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任
研究表明:青少年单项行为异常发生率高达30%至50%,行为综合征的发生率为8%至20%。国内的调查结果也表明,30%左右的城市少年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25%以上的少年儿童有各类情绪问题。家长对存在的问题虽感到困扰,但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当少年儿童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相适应,称为行为问题。区别正常的和异常的儿童行为非常必要,目前有多种衡量少年儿童行为的量表可用于帮助区分儿童异常的行为问题。我国中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至19.57%之间,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少年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学、家庭环境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可忽视的因素
小于就读于北京海淀某知名大学文科专业,一向寡言内向的她,却在社交网络上异常活跃;同学们没有想到的是,她在高中期间患上了抑郁症。小于对自己的病因有些茫然:“要知道生病的具体理由,我就不会抑郁了。它就像感冒一样,一不小心就上身了。”大二期间,她出现整夜失眠现象,恐慌之中她不断逼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睡眠紊乱,学业随之中止,“当初就连煮个饺子粘了锅,我都要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然后上升到自我怀疑。‘你现在连个饺子都煮不好啦!”几经好友的催促,她才来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几次辅导后,心理老师建议她去专业医院就诊。很快,她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本科就读于计算机专业的程登,确诊抑郁症的过程要更加曲折和漫长。从大学入学起,他就发现自己和别人不同。但直到大四上学期他才在抑郁症前“真正倒下”——休学回家。经过数年挣扎,他最终来到医院,接受了自己早在大学入学前就已经心理失衡的事实。在医生的建议下,他选择继续休学。不同的人生体验,让他换个角度看自己和生活,最终在休学两年后他回到学校完成了学业。他表示:“有的时候,坚持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
压力带来新问题
高三的压力,加上季节变换带来的内分泌变化,以及部分学生自身的身体特点,使得行为异常爆发式出现。
“蔡医生,向你报个喜,最近我家孩子学习特别有劲,摸底考总成绩一下子冲进班级前五,把老师惊呆了!”2018年4月的一天,杭州高三学生家长邱女士给树兰(杭州)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蔡巍打电话报喜,而蔡巍的回答却出乎意料:“赶紧带孩子来医院看看。”
听了报喜电话,医生为何让孩子赶紧来医院?原来,蔡巍结合这位高三学生小秦之前的症状,判断其为双相情感障碍,需要马上用药控制。小秦是高三学生,自从进入高三后,邱女士就发现儿子经常躺在床上唉声叹气,不管功课,老師频频打电话“告状”。一来二去,小秦索性连学校都不去了。“我们和他说话,都不理人,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邱女士说。情急之下,带儿子来到树兰(杭州)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蔡巍的诊室。经过详细问诊和量表测定,蔡巍初步判断:小秦抑郁症发作,需要进行抗抑郁治疗。
回家服药两周后,邱女士传来喜讯:儿子这段时间像变了个人,学习很卖力,在家学习到很晚。开学摸底考成绩出来,最差的这门课都在班里排第9,总成绩挤进班级前五,小秦简直成了年级“神话”。接到邱女士的电话,蔡巍说:“在问诊时,我发现孩子有抑郁症症状,特别反复询问了孩子有否情绪特别好、做事特别有积极性、兴奋、话多等表现,母子都表示没有。没想到,孩子回去后出现情绪高涨表现,这就表示,小秦患的并非抑郁症,而是双相情感障碍。”一周后,邱女士带着儿子再次来找蔡巍。“白高兴一场,这几天又不肯上学了,躺在床上一直说不想活了。”邱女士说。
蔡巍解释: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贝多芬、梵高、舒曼等人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就小秦来说,前一段,症状为典型抑郁发作,表现为“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钝”;后一段是躁狂发作,正好和抑郁症表现相反,表现为“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敏捷”。“如果在整个病程中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这样交替发作的心境障碍,就是双相情感障碍。从临床来说,双相情感障碍非常容易误诊或者漏诊。另外,因为双相情感障碍容易反复发作,往往需要长时间药物和心理治疗。”
季节变化,日照增减,人体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各种精神疾病随之发作。蔡巍表示:“高三学生在高考前两三个月,会产生过度情绪焦虑。这会成为一些精神疾病的导火索。尽管双相情感障碍和遗传、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等有关,但社会心理因素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家长不可忽视孩子身边一些情绪诱导因素。”
“心理建设+外部约束”
2012年12月,北京安定医院牵手全国7家医院,启动了我国首次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据安定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以北京市为例,1984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1993年为12.9%,2002年中关村部分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2%。
2018年5月29日,郑州市两名年仅12岁的小学五年级女学生因感到“生活压力非常大”,相继给家人留下遗书,家人在百般搜寻无果后报警求助。其中一个女孩稚嫩的留言为:“爸妈,我要走了。对于生活的压力我是真的受不了了。我还做很多错事。是什么事就去问妹妹。有人陪我去。”
接警后,郑州警方立即启动未成年人失踪处置预案,全城总动员找寻。16小时后,两女孩最终被安全找回。专家表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在学校,学校应加强心理疏导,并加强法治教育,应从心理建设和外部约束共同规范与矫正学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