·祁连山》 )

[1] “郡” “之上” 三字, 据上条补。

[2] “东西二百里, 南北百里。 有松、 柏五木, 水草茂美, 山中冬温夏凉, 宜放牧” 句, 据《史记索隐》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陇塞及海外诸山·祁连山》 引《凉州记》 及上则补。

[3] “亦有松柏五木, 水草茂美” 及“与祁连山同” 句, 据《寰宇记》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陇塞及海外诸山·焉支山》 引《凉州记》 补。

[4] “亡” 字, 《史记正义》 《寰宇记》 同, 《书钞》 《史记索隐》 《御览》 等作“失”。 按: “亡” 与“失” 意同而古书中常通用。

[5] “蕃” 字, 《书钞》 《御览》 《史记正义》 《史记索隐》 同, 《寰宇记》 作“繁”。 考《古音骈字续编》 卷3 《仄韵》 曰: “繁庑、 繁芜、 蕃橆, 三同”, 是“蕃”与“繁” 同。

[6] “妇女” 二字, 《书钞》 《史记正义》 《御览》 《寰宇记》 同, 《史记索隐》 作“嫁妇”, 似当作“妇女” 为长。

[7] “色” 字后, 《史记索隐》 有“祁连一名天山, 亦曰白山也”, 《史记正义》 有“其慜惜乃如此”, 疑非《西河旧事》 原文, 故略。

按: 本条《史记正义》 卷110 《匈奴列传》 注引作《西河故事》。 本条又见《书钞》 卷135 《仪饰部六·胭脂六十三》、 《御览》 卷719 《服用部二十一·燕支》、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张本所注出处为《寰宇记》 《史记索隐》, 且将本条分辑为二。 刘本所注出处为《寰宇记》 《御览》 《史记索隐》。

5. 天山[1]最[2]高, 冬夏常[3]雪, 故曰白山。 山中有好木及 金铁[4], 匈奴谓之天山。 过之, 皆下马拜 焉[5]。 在蒲 类 海东一百里[6], 即汉贰师击右贤王之处也。 (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陇塞及海外诸山·天山》 )

[1] “天山”, 《史记索隐》 卷25 《匈奴列传》 注曰: “祁连一名天山, 亦曰白山也。” 《史记正义》 卷109 《李将军列传》 注引《括地志》 云: “祁连山, 在甘州张掖县西南二百里。 天山一名白山, 今名初罗漫山也, 在伊吾县北百二十里。” 《汉书》 卷55《卫青霍去病传》 颜师古注曰: “祁连山即天山也, 匈奴呼天为祁连。” 《后汉书》 卷2《明帝本纪》 注曰: “天山即祁连山, 一名雪山, 今名折罗汉山, 在伊州北。” 综观上述诸家注释, “祁连山” 与“天山” 从名称上来看是一山, 但从地理位置来看却是两山。白鸟库吉和藤田丰八认为“祁连” 和“天山” 本来就是两座山。①[日] 白鸟库吉《乌孙に就ぃての考》, 连载《史学杂志》 第11 编11 号、 第12 编第1·2 号, 1900-1901年; 后收入《白鸟库吉全集》 第6 卷, 东京: 岩波书店, 1971 年, 第1-55 页。 [日] 藤田丰八《焉支与祁连》, 载《内藤博士还历祝贺支那学论丛》, 东京: 弘文堂, 1926 年; 后收入《东西交涉史之研究》 下卷《西域篇》, 东京: 星文馆, 1933 年, 第365-369 页; [日] 藤田丰八著, 杨錬译《西域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7 年, 第97-117 页。岑仲勉认为“祁连”即“天”, 祁连即天山别号, 祁连天山不可析而为二, 《史记》 《汉书》 及颜师古注“所谓祁连, 乃指今之天山”, “ 《西河旧事》 之祁连, 非指‘南山山脉’。 ……大抵张掖之山, 误称祁连, 实起于隋唐之间书本”②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天山》,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年, 第518-535 页。。 刘文性认为“祁连山” 与“天山” 并非一山。③刘文性《 “祁连山一名天山” 质疑》, 《西北民族研究》 1992 年第1 期, 第181-187 页。贺德扬则认为“从广义, 从其语源言之, 则祁连山与天山无异。 ……从狭义言, 在具体时代, 则祁连山与天山又有别。 ……班马笔下, 凡唐伊州北类之白山, 则称之祁连天山, 或简称天山, 未尝单称祁连山者, 而汉之南山, 则称之曰祁连山, 未见称祁连天山, 或简称天山者。 二山称语可谓径渭分明。 注家不知班马笔下之意, 又将语源之说与地望之释混而为一, 致使后世淆混不清”①贺德扬《说“祁连” 》, 《文史哲》 1990 年第3 期, 第84-87 页。。

[2] “最” 字, 据《寰宇记》 补。

[3] “常” 字, 《寰宇记》 作“长”, 其余诸引书作“有”。

[4] “山中有好木铁” 句, 《寰宇记》 同, 《后汉书·窦融传》 注作“白山之中有好木”,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伊州·伊吾县》 作“出好米及金铁”, 《元和图志》作“出好木及金铁”, 考“米” 与“木” 当为形近而讹, 故本句当作“山中有(出)好木及金铁”。

[5] “焉” 字, 据《后汉书·明帝纪》 注、 《通鉴》 卷45 注补。

[6] “在蒲海东一百里” 句, 《后汉书·明帝纪》 注、 《通鉴》 卷45 注作“去蒲类海百里之内”, 《后汉书·窦融传》 注作“去蒲类海百里”, 《寰宇记》 作“在蒲类海东一百里”。 故据诸引书补“类” 字。

[7] “即汉贰师击右贤王之处也” 句, 《寰宇记》 同, 其余诸引书无。

按: 本条又见《史记索隐》 卷24 《李将军列传》、 《后汉书》 卷2 《明帝纪》 及卷23 《窦融传》 注、 《通鉴》 卷21 《汉纪·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 及卷45 《汉纪·显宗孝明皇帝下》 注、 《玉海》 卷189 《兵捷·汉奉车都尉破呼衍王、 破白山虏、 定车师》、《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伊吾县》。 张本分辑为二, 一节所注出处为《水经注》, 考《水经注》 无; 一节所注出处为《后汉书》 注, 刘本所注出处为《后汉书·明帝纪》 注、 《通鉴》 汉永平十年注。

6.觻得县[1], 此地[2]本匈奴觻得王所居, 因以名县。 (《寰宇记》 卷152 《陇右道三·凉州·张掖县》 )

[1] “觻得” 二字, 张本同, 刘本作“鱳得”, 考《汉书》 卷55 《霍去病传》 “觻得” 又作“鱳得”, 颜师古注曰: “鱳得, 匈奴中地名, 而张掖县转取其名耳”。 是“觻” 一作“鱳”。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州八·甘州张掖县》 载: “觻得县, 属张掖郡。 本匈奴觻得王所居, 因以名之。 晋改名永平县。” 关于汉觻得县治的地望, 历来有三种说法: 一、 清人钱坫撰、 徐松集解《新斠注地理志集释》 认为汉代觻得即“今甘州府城”。②[清] 钱坫撰, 徐松集解《新斠注地理志集释》 卷12, 收入《二十五史补编》 第1 册, 第1141 页。二、 吕吴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 认为“在今镇夷堡边外羌谷水东”③[清] 吕吴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 卷3 《张掖郡》, 收入《二十五史补编》 第1 册, 第1226 页。。三、 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下) 》①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下) 》, 《社会科学战线》 1987 年第1 期, 第130-148 页。、 王北辰《甘肃黑水国古城考》②王北辰《甘肃黑水国古城考》, 《西北史地》 1990 年第2 期, 第45-50 页。、 谢继忠等《西汉张掖郡治觻得考辨》③谢继忠等《西汉张掖郡治觻得考辨》, 《张掖师专学报》 1990 年第2 期, 第26-28 页。、 吴正科《汉张掖郡故城址及迁建时代考》④吴正科《汉张掖郡故城址及迁建时代考》, 《西北史地》 1994 年第2 期, 第33-40 页。、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 第1 卷⑤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 第1 卷,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第24-27 页。、 吴礽骧《河西汉代驿道与沿线古城小考》⑥吴礽骧《河西汉代驿道与沿线古城小考》, 《简帛研究2001》 (上册), 南宁: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1 年,第344-345 页。等一致认为今天的黑水国北城即为汉代觻得县治之所。

[2] “此地” 二字, 张本同, 刘本无。 考《寰宇记》 所引《西河旧事》 系注于“觻得县” 下, 故在句首, 张本补“觻得” 而保留“此地” 二字, 刘本补“觻得县”而删“此地” 二字。

按: 本条他书未见征引, 张本、 刘本所注出处均为《寰宇记》。

7. 绕蒲海, 肥美良田, 水草沃衍。 ( 《初学记》 卷8 《州郡部·陇右道第六》 )

按: 本条他书未见征引, 张本所注出处为《初学记》, 刘本无。 考后唐李延范《敦煌新录》 作“高昌壁, 故属敦煌, 下绕蒲海, 肥美良田, 水草沃衍”⑦屈直敏《后唐李延范〈敦煌新录〉 辑考》, 《敦煌学辑刊》 2007 年第3 期, 第52-59 页。。

8. 凉州城, 昔匈奴故盖臧[1]城也[2], 后人音讹, 名姑臧也[3]。 ( 《后汉书》 卷23《窦融传》 注)

[1] “臧” 字, 《文献通考》 (以下简称(通考) 同, 《通典》 作“藏”。 考《汉书》 卷22 《礼乐志第二》 颜师古注曰: “古书怀藏之字, 本皆作臧, 《汉书》 例为臧耳。” 《别雅》 卷2 引《说文新附字》 云: “藏, 《汉书》 通用‘臧’ 字, 从‘艹’, 后人所加”。 是“臧” 与“藏” 通用。

[2] “也” 字, 张本、 刘本无, 据《通典》 《通考》 补。

[3] “后人音讹, 名姑臧也”, 张本同, 刘本无, 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 认为非《西河旧事》 原文, 误。

按: 本条《通典》 《通考》 注引作《河西旧事》。 本条又见《通考》 卷322 《舆地考八·凉州·姑臧县》、 《通典》 卷174 《州郡四·武威郡凉州》。 张本所注出处为《后汉书》 注, 刘本所注出处为《后汉书·窦融传》 注。

9. 三危山有三峰, 故曰三危[1]。 俗亦谓[2]升雨山[3], 在县东[4]南二十[5]里。 ( 《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陇塞及海外诸山·三危山》 )

[1] “三危”, 三危山的地望历代众说纷纭, 主要有: 敦煌说、 甘青说(包括鸟鼠之西说、 河关西南说、 天水说、 宕昌说、 叠州说)、 西裔说、 云南说(包括滇池说、 丽江说、 云龙州说)、 康藏卫说、 四川说等。①陈爱峰、 杨梅、 于晓冬《 〈尚书〉 “三危” 地望研究述评》, 《青海民族研究》 2006 年第3 期, 第101-105页。

[1] “谓” 字, 《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 作“名为”, 《史记正义》 卷1 《五帝本纪》 注引《括地志》 作“名”。

[2] “升雨山” 三字, 《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 同, 《史记正义》 卷1《五帝本纪》 注引《括地志》 作“卑羽山”, 徐文靖《禹贡会笺》 卷11 云: “ 《西河旧事》 曰: ‘三危山, 俗亦谓升雨山’。 《史记》 注作‘卑羽山’, 字之讹也。 《(禹贡) 锥指》 仍之, 亦误。” 据此似当作“升雨山”。

[3] “南” 字,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沙州敦煌县》 同, 《史记正义》 卷1《五帝本纪》 注引《括地志》、 《史记正义》 卷2 《夏本纪》 注引《括地志》、 《史记正义》 卷117 《司马相如列传》 引《括地志》、 《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 作“东南”, 据补。

[4] “二十” 二字, 《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 同, 《史记正义》 卷1《五帝本纪》 注引《括地志》、 《史记正义》 卷117 《司马相如列传》 引《括地志》、《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沙州敦煌县》 作“三十”, 《史记正义》 卷2 《夏本纪》 注引《括地志》 作“四十”, 据现今里程考之, 似当作“二十”。

按: 本条他书未见征引, 张本所注出处为《寰宇记》, 且作“三危山有三峰, 故曰三危。 山在敦煌县南二十里, 俗亦谓升语山。” 考《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 载: “三危山, 其山有三峰, 故曰三危, 俗亦名为升雨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 且未题有引书名。 刘本所注出处为《御览》 卷50 《三危山》。

10. 福禄[1]城, 因谢艾所筑, 城下有金泉, 味如酒, 故曰酒泉。 ( 《寰宇记》 卷152《陇右道三·肃州》 )

[1] “福禄” 二字, 《汉书·地理志》 作“禄福”, 《后汉书·郡国志五·酒泉郡》作“福禄”, 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 认为由“禄福” 改为“福禄” 当在晋以后。②[清] 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 卷58 《酒泉郡》, 收入《二十五史补编》, 第1 册, 第899 页。黄盛璋认为禄福之名, 自汉迄唐沿而无改。③黄盛璋《于阗文〈使河西记〉 的历史地理研究》, 《敦煌学辑刊》 1986 年第2 期, 第14 页。刘兴义认为汉晋福禄城, 在今酒泉县治。唐武德二年(619), 将酒泉之福禄改置肃州, 而在汉乐涫故城, 另置福禄县, 在今甘肃省酒泉县东南五十公里的下河清乡皇城村境内的皇城遗址。④刘兴义《酒泉县下河清乡皇城遗址考》, 《敦煌学辑刊》 1986 年第2 期, 第76-81 页。

按: 本条《寰宇记》 引作《河西旧事》。 张本所注出处为《寰宇记》, 其按语谓《十三志》 有本条内容, 考张氏所辑《十三州志》 本条所注出处为《括地志》, 然考诸书未见其所辑内容的载录, 不知张氏所据为何。 刘本无。

11. 沙州天气晴明[1], 即[2]鸣沙(沙鸣)[3]闻于城内。 ( 《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燉煌县》 )

[1] “晴明” 二字, 四库全书本及影宋本《御览》、 张本、 刘本作“晴朗”, 考“明” 与“朗” 意同而通用。

[2] “即” 字, 影宋本《御览》、 张本、 刘本同, 四库全书本《御览》 无。

[3] “鸣沙” 二字, 四库全书本及影宋本《御览》、 张本、 刘本作“沙鸣”, 据文意考之, 当作“沙鸣” 为是。

按: 本条《寰宇记》 引作《河西旧事》, 影宋本《御览》 引作《西河旧事》, 四库全书本《御览》 引作《西山旧事》 (疑“山” 为“河” 之误)。 本条又见《御览》 卷50 《陇塞及海外诸山·沙角山》。 《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沙州敦煌县》 载: “鸣沙山, 一名神沙山, 在县南七里。 今按其山积沙为之, 峰峦危峭, 逾于山石, 四面皆为沙陇, 背有如刀刃, 人登之即鸣, 随足颓落, 经宿风吹, 辄复如旧。”

12. 人游沙山, 或[1]结侣少, 或未 曾[2]游, 即生怖惧, 莫敢前。 其沙或随人足自顿下[3], 经宿却自还山上[3]。 ( 《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敦煌县》 )

[1] “或” 字, 据《御览》 补。

[2] “未” 字, 《御览》 作“不曾”、 清嘉庆刻本《寰宇记》 作“未曾”, 故据补“曾” 字。 本句张本作“结侣少或未游”, 按语云: “‘或未游’, 《太平御览》 作‘或不曾游’ ”, 刘本作“结侣少或曾游”, 注云: “ ‘曾’, 《寰宇记》 作‘未’ ”, 均误。

[3] “自顿下” 三字, 刘本同, 注云: “ 《寰宇记》 作‘颓落’ ”, 张本作“颓落”。 考《元和志》 卷40 《陇右道·沙州敦煌县》 作“随足颓落”, 四库全书本及嘉庆刻本《寰宇记》 作“自顿下”。 “上” 字后, 《御览》 有“在县西七里, 亦名鸣沙山”十字双行小注。

按: 本条《寰宇记》 引作《河西旧事》。 又见《御览》 卷50 《陇塞及海外诸山·沙角山》。 本条和上条, 张本合辑为一, 刘本分辑为二。 张本所注出处为《寰宇记》,刘本所注出处为《寰宇记》、 《御览》。

13. 流沙积(碛)[2]在玉门关外, 有三断石, 极大, 呼[2]为三陇。 ( 《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寿昌县》 )

[1] “积” 字, 刘本同, 张本作“碛”。 考《定康熈字典》 卷21 《午集下·石部》曰: “碛, 《说文》: ‘水陼有石者。 又沙漠亦曰碛’ ”。 《古今说海》 卷10 《说选十·大漠》 曰: “幕者, 漠也。 言沙碛广莫, 望之漠漠然也。 汉以后史家变称为碛, 碛者,沙积也, 其义一也。”

[2] “呼” 字, 张本、 刘本同, 清嘉庆刻本《寰宇记》 作“俗”。

按: 本条《寰宇记》 引作《河西旧事》, 他书未见征引。 张本、 刘本所注出处均为《寰宇记》。 又《书钞》 卷157 《地理部一·陇》、 《后汉书》 卷81 《李恂传》 注、 《御览》 卷56 《地部二十一·陇》 引《广志》 曰: “流沙在玉门关外, 东西数百里, 有三断, 名曰三陇也。” 又卷74 《地部三十九·沙》 引《广志》 “东西数百里” 前有“南北二千里”。

14. 汉武遣贰师将军伐大宛, 得天马三, 感西风思归[1], 遂顿裂羁绊, 骧首而驰,晨发京城, 食时至敦煌北塞山下, 嘶鸣而去, 此处为候马亭。 今晋昌及大武马蹄谷石上, 有马践之迹犹存。 ( 《寰宇记》 卷153 《陇右道四·沙州寿昌县》 )

[1] “汉武遣贰师将军伐大宛, 得天马三, 感西风思归” 句, 《水经注》 卷2 《河水》 注作“汉武帝闻大宛有天马, 遣李广利伐之, 始得此马, 有角为奇, 故汉武帝《天马之歌》 曰: ‘天马来兮历无草, 径千里兮循东道。’ 胡马感北风之思。” 但并未题作《西河旧事》。 《天中记》 卷55 《马》、 《广博物志》 卷46 《鸟兽第一·马》 引《西河旧事》 与《水经注》 无“天马来兮历无草, 径千里兮循东道” 句, 余同。 《元和志》卷39 《陇右道·兰州广武县》 作“汉武帝使李广利伐大宛, 得天马, 胡马感北风之思,遂顿绝羁绊而驰, 晨发京城, 食时至燉煌塞下。 今谷中石上犹存蹄迹。”

按: 本条《寰宇记》 引作《河西旧事》。 刘本无, 张本所注出处为《御览》, 按语云: “《寰宇记》 引云云, 字句微异。” 考《御览》 并无本条, 仅卷194 《居处部二十二·亭》 引《郡国志》 曰: “凉州候马亭, 贰师伐大宛得天马, 感西风顿羁而逸, 至敦煌北塞下, 鸣而去, 贰师候于此, 遂名之。” 又杨守敬、 熊会贞撰《水经注疏》 卷2 《河水》 曰: “汉武帝闻大宛有天马, 遣李广利伐之, 始得此马, 有角为奇, 故汉武《天马之歌》 曰: ‘天马来兮历无草, 径千里兮巡东道’。 胡马感北风之思, 遂顿羁绝绊, 骧首而驰, 晨发京城, 食时至敦煌北塞外, 长鸣而去, 因名其处曰候马亭。 今晋昌郡南及广武马蹄谷盘石上, 马迹若践泥中, 有自然之形。” 熊会贞按语云: “自汉武帝至此,《西河旧事》 文, 引见《御览》, 惟不载歌辞。 《寰宇记·寿昌县下》 引稍略。”①杨守敬、 熊会贞撰《水经注疏》 卷2 《河水》, 京都大学藏钞本, 第83 页。然将张本辑文与《水经注》 卷2 《河水》 相校, 则大略同, 故疑张本系据熊氏按语而误。

15. 敦煌有月窟[1]。 事出《御览》。 (P.3636 《类书·窟》 )

[1] “月窟”, 或作“月出骨”, “月出骨” 古“窟” 字。 考《汉书·扬雄传下》载《长杨赋》 之“西厌月” 下服虔注曰: “音窟, 月出骨, 月所生也。”②[东汉] 班固《汉书》 卷87 下《扬雄传下》, 北京: 中华书局, 1964 年, 第3563 页。《陕西通志》卷9 《山川二·西安府富平县》 引《西安府志》 曰: “月窟山, 在县北四十里, 有泉深数仞, 旱祷必应。” 又《丹铅总录》 卷2 《地理类》 “月窟日域” 曰: “扬子云《长杨赋》: ‘西厌月(古窟字), 东震日域。’ 服虔注以为月所生, 恐非。 李太白诗: ‘天马来出月氐窟’。 月窟即指月氐之国, 日域指日逐单于也。 盖借日月字以形容威服四夷之远耳, 太白妙得其解矣。 月氐一作月氏, 又作月支, 唐人侨置羁縻曰氐州, 氏音支,《乐府》 有‘氐州第一’、 ‘氐州第二’, 即此地也, 并附著之。” 据《汉书·地理志》载: 汉代置有两个富平县, 一属平原郡, 一属北地郡。

按: 本条P.3636 《类书》 引作《河西故事》, 并注事出《御览》。 日本学者福田俊昭《敦煌类书の研究》 第2 部《敦煌类书にみえる辑佚书》 辑有本条。 本条P.3636《类书》 注事出《御览》, 显而易见, 这并非《太平御览》, 考《北齐书》 卷8 《后主纪》 载, 武平三年(572) 二月敕撰《玄洲苑御览》, 后改名《圣寿堂御览》, 八月成书, 敕付史阁, 后改名为《修文殿御览》。 《隋书》 卷34 《经籍志·子部杂家类》 著录有《圣寿堂御览》 360 卷, 《旧唐书》 卷47 《经籍志·史部事类》 著录有《修文殿御览》 360 卷。

16. 焉支山出丹。 ( 《倭名类聚抄》 卷13)

按: 《倭名类聚抄》 卷13 《图绘具第百七十四》 “燕支” 载: “ 《西河旧事》 云:‘焉支山出丹’。 今按: 焉支、 烟支、 燕支、 燕脂, 皆通用。” 新美宽编、 铃木隆一补《本邦残存典籍による辑佚资料集成》 辑有本条。

另附张澍误辑《酉阳杂俎》 为《西河旧事》 一条:

鲁般, 敦煌人, 与公输子同名, 莫详年代, 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佛图, 作木鸢, 每击楔三下, 乘之以归。 无何, 其妻有妊, 父母诘之, 妻具说其故。 其父伺得木鸢, 楔十余下, 乘之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 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 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 举手指东南, 吴地大旱三年。 卜曰: “般所为也”。 于是赉物巨千谢之, 般为断其一手, 其月吴中大雨。 ( 《酉阳杂俎》 )

按: 本条内容实为《酉阳杂俎续集》 卷4 引《朝野佥载》, 《太平广记》 卷225《伎巧一·鲁般》 引《酉阳杂俎》 同。 考传世本张鷟撰《朝野佥载》 无本文, 赵守俨点校时补辑有本条( 《唐宋笔记史料丛刊》 第39 种), 诸书均引作《酉阳杂俎》 而非《西河旧事》, 当属张澍误辑。

三、 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辨

关于该书的作者, 历代书志目录, 均未见著录。 考《山西通志》 卷175 《经籍·史部别史类》 著录有樊深《西河旧事》 1 卷。 《骈字类编》 卷115 《方隅门》 “西河” 条注引《新唐书·艺文志》 亦载: 樊文深《西河旧事》 一卷。 据《周书·樊深传》 及《北史·儒林传·樊深传》 记载: 樊深, 字文深, 河东猗氏(今山西临猗县) 人。 生年不详, 于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 致仕, 后卒于家。 撰有《孝经》 一卷、 《丧服问疑》 一卷、 《七经异同说》 三卷、 《 (七经) 义纲略论并目录》 三十一卷等, 并无撰《西河旧事》 的记载。①[唐] 令狐德棻等《周书》 卷45 《樊深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1 年, 第811-812 页。 [唐] 李延寿《北史》 卷82 《儒林·樊深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年, 第2742-2743 页。考《隋书·经籍志一》 著有樊文深撰《五经大义》 10 卷、 《七经义纲》 29 卷、 《七经论》 3 卷、 《质疑》 5 卷。②[唐] 魏徵等《隋书》 卷32 《经籍志一·经部》, 第938 页。《旧唐书·经籍志上》 著录有樊文深撰《七经义纲略论》 30 卷、 《质疑》 5 卷、 《中岳颍川志》 5 卷。③[后晋] 刘昫等《旧唐书》 卷46 《经籍志上·经部》 及《史部》,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年, 第1983、2015 页。《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樊文深撰《七经义纲略论》 30 卷、 《中岳颍川志》 5 卷。④[北宋] 欧阳修、 宋祁等《新唐书》 卷57 《艺文志一·经部》 及卷58 《艺文志二·史部》, 第1446、1504 页。均不著录其曾撰《西河旧事》 一书。 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已经注引《西河旧事》 一书, 据《魏书》、《北史》 等载, 郦道元大约卒于北魏孝昌三年(527),⑤[北齐] 魏收《魏书》 卷59 《萧宝夤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年, 第1323 页。 [唐] 李延寿《北史》卷29 《萧宝夤传》, 第1056 页。显然该书不是樊文深所撰。《山西通志》、 《骈字类编》 著录引用时, 将《西河旧事的》 撰者误题作“樊文深”, 可能是因为误读《通志》 的记载所致。 考《通志·艺文略第四·地理郡邑类》 载: “ 《中岳颍州志》 五卷, 樊文深撰。 《西河旧事》 一卷。”⑥[宋] 郑樵《通志二十略·艺文略第四·地理郡邑类》, 第1479 页。后儒不察, 误将“樊文深撰” 属下读而致讹。

此外, 岑仲勉据《隋书·经籍志》 著录有喻归《西河记》, 《唐志》 著录阙撰名,又《初学记》 卷8 引《西河记》 与《通典》 卷174 注引《河西旧事》 的内容相近, 认为“ 《西河旧事》 即《西河记》 之异名, 盖古人读书, 多恃记忆, 故引文往往不尽同,书之名目, 亦常互异。”⑦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天山》 注释2, 第533-534 页。考《初学记》 卷8 《州郡部》 “鸟城” 引《西河记》 曰: “姑臧, 匈奴 所筑, 故曰盖藏城也。 城不方, 有头尾两翅, 名盖鸟城。”⑧[唐] 徐坚等《初学记》 卷8 《州郡部·陇右道第六》,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年, 第180 页。《通典》 卷174所引《河西旧事》 内容有较大差异, 且《后汉书》 23、 《文献通考》 卷322 所引, 虽然题名有异(或作《西河旧事》、 或作《河西旧事》, 但内容实同。 又本文所辑《西河旧事》 佚文中, 第2、 3、 4 条, 与《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陇塞及海外诸山》 “祁连山”、 “焉支山” 征引《凉州记》 略同, 且《御览》 卷50 《地部十五·陇塞及海外诸山》 “祁连山” 同时引有《凉州记》、 《西河旧事》 两书。 由此可知, 岑仲勉认为《西河旧事》 即《西河记》 之异名一说颇值得商榷, 从《西河旧事》 和《西河记》 现存佚文及历代史志著录来看, 显然并非同书异名。

关于该书的成书时代, 刘纬毅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贾思勰《齐民要术》 曾引用该书, 认为当是魏晋时所作。 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在《焉支与祁连》 一文中认为“此书在后魏时, 业已刊行矣。 ……为北魏已前, 至少系《水经注》 以前之书籍, 然绝非晋前之物也”。①[日] 藤田丰八著, 杨錬译《西域研究》, 第100-104 页。岑仲勉据《世说新语·言语篇注》 引有该书, 认为该书成书在梁代以前, 乃东晋后叶之著撰。②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天山》 注释2, 第533-534 页。据前所辑《西河旧事》 佚文, 较早注引此书的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和刘孝标《世说新语注》, 据《魏书·萧宝夤传》 《北史·萧宝夤传》 记载,郦道元卒于北魏孝昌三年(527), 又据《梁书·文学传·刘峻传》 载: 刘峻(字孝标) 卒于梁武帝普通二年(521),③[唐] 姚思廉《梁书》 卷50 《文学传·刘峻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年, 第707 页。而《南史》 卷49 《刘怀珍传附刘峻传》 载: 刘峻卒于梁武帝旁通三年(522),④[唐] 李延寿《南史》 卷49 《刘怀珍传附刘峻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年, 第1220 页。据此可推知, 该书撰成于522 年之前。

《西河旧事》 一书载有前凉谢艾筑福禄城事, 据《晋书》 卷86 《张轨传附骏子重华传》、 《通鉴》 卷97 《晋纪十九·孝宗穆皇帝上之上》 及卷99 《晋纪二十一·孝宗穆皇帝中之上》 记载, 谢艾为前凉张重华时人, 永和二年(346) 被封为福禄伯, 永和三年(347) 被封为福禄县侯, 永和七年(351) 出为酒泉太守。 永和十年(354) 张重华庶兄张祚废其子张曜灵而自立, 并杀谢艾于酒泉。⑤[唐] 房玄龄等《晋书》 卷86 《张轨传附骏子重华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年, 第2241-2243 页;[宋] 司马光编著, [元] 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 卷97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及卷99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年, 第3071-3078、 3135-3136 页;据此, 若福禄城确为谢艾所筑, 则当是在酒泉太守任上时, 故此书的撰成时间当晚于351 年。 又本文所辑《西河旧事》佚文之第2、 3、 4 条与《御览》 卷50 引《凉州记》、 第8 条与《初学记》 引《西河记》, 内容略同。 考《隋书·经籍》 “史部霸史类” 著录有: “ 《西河记》 二卷, 记张重华事, 晋侍御史喻归撰。 《凉记》 十卷, 记吕光事, 伪凉著作佐郎段龟龙撰。”⑥[唐] 魏徵等《隋书》 卷33 《经籍志二》, 第963 页。段龟龙生平事迹, 不见诸史籍, 朱希祖、 程千帆等均认为是后凉吕光时史官。⑦朱希祖《十六国旧史考》, 《制言半月刊》 第13 期, 1936 年, 第12-13 页。 程千帆《史通笺记·古今正史》,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年, 第247-248 页。喻归, 或作谕归、 俞归, 东晋豫章人, 官至侍御史, 穆帝永和三年(347) 奉诏出使前凉, 兴宁元年(363) 返回建康。⑧[唐] 房玄龄等《晋书》 卷86 《张轨传附骏子重华传》, 第2244 页; [宋] 司马光编著, [元] 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 卷101, 第3193 页。综上所述, 《西河旧事》 一书当撰成于东晋时期。

猜你喜欢
张本寰宇西河
吴俊英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大西河,冷色调的生命
大西河,冷色调的生命
烟雨蒙蒙青西河
日本乒乓球运动员张本智和对阵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分析
揭秘张本智和专属团队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何日君再来》怀念的岁月—寰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