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腾
摘 要:为实现精准教学目的,本课程通过雨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开展课程思政,学生能系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靈活运用生化知识解释临床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精神,树立诚信服务理念,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雨课堂;生物化学;精准教学;课程思政
生物化学是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能起到良好的专业引导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1]。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方案,将教学工具巧妙的融入PowerPoint与微信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条件,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2]。
1 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
1)学情分析困难,班级学生总量多且个性化差异性大,难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般精准教学;2)课堂掌控困难,课程空间时间及老师精力限制,无法全方位对每个学生关注指导,特别是实验课等实践课程;3)课程监督困难,例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讨论等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方法及效果;4)课程吸引力不足,学生普遍依靠手机,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兴趣;5)最后课堂记录及分析困难,这种类直播形式,学生没有掌握课程资源和调研自学的主动权,学生一旦走神及分心难以跟上进度和弥补缺漏知识点[2]。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方法下,让新时代下的高职学生可以更有兴趣、更有效率、更有成果的学习生物化学等医学基础核心课程是一个重难点。
2 生物化学等课程中雨课堂的应用
2018-2019年第一学期,以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专科3个班为实验对象,将雨课堂引入课堂,其他信息化手段为辅,其他班级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第二学期这三个班不用雨课堂,上下学期学习效果进行对比。
2.1 雨课堂的课前运用
1)开课准备。首先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学生扫二维码进入。其次教师发起问卷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思维模式等。接着教师分布摸底测试,了解学生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2)上课前准备。教师发布预习公告,比如某一章内容,学生阅读消息并完成教师发布的预习任务。教师按公告阅读人数及情况,调整课堂讲课重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点。
2.2 课堂
1)理论课。教师发起签到,学生完成签到,教师查看签到情况。教师运用雨课堂开启授课,学生在自己手机上就可以看到PPT,并随时标记“懂或者不懂”,并在相应教学环节发送弹幕,激发学生兴趣及课堂参与度。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可以用雨课堂随机点名形式,检验课堂听课情况。
2)实验课。教师运用雨课堂软件按照随机或者指定人数、组数等方式进行分组,学生按照分组情况一起做实验。实验前,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发布的实验视频资源预习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小组进行考察。实验结束后,小组组长团结成员完成小组实验报告总结并上传,方便其同学们讨论学习。
2.3 课后
1)课后检验。课后,教师启动测验任务和讨论教学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相互学习和讨论积极性。学生在雨课堂上完成测验,检测学习效果;并在讨论里进行探讨并展示出自己的章节总结或者笔记。
2)学习情况实时更新及分析。教师在雨课堂可以看到每次课堂的详细数据(弹幕、投稿、随机点名、测试等),多角度的全面地分析教学成果,并了解学生课后情况,对表现消极和学习困难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和指导。
3)考核评价。综合成绩是60%的期末成绩加上40%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基于雨课堂记录的学生的签到、作业、实验及平时表现(自评及互评和教师评价),既有总结性评价又有形成性评价。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加强提问、思考、判断等能力,间接培养了沟通、交流、合作等素质。
3 结果
将3个班的上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汇总进行对比分析,用excel制图结果图1,图2,分别代表3个班的上学期和下学期期末成绩分析图。
由图对比可知,不用雨课堂后进行教学后,3个班的成绩整体略有下降。结合平时的测验、小组实验操作和报告等情况数据,可知雨课堂有利于知识和技能传授。从雨课堂的弹幕和讨论,可以看到同学们认真查找生物化学发展史中中国的贡献的资料,激发了同学们民族自豪感;调查有关三氯氰胺奶粉、生物疫苗的安全热点事件及关于解决方法各抒己见,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白了遵纪守法和责任担当;了解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科学家沃森的故事,明确了正确的价值观,人人都有发展权力,不能歧视病患;通过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好处,学生受到激励,更刻苦的学习,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4 讨论及展望
尽管雨课堂是非常好的教学手段,比如弹幕功能和PPT共享和简便的测试功能。然而也有不足的地方,雨课堂缺乏如蓝墨云班课APP的AI、经验值、问卷调查和头脑风暴等功能,缺乏游戏排名体验感;学生之间不方便建立群组,不便于联系;投稿功能限于学生发给老师,视频等公开资源不方便互相保存共享。
所以需要教师和学生用多种软件搭配使用学习辅助传统教学方式。我们在在逐步摸索雨课堂及云班课的精彩课堂体验,实现师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动,关注教与学全过程信息的动态采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同时推进“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统一;也要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职业、热爱岗位;还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陈阳建,李凤燕,张立飞等.“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教育课程.126-127
[2]魏春燕,苏燕,李嘉欣.雨课堂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19,21(5):39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