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党和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中国发展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运用真理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使其具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的关键。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实践观之前,西方许多哲学家已对“实践”这个概念进行了研究,但都没能对“实践”进行科学定义,也没够正确认识实践活动对于主客观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这些理论观点有益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
对于实践这一概念的探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实践与马克思不同。亚里士多德将人看作实践的主体,在当时实践的主体实际上是古希腊的公民。他将实践同人的活动目的相联系,认为实践是人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主要是道德范畴里的“善”。他把实践看作为一种没有结束的运动,即实践是处在于实现目标的途中的活动。[1]亚里士多德将“善”看作人们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故而实践成为一种道德伦理上的行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实践哲学虽然坚持主体性原则,但依然没有将实践拉出伦理的范围。而黑格尔更是将实践看做一种精神上的抽象活动,是理念实现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相较于之前的唯心主义思想家,费尔巴哈对于实践的理解有很大进步。费尔巴哈把实践的阐述发展到唯物主义,虽然他将实践视作人消极被动的活动,但将实践从抽象概念中剥离出来,看到了实践存在的客观性。但是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同样有许多局限,比如看到了客观性却忽视了实践的能动性,将实践看作是消极直观的活动,没能意识到实践对于世界的意义。马克思也并非一开始就看到了实践的科学内涵,马克思在转向唯物主义之后,一度将实践看做是“社会革命”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忽视了劳动生产的重要性。但马克思最终在批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的科学概念,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能动的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当人学会使用工具改变客观存在以获取所需资料时,就已经把自己同没有意识的动物相区别,因此实践也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靠自然界提供基本资料而生活,必须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实践使人和自然发生联系,形成自然关系。正是由于实践,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开始学会使用工具,随之从自然界中分离形成人类社会。因此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赋予人作为人的特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费尔巴哈眼中消极被动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人。人首先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在生存过程中必须依赖自然,但同时人的社会属性同样重要,人们改造世界的同时会同身边的人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成了人与人相区别的标准。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相关联,也就和把人的本质归于自然性的机械唯物主义以及把人的本质归于意识的唯心主义理清了关系。
实践是社会形成的前提,而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给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最基础的实践形式。人们想要生存,满足衣食住行是基本条件,这决定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首要性和重要性。生产活动不仅生产出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是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活动,同时还生产出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这是人的本质确定的前提,人的本质就是在实践过程中确定。社会在实践中形成,只有在物质生产这一实践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为政治生活实践、精神生活实践创造环境,社会生活各种领域才能得以形成。实践的需要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实践不断加深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遇到许多的难题,使人们加深对世界的探索,形成新的科学理论。同时实践也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工具和经验,不断推动社会的变迁。
(2) 实践决定认识
首先,实践是人们认识的来源,是人们认识形成的关键。实践是我们直接经验的来源,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直接认知都来自于实践活动。实践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人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获取了对外界的最直观的认识,并在反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基本规律。人们想要按头脑中已有的蓝图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对客观世界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因此实践是人们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想要打造理想中的世界,便要不断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总结世界的客观规律以供实践遵循。同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为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使认识得以发展。
其次,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对于新中国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马克思早在批判费尔巴哈时就提出了在实践中判断认识的真理性。人们只有在作用于外部世界时遵循已有的认知,才能通过实践的结果判断思维的真理性,实践的最终结果和预期想的一致,那么认识便具有真理性,相反则是谬误。实践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是唯一但并非固定不变,在客观世界中,实践的主客体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各种历史条件的变动使实践具有不确定性。
最后,实践和认识统一的观点要求我们一切从当前的客观现实出发,要把客观实在作为行动的立足点。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客观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都要从实际即客观规律出发,从我们对客观世界科学全面的认识出发,才能达到实践预期的结果。
简要地说,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完整的表述,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思想路线是我们的重要的理论成就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党和人民行动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党和人民的前进道路和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具体分析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对思想路线进行过阐述。在之后,我们党也在实践中一直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945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概念第一次做出符合真理的系统界定。经过延安整风运动以及党的七大,党的思想路线得以形成,是我党之后思想路线得以丰富发展的前提。
实事求是这一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实践观内涵,“实事”即一切外部存在的客观事物,“是”指的是客观世界存在的规律性,“求”有着探索的含义。“实事求是”就是在实践即人主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时,主动积极地探索事物存在的规律性,获取对世界的准确认识,从而遵循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这一概念充分地体现了实践观的内涵,是在革命的过程中运用实践观的科学成果。
在分析我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邓小平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思想路线的内涵,增添了“解放思想”这一概念,对其做出了更加完整科学的概括。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国家情况混乱,党内情况复杂,不及时调整思想路线,便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引,党的工作也就难以推进。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并重新恢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了进行概括,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邓小平增添了“解放思想”这一概念,将其纳入思想路线的内涵之中,将其浓缩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实践与认识的理论。“解放思想”即要求我们的认识和存在统一,主客观一致,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做到坚持、运用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不断从当今国情、世情出发。马克思主义不是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万能理论,而是与时俱进的真理。我们要在分析具体历史情况的基础上坚持真理的引导,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来思考、解决问题。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的各种工作都要以这个实际为基础,不能否认这个客观国情。“理论联系实践”是认识与行动的统一,基于具体阶段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是能够指引我们行动的真理,理论要在实践的前提下完善自身内容,实践要依靠理论的指引才能进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是基础和核心环节,认识的真理性只能在实践中去求证,实践也是检验党的方针政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标准。党的思想路线是实践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引导党和人民前进的强大力量,正是一直以来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路线的指引,不断与时俱进,党和人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适应国内外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苏联瓦解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苏联的解体究其原因在于党内腐败、脱离群众以及理想信念的混乱,苏联解体的悲剧使我们党时刻提高警惕。除此之外,世界形势亦在不断发展改变,给党和国家送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诸多挑战。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扭转,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世情,及时抓住机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所处的历史地位,担负的历史责任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们党执政治国提出了许多新的时代要求。同时,我国进入“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前两步的完成使我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党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共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具体分析国内外具体情况的前提下产生的。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人民探索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其产生的实践基础,党所处的具体环境是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国内外新的形势,解答了如何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各个方面对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党的理论以及各项方针政策都要遵循社会生产的发展方向,时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在探索自身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是党在坚持实践观点与群众观点的统一以及执政党对群众实践的先导性基础上,发展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观及共产党先进性原理。[4]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我国具体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就是正确地看待我们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以及面对我国实际情况新形势所提出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同样是对实践观的丰富,从我国当时发展现状出发规划重要发展战略,为我国当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一个国家的发展观对于国家的强大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运用了以人为本的实践观。社会实践的主角永远是人民群众,我国具体发展道路的探索离不开人民群众。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我们党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居于发展的首要地位,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前提。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以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宗旨。[5]“为了人”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从始至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行动的立足点,紧紧依靠人民大众。无论是小康社会的建设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一切的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发展的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科学全面发展的途径。协调发展即现代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每个领域相互配合。可持续发展是要求发展生产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而全面协调发展则是在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基础上,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共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所产生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是对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以及认识论等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运用的丰富和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遵循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分析世界形势及立足我国实际,重新判断我国的历史方位以及我党的历史重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曾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探索事物规律,只有实践才能获取对世界的准确认识。实践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才能出真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知”是前提,固然对“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行”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实践对理论的促进作用,指出要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又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科学指引作用,提出“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对我国发展的不断探索,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始终在我党思想路线中居于指导地位,为我国的发展指明方向。只有与时俱进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具体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