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凌霄
5G时代物联网与万物皆媒即将成为现实,智媒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未来的传播将具有更多可能。但不论是物联网还是智媒化,他们都以大数据为基础,这些数据中自然也包含着海量的用户隐私。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媒介的智能化水平愈高,对于个人隐私权的侵犯也就愈加严重。智能化系统在服务人类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潜藏着前所未有的隐私危机。
隐私并不是单指那些被故意隐藏的、不能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的信息,更多的是指个人能够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公开以及向谁公开。多数时候我们要保护的隐私并非丑闻,而是一些平凡单调的事物。Web2.0时代使得个人的信息隐私、通信隐私、空间隐私都暴露在互联网的前台或后台,而物联网的发展使得人的生理信息数据等隐私也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互联网的后台。
“赛博人”来源于后人类思想的赛博格(Cyborg)一词,指的是无机物机器与生物体的结合体,例如安装了假牙、假肢、心脏起搏器的人类,甚至从不离身的手机也成为一种人体器官。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带有传感功能和媒介属性。未来,个人携带的“新型器官”数量将不断增加,使得我们以往从未进入传播渠道的生理信息成为传播内容的组成部分。
“赛博人”使人在网络环境中成为“透明人”,个人的所有信息都被储存于网络的后台,由此带来的是隐私所有权的问题。隐私究竟是属于个人,还是属于信息采集的数据公司?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迈尔·舍恩伯格所提出的“被遗忘权”将成为一种奢望,用户即使可以删除前台数据,其信息足迹也将成为“数字脚印”和“数据影子”,被永远保留于信息后台并加以利用,福柯所预言的“全景敞视监狱”似乎将真正到来。
难以伪装的生理信息无疑比其他反馈更能直观地反映用户状态和需要,当平台掌握了用户的生理反应之后,智能化信息推送、精准广告投放等都变得轻而易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用户的生理信息很容易被用于各种商业用途之中,通过与其他信息的交叉分析,商业化平台将对用户形成极为精准的画像,可能带来“受众商品论”复苏与“中弹即倒”传播效果的复现。
隐私悖论(Privacy paradox)原本指尽管用户表现得比较关注隐私问题,但是这种态度却不会影响他们的隐私披露行为,造成态度与行为分离的现象。但社交媒体中的隐私悖论与物联网中的隐私悖论存在明显区别。社交媒体中分享个人隐私信息更多基于在场感、自我塑造和社会性表演的需要,可以说是一种主动的媒介使用,拒绝隐私泄露的主动权掌握在用户手中,并且抵制其对个人隐私的侵入不会给个人生活带来根本性影响。但是在物联网中,私人信息的交互是物联网构建的基础,拒绝对于个人信息的输出意味着放弃新技术给自身带来的便利性,形成一种“如果不……则不能……”的关系,在这种媒体环境下,用户要么放弃个人隐私,要么拒绝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形成一种不可兼得的新的隐私悖论。
目前,我们获取用户隐私的方式主要是“知情同意”,但 “参与式同意”才是未来大数据行为的发展方向,无处不在的泛媒介使用户处在一种不得不同意的状态之中。如果不同意,只能不参与隐私条款就像手机中拒绝某些权限就无法开启的应用一样,与无处不在的媒介使用是相悖的,依靠不参与来拒绝隐私泄露在万物皆媒的时代几乎不可能实现。
但人们是否有可能拒绝便利性呢?恐怕很难。基于“影响偏差”,用户会低估他们所喜欢事情的相关风险,以及高估他们不喜欢事情的风险。对于给生活带来便利性的物联网,人们更可能采取一种默认默许的态度面对隐私泄露。
物联网基于大量的用户数据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将采集于用户的数据用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这种看似合理的使用背后却是未经用户同意的数据采集。应该说,基于大数据而形成的媒介受众市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知情同意,因为数据的贡献者太多,不可能联系到全部。
数据合理使用与侵犯隐私的标志是隐私边界,美国学者桑德拉·彼的罗尼奥曾提出隐私边界的三条规则:控制边界链接、掌握边界渗透和明晰边界所有权。但是这三规则在物联网的时代将几乎消解殆尽。控制边界链接即由用户决定向谁说,但无处不在的媒介和公共空间中的媒介都可能使用户在无知无觉中表露个人信息,如监控交通的摄像头,某地的进出门记录等,公共空间对于个人的信息采集往往是难以拒绝的。掌握边界渗透即由用户多大程度上暴露自己的隐私,但同样,因为信息采集的途径日益隐蔽,用户也很难知道自己的哪些信息被泄露。在前物联网时代,数据间的联系尚不完全,但随着智媒化的发展,用户的隐私将以网状结构出现在互联网的后台之中,用户隐私泄露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边界的所有权毫无疑问属于用户,但是如何明晰边界则显得极为困难。从现行法律来看,尽管未经用户知情同意的信息采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以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为代表的各国法律都存在除同意以外的合理使用,视为其他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的合法事由。因此在现实情况中,信息采集者很容易为自己的采集行为寻找到合理的借口,而出于对商业机密的保护,数据被如何处理应用则很难被监督。合理使用与侵犯隐私之间,有着漫长的灰色地带,这使得几乎所有的数据使用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在信息采集上,理论上讲应该奉行“信息最小化”原则,即没有明确用途的数据则不会被采集。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奉行的却是“最大化原则”。更为糟糕的是,隐私的拥有者与隐私的控制者常常是分离的,这使得隐私的合理使用与界定变得更加困难重重。在Web3.0时代,隐私权可能成为一种理想化的、难以实现的个人权力。
Google公司的CEO埃里克·施密特曾说过,如果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一件事,或许你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做。但是物联网给隐私环境带来的改变是你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无法避开数据对你的监视。收集隐私的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通过一枚小小的芯片获取用户的部分信息,大数据的监视完全处于用户的视线之外。
二次使用指个人或组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再分析后得到的结果进行利用,由于大数据“多、快、毛、糙”的特性,原始数据往往没有太大价值,但经过相关数据的交叉分析,则可以得出非常精确的结果。例如,个人的购买记录、位置信息、身份信息是一次信息,一次信息的使用多根据位置、身份等,对信息进行筛选,为相似用户选择推荐相同的内容,本质上尚属于信息筛选。而以此分析得来的用户购物偏好则是二次信息,对于二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则能真正实现智能化推荐。物联网基于对个人信息的全面搜集,特别是对生理信息的采集,可以使信息反馈突破心理层面到达生理层面,从而得出越来越精准的个人画像,结合各方面信息,可以达到“网络无隐私”的状态,从而不断提升推荐的个性化水平,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用户行为,提高传播效果。
即使第一手的数据获得了用户的知情同意,这种处于用户视线外的“二手”隐私的使用权是否属于数据公司,数据公司是否可以以此牟利等问题,都尚属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但毫无疑问的是,处于视线外的二次使用的隐私,给用户带来的影响远比一次使用更大。
万物互联给个人隐私带来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理隐私将成为未来隐私泄露的“重灾区”;二是在前物联网时代,个人隐私的泄露是由于个人有意或无意地主动隐私泄露造成的,而在物联网时代,无处不在的媒体成为主动的信息收集者,用户的隐私泄露会是被动的、无知无觉的,后者必然带来个人隐私与公共领域前所未有的冲突。
万物互联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难以想象的便利,但人们也会很容易沉浸在这种便利性中而忘记其隐藏的风险性,落入技术“甜蜜的陷阱”。我们应该明白,这种极高的便利性是以付出个人隐私为代价的。物联网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时刻警惕其越来越隐蔽的形式和越来越高的风险性,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便利性与安全性之间微妙的平衡点。
目前来看,“被遗忘权”的落实虽然不是减少用户隐私泄露的最佳选择,但却是唯一选择,由用户选择删除不必要的相关数据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不必要的信息泄露。但是随着边缘计算与边缘智能的发展,个人隐私将受到越来越多方面力量的“节流”,加之商业利益的推动,“被遗忘权”的落实同样困难重重。是否存在更好地保护隐私的路径,还有待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