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演奏技巧

2019-12-12 10:47山西师范大学陕西临汾041004
流行色 2019年6期
关键词:拍子练习曲触键

郭 弢(山西师范大学,陕西 临汾 041004)

引言

在19世纪的欧洲音乐中,李斯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浪漫主义时期典型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技巧辉煌、魅力无穷的钢琴演奏家,而且是锐意创新的杰出作曲家。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这首作品虽为练习曲,但其具有高深的艺术性与研究性,观众可以从中体验到艺术美与技巧美。他把演奏技巧与音乐中的艺术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给这首作品注入了生命,所以这首作品在李斯特的诸多创作中得以凸显,在钢琴艺术中也是极具代表性。

一、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创作背景

弗朗兹·李斯特,著名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拥有“钢琴之王”“钢琴粉碎机”“炫技大师”的赞誉。在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李斯特将钢琴练习曲的写作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这些练习曲中,他加入了很多炫技性的技巧,同时也加入了诗、画在里面,而且赋予这些练习曲以小标题,如《钟声》《叹息》《森林的呼啸》等,生动形象。由于这些练习曲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奏,所以被称为音乐会练习曲。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降D大调,深情的快板,出版于1849年。在1848年,李斯特在魏玛宫廷担任总监,在此期间他迎来了创作生涯中的巅峰时期,经历了巨大的艺术发展。李斯特的创作开始注重情感,关注内心,情感是李斯特练习曲中一大特色。他此时创作的练习曲,在把握高超技巧的同时,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发挥,李斯特的这三首音乐会练习曲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第三首给人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感。在出版时,冠以“诗意的随想”的标题。

二、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和声特点

这首作品中运用了主持续音,使和声功能得到了延伸,具有主功能意义,开始和弦与结束和弦都是主和弦,应用于乐曲开始处,用来强调调性与和声的稳定。低声部的主持续音是D,在作品中出现次数较多,并且在演奏中加入了踏板的使用,增加了和声的浓度。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中的主持续音的运用表现了宁静悠远、深情沉稳的音乐形象。

三、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演奏技巧

1.节奏

这首作品的节奏运用十分巧妙,主旋律部分在四分之四拍子的基础上构建,规范统一,演奏时运用散板的演奏方式。进入主题时,伴奏与主旋律没有固定的节奏对应,伴奏以七连音为主。在演奏时,要注意节奏的稳定性,主旋律的节奏要准确。左右手衔接要紧扣,就像海浪一样连绵不绝、此起彼伏。伴奏声部的演奏需要手腕来动手指。

第52小节为散拍子演奏。散拍子也叫自由拍子,没有拍号标记和小节划分,没有固定的节拍强弱规律,但是在演奏中还是有强弱的对比的。散拍子的演奏技巧性极强,此作品的散拍子基本是由音阶或半音阶的上下行构成。演奏时要注意乐音的准确性,节奏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例如在克劳迪奥·阿劳的演奏中,对散拍子的处理十分令人惊叹。全作品有两处半音阶,开始时,如狂风暴雨般呼啸而来,结尾时,又有风平浪静、春风拂面之感,让人意犹未尽。节奏就是钢琴演奏的支柱和框架,准确掌握节奏的稳定性,会对正确理解作品的风格、情感等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说,把握好节奏,在演奏作品的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2.琶音

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本质就是一首琶音练习曲。琶音是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琶音的演奏实际上和音阶一样,也是靠转指完成前进动力的提供,要注意灵活性。

乐曲开始处引子部分的琶音是整首乐曲琶音的原型,在引子部分琶音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在弹奏琶音时,要注意乐句的连贯性,手指要灵活、从容,乐句中一拍是十四连音,在每弹下一个音时,上一个音要全部抬起,不能出现浑浊不清的声音,每一个音的时值相等,整体均匀。这样才可以演奏出如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3.触键

想要演奏出一场较成功的钢琴音乐会,准确地掌握触键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与音色的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将作品的主题思想传递给听众。其中包括三种方法:

(1)断奏

断奏,让琴键直接接受手臂的重量,在弹奏时,手臂放松,从上而下自由落体,使手指触键时挺立,手腕用来控制力量。断奏还包括指尖断奏、手腕断奏、小臂断奏、手臂断奏。例如第41小节就运用了断奏的演奏方法中的手臂断奏,使得音色透明,音质干净。

(2)非连奏

非连奏是介于断奏和连奏之间的一种触键方法,实际在于用指尖触键,其中手腕的运用非常重要,手指要靠手臂向内进行带动,控制下压力度,避免手指反弹,增强乐曲的亲和力和表现力,有助于拓宽演奏者和观众的想象空间。

例如主题旋律是由双手交替演奏,在弹奏伴奏声部的同时,左右手迅速到上方弹出主旋律,所以主题部分的触键方式应是非连奏触键,使得旋律线条明显。

(3)连奏

连奏是循序渐进的,从少音到多音,逐渐增多,从而形成完整乐句,前两个音或者前三个音的连奏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该作品中的引子部分就是非常典型的连奏,左右手交叉弹奏,在弹奏过程中,为了防止由于手指下键时没有弹到底而造成个别音没有声音,同时也为了避免过于注意手指的指法而使肌肉紧张,因此在演奏过程中一定要尽量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

总之,无论触键方式有几种,都是为表现音乐的性感所服务的,触键方式千差万别,所表现的情绪也各不相同,想要将演奏技巧和音乐形象结合起来,首先要做到的是掌握合理触键的方法,同样也是丰富乐曲特点的表现手段。

(4)踏板

踏板是钢琴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零部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钢琴演奏时,需要合理地使用踏板,这不仅会使钢琴弹出的声音更加美妙,也会增加音乐生命力。踏板的使用分为:音前踏板、音后踏板、同音踏板。

音前踏板,就是让踏板踩到音前,例如此作品的引子部分,以预先感知音乐连绵不绝和深情悠远的意境,来营造一种神秘感。为了使音乐的层次感表现出来,可以将全踏板、二分之一踏板、三分之一踏板等结合起来使用音后踏板,就是让踏板踩到音后,也叫作切分踏板,对旋律连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作品中大部分的琶音伴奏声部都运用音后踏板。踏板要在琶音最后一个音弹完之后才可以使用,这样弹奏出来的效果清楚干净、线条明显。

同音踏板,也叫作直踏板,就是在弹奏音符的同时踩下踏板。此作品中八度的弹奏就运用了同音踏板,突出了和弦,表现了力度的渐强以及情绪的上扬。

总之,踏板的合理运用可以凸显乐曲的魅力。

结语

本文通过对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创作背景、和声特点、演奏技巧的探讨和分析,可以看出:李斯特在艺术发展中进行了创新,他的风格变幻万千,但是最显著的还是浪漫主义风格。这首作品就像波涛起伏的大海,带动着所有听众的内心随着乐曲波澜起伏。充满艰辛与沧桑的这首练习曲,必须对它的演奏技巧了如指掌,并且带有感情地演奏,才能使我们真正体会到这首作品的精神内涵,给内心带来更多悸动。

猜你喜欢
拍子练习曲触键
妈妈的竹拍子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绘事感言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对羽毛球爱好者球拍选择及拉线磅数的建议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