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丽
摘 要:农村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农业部门应该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视。但是,当前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需要尽快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论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内涵与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8-0075-02 中國图书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加快农村的发展速度,更好地促进农村建设,提高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管理成为重要的渠道。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大力发展农业的前提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重要的影响,生态农业技术是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与未来发展模式的研究,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速度。
1 生态农业产业化
生态农业指的是为了尽快完成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和良性发展,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传统的农业技术中,再运用生态经济的管理手段,进一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高产优质与生态循环相统一的全新农业综合体系。
农业产业化是当代的一种农业产业经营方式,以市场导向和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经过主导产业的培育,让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向着自我积累和循环的方向发展。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自然生态发展的规律,再结合农村经济和资源现状,整合农业生产链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的利益统一,生产健康无污染且高收益的农产品,最终建立现代化的新兴农业生态体系[1]。
2 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农业技术来完成。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推广进程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们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生态农业产业化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不够深入,还没有认识到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的重大影响,导致推广体系不健全。首先,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因为没有专业的技术就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管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相关部门协作意识不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涉及多个环节,如果部门间缺乏合作,不仅不利于扩大生态农业技术的范围,也不利于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宣传力度,导致人们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了解和认知不足,难以调动大众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2]。
2.2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产业,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实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完成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用于设备采购、人才聘请、技术研发等。当前投入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地方经济发展不理想,经济效益低,可以用来投资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有限,难以加快建设速度。其次,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足,部分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资金被挪用到其他项目中,阻碍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也导致地方政府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不够,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迫于资金压力,完全没有开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这样会影响国家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速度[3]。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的优秀人才。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对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必须有充足的高级专业人才储备,才能在农业产业化技术研发方面有更多突破,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效率,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中优秀的专业人才非常少,现有生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不高,很难满足研发农业产业化生产技术的需要。
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源头上提高对应聘者在技术方面的要求,技术考核工作没有做到位。另一方面,对技术人员的后续培训力度不大。农业技术在发展,如果不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就很难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个人的专业潜能得不到发挥,会影响整个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进度[4]。
3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农业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国家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的现状,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尽快处理好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难题,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1 健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规章制度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有了规章制度,就可以约束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把职责具体到个人,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也可以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促进人们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了解。因此,国家应该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制度必须完全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规章制度能顺利执行。
众所周知,生态农业技术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推广和指导生态农业技术,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效率[5]。
3.2 做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
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采取合理措施做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提高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应的资金管理政策,对现有财政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分配,做好采购设备、聘请员工、研发技术等多方面的成本预算工作,为后续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由政府出面,适当加大商业银行和金融部门的信贷力度,为地方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尽可能满足龙头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需求,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资金,让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地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3.3 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从长远角度来看,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人员的技术水平会给农业产业化进程带来重要影响,有关部门要为进一步研发农业生产技术提供人才保障。首先,优化技术人员的结构。依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把员工分配到合适的岗位,提高技术人员的应聘门槛,采用先进的考核方法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进行考察,筛选出最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其次,定期开展技术人员培训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农业技术在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力度,才能為后续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进而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奠定基础[6]。
4 结束语
在进行产业调整时,相关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进一步挖掘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发挥农村潜力的重要措施,但是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存在很多实际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和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高3个方面,影响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进程。对此,有关部门已经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政府部门要健全规章制度建设,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
农业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做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地方龙头企业崛起可以有效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凯宁.我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化农业,2016(9):49-50.
[2]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29-38.
[3]李春燕.论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J].大众科技,2006(6):193-194.
[4]李金才,张士功,邱建军,等.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6(6):43-45.
[5]孙敬水.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2(87):33-34.
[6]刘娟.生态农业产业化内涵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