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研究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些思考

2019-12-16 18:37郑炳林朱建军
敦煌学辑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敦煌学兰州大学敦煌

郑炳林 朱建军、2

(1.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20;2. 甘肃简牍博物馆, 甘肃 兰州 730050)

2019 年8 月19 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研究院, 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听取文物保护和研究、 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介绍, 并同有关专家、 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 在认真听取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 以及笔者的发言后,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如何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我们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 学习好、 贯彻好、 落实好, 进而全面提升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工作水平, 这应该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重大课题。

向习近平总书记做汇报发言的部分内容

19 日当天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 共有三名同志在会上汇报发言, 樊锦诗先生发言的题目是《努力使敦煌文化遗产永久保护永续利用》, 主要谈敦煌文物的保护和弘扬; 苏孝林同志主要以舞剧《大梦敦煌》 编排、 演出市场为主要内容谈敦煌文化的弘扬; 笔者发言题目是《解读敦煌, 让世界认知中国》。

2009 年6 月, 习近平同志考察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时指示: “要把敦煌学做强、做大, 为国争光”。 这十年来敦煌学研究所按照总书记指示要求, 不断挖掘敦煌历史文化资源, 为改变敦煌学研究现状, 引领学术研究发展不懈努力, 成效显著。 目前, 敦煌学所已发展成为国际敦煌学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交流、 图书资料的中心, 占领了学术制高点, 掌握了学术研究话语权。

第一、 学术研究上引领风向标。 兰州大学是国家首个敦煌学博士授权点、 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单位, 兰大敦煌所首批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是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的研究机构, 在敦煌学、 胡语文献、 石窟艺术等领域研究优势明显。 目前已完成学术著作百余部, 丛书十余种, 承担国家和省部项目160 余项, 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20 余项、 国家和省级图书奖10 余项。 敦煌所创办的《敦煌学辑刊》 是本学科研究成果的重要刊布平台。

其中完成的著作百余部有: 2000 年以来组织完成的《敦煌归义军专题研究》 (5)、《敦煌学研究文库》 (27)、 《敦煌学博士文库》 (14)、 《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22)、 《敦煌讲座书系》 (21)、 《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 (18)、 《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13)、 《敦煌吐蕃文献选辑》 (4)、 《西北历史文化丛书》 (8)、 《国际敦煌学丛书》 (2)、 《丝绸之路石窟研究丛书》 (6)、 《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 (9)、 《法国汉学研究丛书》 (10)、 《港台敦煌学文库》 (100)、 《国际敦煌学研究文库》 日本卷第一辑(10)、 《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丛书》 (10)、 《中国西行文献丛书》 (第一辑30、 第二辑20)、 《陇右稿本文献丛书》 (20)、 《敦煌往事丛书》 (7)、 《会议论文集》 (7)、 其他零散出版著作(45), 合计411 册。 这还不包括正在编辑出版中的《中国西部民俗文献丛书》 (30)、 《国际敦煌学研究文库》 日本卷第二、 第三辑(20)。

第二、 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敦煌学人才培养力度, 北大、浙大、 川大、 首都师大、 西北师大等高校敦煌学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兰州大学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敦煌学博士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优势互补, 招生成规模, 培养有体系。 截止目前, 共培养敦煌学博士生140 余名, 他们分布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 教书育人弘扬敦煌文化。

不同于其他高校培养模式的是, 兰州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培养、 规模性招生, 培养课程和过程、 教材有体系, 而且质量得到学术界认可。 培养学生中已有45 人晋升教授, 50 人晋升副教授, 全国优博学位论文和提名3 人, 甘肃省优博学位论文3 人, 其中1 人今年被评为青年长江学者。 短期留学生40 余人, 港澳台地区短期考察活动参加者1500 余人。

第三、 加强学术交流拓宽研究领域。 兰州大学敦煌学所以“双一流” 学校建设为契机,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与日本敦煌学界共同编撰完成《国际敦煌学研究文库》 日本卷第一辑, 与台湾南华大学联合编辑《港台敦煌学文库》。 领衔组建了兰州大学“敦煌丝路文明与西北民族社会” 学科群。 即将与龟兹研究院合作完成出版《克孜尔石窟壁画全集》, 与青海省海西州合作完成《丝绸之路青海道新获出土文物图录》, 目的就是广泛加强合作, 共同推动敦煌学发展。

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敦煌学研究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通过学习新华社兰州8 月22 日电《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 团结一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通稿, 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就是对敦煌文化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提出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指示, 这些要求和指示,我们应该烂熟于心, 并将以下六点作为敦煌学研究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表示肯定, 强调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 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 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二、 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 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 人文精神、 价值理念、 道德规范等, 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文化胸怀, 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三、 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 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 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 增进民心相通。

五、 要加强敦煌学研究,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

六、 要关心爱护科研工作者,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为科研工作者开展研究、 学习深造、 研修交流搭建更好平台, 提高科研队伍专业化水平。

笔者有幸参加由总书记亲自主持的座谈会, 感受颇多, 习总书记考察敦煌莫高窟并在敦煌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历史意义重大, 总书记上任以来从未在任何文物单位召开过这样的座谈会, 不仅仅敦煌学研究遇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而且西北少数民族和西域历史的研究都会得到高度重视。 习总书记强调建设敦煌石窟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要加强敦煌学研究,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 同时给敦煌文化一个明确的定义“蕴含的哲学思想、 人文精神、 价值理念、 道德规范等”。 笔者认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更加坚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和历史底气, 我们以更加博大的胸怀, 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 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就要为伟大事业铺路架桥。

就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笔者于8 月25 日在《光明日报》 发表整版文章《敦煌: 兼收并蓄中彰显文化自信》, 从《石窟壁画: 千年间中西文化互鉴的延续凿画》《敦煌遗书: 世界文明中国贡献的文本记录》 《简牍文献: 丝绸之路你来我往的日常书写》 《科技保护: 文化创造力不断提升的制胜法宝》 四个方面就如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提升敦煌文化创造力等做了详细阐述。

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为不辜负总书记嘱托, 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不断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把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作为自己的坚定目标和历史使命。 继续努力改变“敦煌在中国, 敦煌学研究在国外” 的现状, 占领敦煌学学术研究制高点,引领国际敦煌学研究的发展, 同时在丝绸之路的研究上拓展国际学术视野, 争取兰州大学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要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 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中国西北社会民族问题都与中亚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社会等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跨境民族和跨境文化传播特点明显, 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历史就得关注中亚历史, 不断开展同各个国家交流。

目前中国高校对外交流非常频繁, 但是大家的关注点有很大的区别, 东部院校关注与西欧、 北美、 日本、 港台等地区的交流, 往往忽视与中亚诸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 也很少关注与俄罗斯研究机构的交流。 我们都知道, 中亚地区是近代变革最大的地区, 原来被沙俄占领中亚五国独立, 以及当代苏联对阿富汗的占领, 伊拉克和伊朗政治变化, 很多东西与原先变了样。 历史上的居住民族也不是原来的, 中亚很多地区的历史被割断, 他们地区的历史研究主要依靠中国文献记载和近代当地出土的文献。

沙俄和前苏联时期的中亚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这些成果都是我们非常盼望的东西, 如沙俄和前苏联在古代粟特地区的考古发现, 特别是在片治肯特粟特遗址考古发现, 对揭开粟特人神秘的面纱非常重要, 所以兰州大学要在丝绸之路文明研究上有实质性的突破, 就必须同中亚地区各个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开展合作交流, 先于东部地区高校做出突破性的研究, 展示自己的学术话语权。

二、 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积淀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子, 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纵观近年来学术界对敦煌与丝路文明的研究成果, 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可喜的研究成绩。 但是, 要让我国的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更有国际话语权, 还必须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 人文精神、 价值理念、 道德规范等, 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丝绸之路研究或者敦煌学的重要性在于其资料的重要性, 而这些资料不是仅仅属于丝绸之路研究或者敦煌学, 而应该是整个古代史研究的一部分。 因此丝绸之路研究学者应该放眼整个古代史, 不仅是中国古代史, 还包括世界古代史。 只有这样, 丝绸之路研究才会焕发无限生机。

目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正在编纂《敦煌通史》, 一方面它将吸收目前学界最新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它将全面展示敦煌千年的历史风云。 下一步研究将会以敦煌和西域为大课题, 开展敦煌西域出土文献研究、 敦煌西域史地文化、 中亚印度西域河西中原佛教美术研究、 唐代历史问题研究等, 这样丝绸之路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 延伸出新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 我们还会注意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探索, 和目前兴起的吐鲁番文献学、藏学、 西夏学相互借鉴。 这是因为这些学科之间的材料都是互相交错, 我们很难用一个硬性的学科标准来硬性区分。 敦煌和丝绸之路的研究才也只有通过与相关学科交叉获得新的生命力。

三、 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 弥补在胡语文献、 宗教等方面的不足,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敦煌与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所以出土文献除了汉语之外, 还有记录中古时期中国周边兄弟民族历史的资料, 涉及到的语言主要有藏文、 于阗文、 鲁尼文、 回鹘文、 粟特文、 梵文、 吐火罗文、 叙利亚文、 摩尼文、 婆罗米文、 契丹文、 西夏文、 蒙古文等等。 这些兄弟民族以本民族语言文字书写的材料, 是代表他们内心思想的第一载体。 如果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到时人对自身所持有的思想文化、 所体验到的社会经历等的感受, 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他们历史的了解, 在历史研究中掌握话语权。

四、 要进一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所做研究不仅为此倡议做足历史文献储备而且提供理论支撑, 确保沿线国家人民民心相通文化交流。

近年来, 兰州大学总体发展方向与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是一致的。 兰州大学的学科和特色学科, 应当说都与西部特色关系密切。 在理科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资源环境、 生态和草业学科, 文科中几乎每个学科都与“一带一路” 关系密切, 我们从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本上都与丝绸之路研究有关, 目前脱颖而出的几个学科, 基本上也是从事丝绸之路历史文化、 民族问题和社会经济研究的, 因此“一带一路” 研究与兰州大学学科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兰州大学最早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会, 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 中外关系研究会的发起单位, 最早的兰州大学中俄关系研究室实际上就是跨境丝绸之路研究单位, 有一批专门从事敦煌与西北民族、 丝绸之路、 西部资源环境和生态研究的专家学者。 兰州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大学义不容辞应该将丝绸之路研究搞上去, 为国家西部发展服务。

五、 要提升敦煌学研究水平, 搭建更高层次学习交流平台, 使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成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兰州大学已经挂牌成立了敦煌与西域文明研究院。 建议敦煌与西域文明研究院, 总部挂靠教育部社科司, 分支结构设置在兰州大学。 在组织管理方面, 研究院主要采取聘任制的方式, 设定首席专家和研究团队, 把握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 科学规划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重新整合国内在这研究领域成果一流的科研单位, 从而破除以往僵硬死板的管理模式, 集中优秀资源, 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 中心内部实现项目负责制, 责任落实到团体, 落实到人, 以保证科学高效完成科研任务。 积极借鉴国内外著名学术研究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的长处保证研究人员的研究环境舒适便捷, 从而有效保证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

在资源配置方面, 研究院着重探索建立“开放、 集成、 高效” 的创新机制, 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组建有效提高创新能力的资源配置方式, 整合我国在这研究领域内的人力、 物力, 优化资源分配, 力求保证创新中心能够在有效的资源条件下做出优异的成绩。 研究院应该利用敦煌、 西域出土文物与传统历史文献, 研究敦煌、 西域地区的历史文明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将西北边陲与内地文化交融互动的历史轨迹清晰地展现出来。

建议将敦煌学研究放在丝绸之路中西文明交流互动,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敦煌、西域的影响这一宏观历史背景中, 进一步扩展内涵、 拓宽领域, 取得新进展与新突破,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 牢牢掌握中国学者在敦煌西域文明研究方向的主动权, 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在新时代构建学科体系方面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敦煌学兰州大学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百余年来敦煌学成就的全面总结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19 年上半年第二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Parodies in Death and the Compass
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的精髓
大师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