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上一期刹住车,这一期我决定收敛下自己的情绪,直接请出第四位专栏作者—《学习动力》的丛绿。
“很开心接受这样的采访,可以和读者有更多的互動。先和大家分享下开这个专栏的初心吧。20多年我课余为一些学生补习,发现只要想办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就不成问题。10多年前,我开始集中精力研究孩子教育和亲子关系问题,越来越认识到大部分孩子的智力因素相差并不太明显,学习好坏的真正分界岭在于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育良好,孩子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如同电源源源不断地供电一样;若没有学习动力,即便智力因素良好,孩子却不愿学、不想学甚至厌学、逃学、辍学,也无法达成想要的结果。
在从事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的这几年里,我接触过的大量案例都和孩子的学习有关,很多家庭争端与亲子矛盾都来自这个问题,这也是大多数家长最投入精力与心神的领域。正好《婚姻与家庭》杂志的编辑贾方方女士和我谈起这一话题,在她的邀请与督促下,我决定开设‘学习动力专栏。很感谢《婚姻与家庭》杂志促成了这个专栏,开设专栏对我自己的成长也有重要作用。
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虽然此前我对学习动力进行了多年的关注和研究,也有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但真正落实到文字上是另外一回事。它让我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从结构化的系统思维来考虑这一问题,并且能够将自己过往咨询和指导中使用的一些方法和理论进行结合,使它们具有了普遍性和可操作性。我也将一些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甚至是商业管理理论融入其中,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思路和视角。可以说,撰写专栏提高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思路。
对自己文字表述的提升:写作专栏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杂志社领导及编辑的反馈,提醒我怎样的写法更容易引发家长的兴趣,比如提醒我可以减少理论的表述,多用鲜活生动的案例。这种提醒是必要的,我会更加注意。
对自己意志力的提升:专栏写作与一般写作有所不同,它到期就要印刷出版,所以,要求作者必须信守承诺,不能拖稿,更不能赖稿。及时完成写稿任务,对于我个人的意志力是一种磨炼,将自己打磨成一个更‘靠谱的人。
说了这么多,我也想听听读者们的声音。你是否认为专栏内容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你是否有了新的领悟,期待你们的回复呀!”
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就问你服不服?鉴于此,我给她颁个了“特别热情奖”,是不是实至名归?
除了收敛情绪外,我还主动减少了采访,最后一位专栏作者—《以食育人》的刘璐。
认识刘老师,是在一次采访中,翻到2018年12下《家庭应该成为食育的主战场》,重温我的得意旧作,哈哈。好啦,快来听刘老师怎么说吧:
“开设专栏的初心是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够了解到食育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实行食育,来确保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拥有良好的饮食观念,养成自我保持健康的能力。一个家庭的开始是由婚姻开始的,所以很默契地和《婚姻与家庭》杂志走到了一起。
在写稿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思考怎样能够让父母深有感触,并能够开展有效的行动。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尽管有很多思考和创作,但形式上仍以单方面输出为主,所以很希望能够有读者和我互动。特别想知道你们有没有在实行食育,有什么成果。有你们的反馈和鼓励,我才更有动力输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内容呀。”
前面颁发了“特别热情奖”,突然想到,有个奖对于每一个专栏作者来说都是实至名归,那就是全勤奖,哈哈。
其实,每次做编读往来的小采访都特别暖心,因为有这些专业有爱的作者,还有温暖可爱的你们。所以,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扫码找我,我一定会一字不差地转达。而且,说不定我还会顺便做个采访呢,你们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