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总分馆构架下非遗实体空间及虚拟空间并存发展研究

2019-12-14 18:42柯小杰
非遗传承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总分文化馆

柯小杰 李 伟

总分馆制起源于西方国家,它主要是在一个合适的区域内由一个或多个建设主体建成一个“公共图书馆群”。在这个群体中,由总馆协调多个分馆,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等。在经济水平日渐发达的今天,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建设水平,我国引进了西方总分馆制建设,立足自身实际,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总分馆制体系。2016 年12月,文化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文公共发〔2016〕38 号),要求各地把建立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推进实施,这对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来说是一场可贵的变革。在文化馆总分馆的构架下,非遗实体空间、数字VR、AR 虚拟空间并存发展研究必然提上议事日程。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空间主要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包括实体非遗馆、数字非遗馆、综合型的非遗馆、专题(主题)非遗馆等。

内容解说,注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介绍;项目展示,主要是活态展演。物质离不开意识,意识也离不开物质,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意识的,它必然要通过物质的实物或表现形式为载体,因此非遗博物馆中陈列非遗产品、图片、文字介绍等,是必不可少的。

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空间现状

非遗实体空间展示主要包括两种形态:一是非遗博物馆,如人类学非遗博物馆、民俗非遗博物馆、民族非遗博物以及生态非遗博物馆、户外非遗博物馆等;二是文化中心,含“遗产阐释中心”“游客中心”等。

1.政府层面主导建设的非遗博物馆

这类非遗博物馆一般是以各省市自治区非遗中心为主建立的陈列、展演辖区内非遗项目为特色的非遗博物馆(传习馆)。

2018 年4 月20 日 上午11 点,同城旅游,网上对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有1862条用户点评:满意度97%,好评度84.1%

2019 年5 月31 日9∶28,同城旅游,网上该地有1869 条点评,满意度略有下降,为96%。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非遗馆)是四川省文化厅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属于“一个单位、两块牌子”,位于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内,是全国较早拥有独立场馆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性中心,现已成为四川省宣传、弘扬、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整体建筑占地面积6667 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 平方米,是集展馆、剧场、实物库房、数据机房、培训教室、资料档案库、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中心。

2.振兴乡村经济的催生物——非遗小镇

据资深非遗保护学者李漯民先生介绍,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和“香港文化投资基金”目前联合其他股东正在做的项目有:北京小汤山大健康非遗小镇,占地260 多万平方米,投资100 亿元,是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北京特色小镇之一,正在动工,工期5 年,分两个阶段;武汉市黄陂区长江非遗小镇,占地540 多万平方米,工期8年,分三个阶段,正在动工,被列为湖北省重大文化项目,再造一个“新黄陂”;在海口市桂林洋风景区,投资10 个亿,占地8 万平方米,已新建成物理空间10 万平方米的“国家级水产品批发中心”拟改造成“非遗康养海南基地”,被列为海南省重大文化项目。

3.专题非遗博物展示馆

专题非遗展示馆就是以某一类非遗项目为主要内容而设立的非遗馆。譬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畔蜀江锦院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 多平方米,内设大型蜀锦织造工场,多台蜀锦大花楼木质机在现场手工制作蜀锦。

绵竹年画非遗博物馆建筑面积6000 平方米,有展厅、美术厅、传习培训厅、营销、办公等设施。

4.复合业态的非遗博物馆

这类博物馆不仅可以欣赏陈列品,查看生产工艺流程,还可购买传统工艺产品及其衍生品,甚至直接参与制作,体验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同时在馆里人和人之间也可以有交流,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需要交流互动。用消费者本身的体验来学习传承传统技艺,来带动消费,是复合业态非遗馆的特色。

三、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VR、AR虚拟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VR(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空间,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整合统一大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且通过网络在大范围内利用VR 技术、云计算技术、虚拟技术、大规模存储技等,更加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非遗项目脱离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加快非遗传承与保护进入信息时代的步伐,实现优秀非遗项目展示和保护的现代化。非遗产数字VR,包括非遗数字博物馆、VR 数字非遗博物馆。在内容层面,我们可以试着探讨VR 与非遗展示之间如何结合这一现实问题。

AR(增强现实技术)与VR 是不同的概念,VR 是指创建完整的、身临其境的3D 环境,而AR 是指使用各种硬件技术来创建一个基于真实世界的、带注解的或者“增强的”复合场景。AR 在非遗实体展示空间中可应用的方式很多,在基于现实而又超越时空限制阐释遗产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例如,让非遗博物馆中常见的实体场景“活起来”,参观者可在实景中与虚拟舞者们一同翩翩起舞,也可让场景中曾经发生的故事情景再现,让遗产项目相关的历史背景变得鲜活而生动。

四、非遗传承保护空间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嬗变

1.非遗数字VR 虚拟空间,促使社会生活方式大变革

2015 年之前数字VR 虚拟空间已在游戏、培训、会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2015 年以来,对于所有对虚拟现实技术有浓厚兴趣并坚信其将改变社会文化生态的人而言,这场以“虚拟”为名并致力于为“虚拟”正名的认知革命,对人们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影响,或许与电报、电视和互联网曾经带来的文化地震都不相同——它正在改变界定人类文化价值与形态中更本质的东西。

中国人似乎更容易适应原有逻辑被破坏掉的新生活方式,也似乎更容易义无反顾、毫无惋惜地与原有的生活方式决裂。这仿佛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种趋势相互博弈的情境下,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心态。

作为国内领先的科技研究中心之一的成都,研发的VR 技术设备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VR 技术的商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VR爱好者可以全方位体验到包括VR 看房、VR 非遗、VR 直播、VR 用餐等囊括了大众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现实虚拟场景。足不出户即可游遍风景名胜,身临其境般感受自己心仪的房产,亲眼目睹到各项非遗项目的实景……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需要采用VR、AR 技术把非遗融入到现代日常生活中,通过现代方式让传统与现代产生碰撞,形成“活”的文化。

2.数字非遗博物馆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非遗馆)为了丰富参观者的观感体验,增加观展的互动性,在展厅内特别添置了VR、AR 等体验设备,用互动小游戏的方式展示孔明灯、绵竹木版年画、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等内容,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与互动体验。

在非遗实体展示空间中引入VR 技术,加入游艺性情节设计和交互环节,比纯粹的虚拟旁观,收到的效果更好。

3.展览、展示、展演方式创新

在传统的实体空间进行非遗展览、展示、展演方式的创新,数字文化馆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

在文化馆总分馆的构架下,四川省盐亭县文化馆数字馆针对辖区内的非遗传承情况,通过APP 进行直播,让没有条件、受制于路程、时间和资金的群众也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观看学习,并且在活动直播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交流沟通,为大家提供如临现场般的非遗体验,简化各分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获取的繁琐流程和高难度操作,让百姓愿意看非物质文化,愿意学非物质文化,愿意用非物质文化。

五、结论

文化馆总分馆构架下的非遗传承保护实体空间、数字VR、AR 的并存发展,以及各类非遗传承保护实体空间的数字转化,对于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振兴乡村经济,整体提升文化建设水平,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全体民众对处于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让人们形成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让文化遗产在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不断提升的城市人文、生态环境的有机整合,让非遗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总分文化馆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