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19-12-12 01:16叶松东杜高山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类公办硕士

叶松东,杜高山

研究生教育肩负国家高端人才供给与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大学建设改革的逐步落地,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远景。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重规模、轻内涵的结构性瓶颈仍未破除,尤其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仍面临发展理念转换延迟、创新培养亟待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等问题,[1]体育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更是面临专硕—学硕人才培养与就业同质化严重、学科—专业领域特色不鲜明[2]及学位授权点区域分布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3]。基于此,笔者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结合国内外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际,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化发展提供参考。

1 体育类硕士研究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

供需关系是经济学领域解释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4]18世纪初萨伊率先提出“供给决定需求”理论,强调经济政策在自由与市场中占有绝对地位,为供给学派思想奠基。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经大萧条洗礼,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质疑萨伊“供给自行决定需求”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需求自行决定供给”观点,开创了国家通过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管控经济市场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A.Laffer、J.Wanniski、G.Gilder等针对美国经济“滞涨”问题,提出供给革命理念,反思供需关系,认为过度注重需求侧而忽视供给侧,导致美国经济滞涨,提出“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减少经济干预”观点。[5~7]实质上,在经济学领域供给与需求一直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4]。在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有效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成为当前解决中国供需矛盾、供需错位问题的重要指南,也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推动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目标的改革,使其教育结构与社会发展需求、消费需求相适应。

尽管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经历了60余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近些年过于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培养质量,也同样面临供需结构性问题与耦合矛盾。主要表现在:(1)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大部分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更愿进入大中小学校,而需求旺盛的体育产业领域人才缺口难以弥补;(2)学硕与专硕培养同质化问题严重。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就业、评价等并无明显差异,且将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定位为培养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供需客观要求;(3)知识转移体系尚未形成。体育类硕士研究生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合作不深入、[8~10]知识成果转移效率低;(4)科学评价机制缺位。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合作、互动评价机制缺乏,导致了研究生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失衡。

2 体育类硕士研究生供给侧现状分析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收专业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其他自主设置专业;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所招收的专业领域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本研究以S校2006-2016年859名体育类硕士毕业生(学术型659人、专硕200人)就业数据为依托,对体育学类硕士研究生供给侧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学硕以公办高校为主,其次是中小学;专硕以中小学为主(见图1)。

图1 不同年份就业单位变化趋势图

2.1 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与职业匹配度

就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反映[11]。 由上可知,S校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逐渐由高校向中小学校、企业分流。2006年的高校就业比例达80%,中小学为0。从2011年开始各专业就业形势趋于稳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开始逐渐由高校向中小学、企业单位倾斜,且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扩张,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已成为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研究生就业面进一步拓宽的同时,相应专业-职业匹配度开始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毕业生已经将中小学体育教师视为重要就业去向。这说明了当前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临这种就业趋势,我国大部分体育类院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并未做出适应性调整。这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最为明显。

此外,生源地匹配度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毕业生就业与生源地匹配度高,说明该专业人才回流现象明显。人才的社会适应性相对较弱,只能依附生源地地域优势谋求职业发展。从S校毕业生数据可知,该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生源地匹配度较高,达67.56%,学硕生源地匹配度相对较低为41.5%,即专硕生源地匹配度远高于学术学位。一方面说明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扩张,研究生就业压力凸显,毕业生开始逐渐回流到生源地谋求职业发展;另一方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生源地匹配度的差异,也说明了当前专业学位还尚未能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2.2 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就业分析

2.2.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目前S校体育人文社会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较高的单位分别是公办高校31.5%、中小学23.8%、机关18.2%、企业16%,且近年随着高校教师岗位对学位要求的提升,进入高校就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生比例开始下降,逐渐分流到中小学校、企业单位和机关单位;运动人体科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较高的单位分别是公办高校25.7%、企业24.6%、中小学22.8%、机关15.2%。值得一提的是,自2011年起,毕业生去企业就业基本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企业在该专业就业分布中所占比例位居第二,说明企业对该专业学生的青睐,对于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体育教育训练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较高的单位分别是公办高校36.8%、中学42.8%、民办高校8.1%。伴随着进入公办高校就业人数的减少,中学的就业比例从2011年起远高于公办高校的就业比例。进入各类学校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将近九成,这与该专业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吻合;民族传统体育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较高的单位分别是公办高校42.5%、中小学36.9%、民办高校6.8%。与体育教育训练学类似,该专业进入学校工作的毕业生占86.2%,毕业生的分流主要是在教育系统不同层次的学校。

从学术学位硕士生的就业变化看,不同专业既呈现出各自特点,同时又有一定的共性。目前公办高校、中学是四个专业就业最为集中的地方。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两个侧重学术研究的学科专业-职业匹配度较差,而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两个侧重实践的学科专业-职业匹配度高。除公办高校外,体育人文社会学毕业生去机关就业较多;运动人体科学毕业生在企业就业较多;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毕业生在中学就业较多。伴随着高校对博士学位拥有者的青睐,体育类硕士研究生进入公办高校的比例大幅下降,分流到中小学校趋势明显。

2.2.2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体育教学专业领域总体就业分布是中学38.6%、小学20.5%、公办高校13.3%、企业12%、机关单位6%、创业6%、民办高校3.6%。在学校就业的毕业生所占比例高达76%,中小学的就业比例一直维持在高位,但近两年有下降的趋势;进入企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近三年呈上升趋势。运动训练专业领域就业分布是中学30.5%、公办高校21%、小学21%、民办高校11.3%、企业9.7%、创业6.5%。在学校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占83.8%。进入公办高校就业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进入民办高校就业的比例有所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专业领域总体就业分布是企业单位32.7%、中学21.8%、小学18.2%、公办高校14.5%、机关单位7.3%、创业5.5%。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到体育相关企业就职,但近三年有下降的趋势,进入中学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提升。

从专业学位的就业变化看,侧重于运动实践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专业领域主要求职去向为中小学校;侧重于理论的社会体育指导专业领域则显示出企业从业的发展趋势。其中体育教学方向主要就职于中学、小学、公办高校和企业;运动训练方向主要就职于中学、公办高校、小学和民办高校;社会体育指导方向则主要就职于企业、中学、小学和公办高校。专业学位领域在读博、创业和机关单位就业比例均较低。

3 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策略

3.1 构建内涵式治理体系,优化学科与专业领域

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决定其未来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与治理能力提升的最终归宿,既需要政府宏观管理、培养单位自主办学,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12]。目前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在4个二级学科分类中,存在分类标准不一、体育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尚缺乏学科群支撑等问题[13,14]。尤其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学位的需要与日俱增,早前设置的学科专业领域已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15]。因此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既需要行业、专业、职业三业匹配,以社会需求、行业需要为依托,又要着眼于体育领域基础、前沿理论问题,方能更好地契合高等教育哲学的价值取向[16,17]。

体育学一级学科应按统一标准进行细化、整合,突出学术导向,将学硕界定为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可借鉴美国体育学与多学科交叉的经验,细化研究领域,加深与母学科的融合。如曾在全美研究生项目排名第一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体育研究型硕士主要涵盖以下领域:运动训练与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历史与哲学、动作控制、运动心理学[18]。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特色,进一步细化培养目标与规格,自主设置相应学科。如山东大学的体育管理科学、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赛事运作和休闲体育学等。对于体育硕士的四个专业领域,应该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如美国的体育硕士专业领域细致,更加符合具体职业分类,主要聚焦“体育教学、运动管理、运动损伤与防护、运动生理、运动心理、残疾人运动、体育与公共健康、社区与青少年体育发展、运动娱乐休闲与服务”等领域[19~21]。

3.2 完善招生选拔机制,推动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

招生选拔是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起始环节。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主要基于两条途径:全国统一招考和推荐免试,其中推荐免试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和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传统的招生选拔机制保持了招生的相对公平,但在笔试基本决定是否录取的前提下难以选拔出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尤其是体育这一实践性强的领域。从S学校就业匹配度看,就业匹配度最低的三个专业是社会体育指导、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其原因是三者侧重于理论研究的学科,跨专业考生居多,在获取硕士学位后到其他领域工作。体育学作为一个交叉性强的学科,受到了很多跨专业学生的青睐,但仅仅是为了获取学位,毕业后从事与体育无关的工作,这理应在招生选拔中予以甄别,而美国研究生招生的“申请-审核”制,为我国招生提供了有益参考。即由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单位、考试机构、考生四个主体组成,实现招考分离。初试在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下委托专业考试机构出题;初试内容实行标准化测试,着重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试通过后考生参加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与心理、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等。招生选拔要区分学术型与专业型,实现招生选拔与培养目标相衔接。学术型硕士要着重考查考生的学术背景、外国语、研究兴趣、问题意识与科研成果等;专业型硕士则要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背景、实践经验、专业技能、职业资质等。

此外,针对当前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跨学科课程少、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衡等问题[22~24]。参照美国经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紧密围绕学科与专业领域培养目标,构建突出学科与专业领域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设计课程分类,根据需要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和设置跨学科课程,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25]。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硕导师要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专硕导师应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推动专硕的双导师制度,聘请行业专家等兼任导师。对于体育硕士专业领域,在提升学生科研素养的同时,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实际应用为导向,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发;注重与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融合,可围绕国家中高级体育职业资格开设相应课程,做好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上,多采用翻转课堂、朋辈教学等教学方法[26]。

3.3 优化类型结构,构建科教、产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区域间和区域内分布不均衡、培养特色不突出等问题[27]。从S学校就业数据看,学硕与专硕就业趋同,两者七成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这说明现行的分类培养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类”。从2010—2012年我国研究生供需情况看,学术型人才的供给明显大于社会的需求,而专业型人才的供给仍未能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新增需求,学术型人才占据了大量的非科研岗位[28]。而在体育产业人力资本方面,我国却面临着人才不足、高水平体育职业经理人罕见、人员结构不合理,体育产业发展需要难以得到满足等问题[29]。因此,笔者认为,应在充分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合理优化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的分布,并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对学位点过于集中的华北和华东地区可适当控制其招生规模,同时所有培养单位应该凝练培养特色,避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

目前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并存是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常态。从二者规模看,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的非学术学位研究生人数达学术学位人数的4倍,目前我国这一比例为2∶1[30]。因此,适当减小学术型硕士的规模,扩大专业型硕士的规模符合国际主流发展趋势。据统计,2017年我国共招收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人数约为330人。“而我国每年招收体育专业本科生约6.8万人,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约4 000人左右。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体育学博士与学士比处于低位区间,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规模可适当增加,学制可以延长。[31]”在此前提下,缩小学术型硕士生招收规模,将其视为博士研究生候选人进行培养是区别专硕的有效途径,这符合国际研究生教育规律。实质上,学术型硕士的核心竞争力是科研能力;专业型硕士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学术型硕士人才培养,应加强与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组织、体育研究中心、体育智库等合作,以研究课题为依托,通过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团队等,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提高知识转移效率。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应构建产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通过项目引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要深入中小学、体育企业、运动队、创业团队等工作一线,通过实践,发现相关组织可能存在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撰写学位论文,将学位论文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实现产学结合[32],积极构建体育硕士与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机制。

3.4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学科评估、学位点合格评估监督培养单位,评估的周期一般为4年,评估主体和方式相对单一。因此,“构建以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33]显得极为重要。有必要采用监督主体多元化策略,严控研究生招生、学术声誉、课程建设与实施、实践培养、论文抽查、导师培训与审核、就业质量等环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实现常态化、一体化监督。此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代表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水平,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高对增进人才交流、宣扬本国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4]。目前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来华和到国外留学的研究生规模小,体育类研究生教育国际影响力弱。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缺失话语权。

为提高我国体育学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笔者认为:在理念上,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放眼全球,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来华留学生奖助学金制度,以增强来华攻读体育类硕士学位的吸引力;加大力度支持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出国攻读博硕士学位,加强联合培养,提升国内导师的双语教学能力[35,36]。此外,还应根据各培养单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突出民族文化,顺应世界潮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在各类国际体育企业、体育组织等有话语权的人才,为建设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体育类公办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神数据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公办中小学不能成为平庸教育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