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三双四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9-12-12 01:14钟丽萍刘亚云范成文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技能素养体育

钟丽萍,刘亚云,范成文

1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1.1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

高校体育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体育师资与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任。我国体育教育自1978年设置专业以来,一直是我国体育类专业中布点最多、招生人数最多、发展最为成熟的专业。统计数据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从2001年的140个增加至2014年的306个,占高校本科院校(877所)总数的三分之一[1]。在专业区域数量分布上,华东地区布点高达77个,其次为西南和华中,分别为55和54个,华中地区的湖南省布点高达20个[2]。专业布点与招生人数的扩大不仅带来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压力,也降低了人才入学的考核标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体育教育这一传统的老牌专业在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0—2015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连续5年入选具有高失业风险的“红牌专业”[3]。已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的体育教师已基本饱和。全国共有专业体育院校16所综合类体育院校(系)75个,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10万余人,而每年需求量仅为1万余人[4]。可见,在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布点的整体数量持续攀升,专业区域分布严重不均衡的格局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已经显得异常严峻。

1.2 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是以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为主体,同时适应“全民健身时代”的社会需求,兼顾培养社会体育领域所需的体育管理和健身指导等应用型体育人才。从体育专业的层面来看,在社会需求多样化、就业渠道多元化的形势下,地方高校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正面临着全新挑战;从师范专业的层面来看,当前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对教师的能力结构与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推行、师范专业认证、21世纪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等都要求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法上做出改革与调整。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必须系统梳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共性突出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上开展深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与路径,深入推动专业改革。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

2.1 学生人文素养薄弱,培养体系形成“真空”

长期以来,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广为诟病,认为体育教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甚至出现“语文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这样的调侃段子。究其原因,是因为体育专业学生在中学阶段,文化基础均比较薄弱,升入大学后,学校更多关注学生的体育技术学习,导致学生发展偏科体育学科素养,而人文素养不足。人文知识与素养所涉及的社会正义、人生观、价值观、理想道德、审美等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引导和调适作用。人文知识和素养的缺乏,势必使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所学的体育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的价值,看不清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意义与方向。这无疑是不利于其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甚至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的。

如果在教学尤其是教育活动中不能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来达成教学与教育目的,会导致教育与教学方法失之简单粗暴。这样的弊端可追溯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和系统课程缺乏,所形成的人文素养培养的“真空”。这种培养上的欠缺不仅使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难以全面提升,而且在职业岗位上担任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等重要职务的机会不多,形成隐形职业歧视。

2.2 学生教学技能不足,就业能力形成“短腿”

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体育技能的提升,轻视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典型共性问题。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了解当前学校对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需求,未能关注市场的要求,也没有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导向。其后果是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都只重视运动技能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和学生体育竞赛的成绩,却较少关注与职业能力紧密相关的教学技能学习与提升,学生毕业后在求职中往往因为运动技术水平高、实际教学能力差,而形成就业能力上的“短腿”。

2.3 学生职业资质欠缺,发展空间易受“掣肘”

“毕业即失业”是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成就业中遇到的一大困境。尤其是新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行,取消了师范专业毕业就拿到教师资格证的特权,和其他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一样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教师资格证也需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拿到从业资格证书。这使得体育教育专业这一目前最主要的体育教师培养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当前社会发展对教师从业资格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纸文凭并不能成为学生就业的通行证。获得教师资格证成为选择教师职业的基本门槛,同时,相关运动竞赛的执裁资质是体育教师担任中小学运动竞赛、从事社会体育管理和健身指导等职业的必备资历。尽管一些高校出台了支持、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措施,但并未将学生的取证能力培养纳入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难以形成长效支持机制。

3 “三双四维”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3.1 “三双”培养理念的内涵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在师范类专业中的特殊性,结合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技能、职业资格获证能力培养上的共性缺陷,立足学生需求多样化、就业渠道多元化,以及新形势下对教师综合素质、复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笔者创新性地提出了“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的“三双”人才培养定位选择,并以此为导向,设计了学生全面发展、系统培养的方案,形成了具有创新价值的专业建设理念。“三双”培养是指:按照“人文素养+学科素养,教学技能+运动技能,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的定位选择,对学生实施“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的系统培养。其中,“双素养”是指在重视学生体育学科素养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双技能”强调在重视运动技能掌握与水平提高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教学技能的培养;“双证书”强调学生在拿到大学本科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在大学期间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书,以及未来从事学校与社会体育工作的各种裁判证书。

3.2 “四维”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

按照“三双”人才培养定位设计,聚焦影响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关键领域,笔者认为,可从分段培养、学训结合、双证融通、合作育人四个关键环节上构建有机对接、互为支撑、深度融合、四维共推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方案。“四维”是指紧密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三双”定位高度匹配的学程分段实施方案、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全程学训结合平台、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四个维度形成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这四个维度是依据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形成的本质规律和结构需求,建立既注重共性需求又突出多元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旨在有效保障“三双”培养目标的达成。

4 “三双四维”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4.1 “循序渐进、梯度培养”学程分段培养方式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以及知识、能力与素质形成的规律,将大学四年学习学程划定为通识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其中,一年级的通识培养阶段侧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强调拓宽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人文知识的积累;二年级的专业培养阶段侧重学生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的同步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术同步学习;进入三年级后,根据学生的择业意向和个性需求,采用不同培养方式和课程方案连续实施两年的多元培养。对走学术发展道路和考研升学道路的学生,在强化运动技术专业能力与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侧重科研训练和学术能力提升;对选择在中小学、社会体育管理领域就业的学生,侧重人文素养的系统提升和教学能力、获证能力的强化培养;对具有较强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侧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图1 “循序渐进、梯度培养”学程分段培养方式

4.2 “素养先导,能力本位,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达成“三双四维”目标,需要构建高度契合的新型课程体系。为此,高校应以“素养先导、能力本位”为导向,组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将课程模块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实践课程4个模块。各模块内的课程注重内在逻辑性、整体结构性和系统关联性。既与学程分段培养目标紧密对接,又将知识、能力、素养的梯次提升贯穿始终。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加强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选修课程的设置,如提升学生美学素养的美学课程,提升学生教师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修养的伦理学课程,加深对社会与心理了解的社会学课程等;在学科基础课课程方面,加强提升学生教育与教学能力的课程设置,体育课程教学论、课堂教学评价、体育专业导论、课程设计与评价、微格教学、班级管理、学校体育学等等;在实践教学方面,在见习、实习之外,加强学生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参与体育竞赛与管理以及体育竞赛执裁实践的课程。

图2 “素养先导、能力本位、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结构课程模块与“三双”培养的对接性表现在:通过多学科覆盖和融合的通识课,在学科基础课程方面,加强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通过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活动的拓展、见习实习的组织,集成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通过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运动技能,其中,教学技能主要通过专业选修课程与教育见习和实习来提升,运动技能主要通过各个项目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来达成。在全面发展学生学业能力的同时,将教师资格证、各类裁判资格证的获证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并组织专项培养进行强化提升。

4.3 “三类课堂、一体贯通”的全程学训结合平台

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紧密对接、有机贯通,从不同侧重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图3 “三类课程、一体贯通”的全程学训结合体系

第一课堂为校内课程。侧重促进学生“双素养”的系统培养和“双技能”的系统训练,通过“理论+实践”“课堂+现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学中训、训中学、理实贯通、学训融合。所有的技术课程直接采用现场学练结合的方式,练习的重点在于各项技术的熟练掌握。

第二课堂为课余训练与竞赛。实训的模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根据本专业学生的优势成立各项目代表队进行专项训练,代表队在课堂学习之余坚持每周3~5次的常规训练;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校院两级的体育活动,如学校的阳光体育节、阳光杯篮球赛、啦啦操赛、校运会,学院的业务素质训练、迎新杯篮球赛等,通过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竞技水平;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和体育竞赛。本专业学生参加的教学竞赛主要有大学生基本功竞赛与师范生技能大赛,体育竞赛主要有省级大学生运动会、各单项协会体育竞赛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其他国家级的体育竞赛活动。

第三课堂为校外实践。校外实践主要包括中小学与合作企业。一方面,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专业培训部,将中小学与企业的实训课程搬进课堂,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对接。专业培训的方式为在第三学期定期邀请中小学体育名师、健身俱乐部教练、经理进课堂上课,培训内容包括中小学足球、田径等课程的教学以及健身俱乐部瑜伽、形体训练、动感单车等课程。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各合作中学的教学观摩课、教学公开课,参加合作企业的名家讲座、高峰论坛、项目比赛;参加省市组织的一些大型、专业体育赛事的志愿者服务和执裁见习活动,有效拓宽学生学科素养形成、专业视野拓展、学科知识应用、综合技能提升的渠道和空间。

4.4 “深度对接、责任共担”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4.4.1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校外学校、企业建立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专业规划、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师资团队、就业渠道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共建机制。建立由校企专家和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与市场紧密对接、联动协同的专业规划与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模式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优质、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学校和企业为学生课程实习、教育见习、毕业实习、创新实践等提供全面的教学资源支持。校企合作开发主要针对多元培养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片段教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等实训课程;共同组建课外项目训练和实践教学的指导团队,合作承担各种实践性课程教学任务和学生实习指导任务。合作单位既优先在实习学生中选拔人才、解决就业,同时还为学校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利用自身渠道推荐学生就业。

图4 体育教育专业校企“六共建”协同育人机制

4.4.2 创新团队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由任课教师、教练、指导教师、辅导员、特岗教师共同组成的“五联动”教师育人团队,协同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训练竞赛、见习实习、科学研究、创新创业、考证考研、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其中任课教师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想教育以及组织学生担任校外体育赛事裁判、参加赛事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教练负责学生的课余训练与体育竞赛;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见习实习、教学竞赛以及科研创新及创业活动;特岗教师负责学生的教师资格证、裁判证的考证辅导、考研班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图5 体育教育专业“五联动”团队协同育人机制

5 结语

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5]。”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也要响应主席号召,与时俱进,根据地方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性地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地方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笔者针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三大问题,创新构建了“三双四维”人才培养模式。“三双”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四维”实施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及其应用能力的发展,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技能素养体育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我们的“体育梦”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