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普遍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
教育部推行电子校务管理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来,电子化手段对于学校管理,进一步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扩大教育电子文件信息交换系统应用规模。
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应用
2006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发布《教育电子政务(电子校务)建设研讨会的通知》说:“十五”期间,教育部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扩大教育电子文件信息交换系统应用规模,推动“教育电子政务试点工程”建设进程,组织举办“2006 教育电子政务(电子校务)建设研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建设方面提供有益经验。
2006年后的一个阶段,校园安全问题是当时十分重要的校务管理重点。校园安全管理原来是靠人工,即使设有门禁与监控设备,大多是单一管控,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出入口管理一直围绕着一个目的:让正规来访通行,拒绝无关人员进入。这种访客管理方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无法辨认访客的真实身份。校务管理电子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门外。于是智能访客系统就成了比较流行的学校管理电子化的早期应用。
经过10年发展,现在的智能访客系统不仅可以进行访客登记,还实现了多方面联动。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联动不同的子系统。以建设平安校园,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周界入侵报警与应急指挥系统、门禁系统、车辆识别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统一到一个平台上集中管控,加强校园技防建设。
十几年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每年都会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在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大力推行下,电子校务管理进入了国内不少中小学;随着时势变化,电子校务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变更;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也走马灯似的更换了好几轮。
“钱林”“华本”等中小学智慧校园系统,先是通过监控设备使整个校园处于视频监控之下;然后,软件对校园内各防护硬件进行智能控制,提升学校对于校园的控制能力,提高管理防护效果。在此之前,多数校园系统是分为多个区块的独立防护系统,系统之间不能做到有效联合。“钱林”“华本”智慧校园系统实现了智能安全并结合教学功能的联动。学生进出校园的信息,会实时推送到家长的手机端,即使不接送也对孩子的安全放心;同时,学生的进出校园视频与学校管理后台,实现信息同步,在管理学生考勤方面,则能降低一定的管理成本;而且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中小学智慧校园系统不仅在学生安全方面表现优秀,而且对于教学也是有一定的配合作用。家长和教师能通过系统进行即时的沟通,而家长也会对孩子的在校情况有实时的了解。
建立学校数字化平台
2013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教育局组织下属的10所学校实施数字化校园试点项目,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对校园内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实现学校教育信息的数字化、规范化管理。参加项目的10所中小学通过电子信息、三维可视化、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总务后勤管理的数字化平台。
10所数字化校园试点校分别是塘沽浙江路小学、广州道小学、塘沽五中、塘沽十四中、汉沽体育场小学、大港一中、大港六中、大港二小、油田实验中学、开发区国际学校。教育局负责人解释说,这次试点是基于大港五中实现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在10所学校建立三维可视化的数字校园管理系统。通过三维建模,实现学校全景立体漫游,并对所有室、馆及教学仪器、设备等资产进行管理,实现对各种资产的实时实景操控。新学期教室布置,一年级教室需要增加10张课桌椅,就可以通过系统将其他班级或者仓库里多余的桌椅布置到需要的教室里;学校实验课需要显微镜,可以通过系统查询,知道显微镜的数量及实景存放位置。与先期进行数字化校园实验的大港五中不同,这10所试点学校还将对系统进行再次升级,特别增加了更加细致的三维管理与物联化的设计。
同时,新区各學校全面推进学校电子校务建设,充分利用网络高速度、高保真、高容量、高覆盖的优势,实现学校各种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即时进行网上办公、网上教研、电子备课,教师能够即时调资源库中的课件进行教学演示,学生也可以选择名师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全面改善学校办公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环境、手段、方式和流程,实现全校范围的协同无纸化办公和数据共享,提高学校内部门间及上下级单位间的沟通速度、沟通程度以及运行效率。新区10所试点学校在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后,启动了更大范围的应用与融合,为智慧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互联网+教育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要为教学服务,为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作用,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未来教室最大特色在于互动联结,除了课堂多媒体互动,还可以通过远程互动系统实现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高清互动学习,学生就像坐在一个超大公共课堂,分享来自全球最好的教师讲座与教学资源,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
打造“未来校园”示范区
“阿里师生”是阿里巴巴联合北京市教育管理部门共同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孩子健康的家校互动软件,是阿里巴巴集团支持北京市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公益项目。“阿里师生”从2014年9月开始在北京的一所小学试行。
最初的“阿里师生”,除具备各种家校互动应用里常见的通知、聊天、作业、班级群、班级相册等功能外,更关注家长、教师都非常关心的学生健康。“阿里师生”的“健康管理”功能中的“每日锻炼”,提供了各项专业的学生体育锻炼指南,在协助教师督促家长陪同孩子进行锻炼的同时,也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升身体素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孩子们每天每周每月的健康数据,都可以在“阿里师生”的应用上展示查询,这为疾病的防控及实时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请假考勤功能让家长能够通过手机应用快捷、方便地替孩子请假,并将请假信息报班主任审核后一键同步给学校校医。
“阿里师生”的计划是先覆盖北京,然后免费服务全国中小学。到2015年9月,已经覆盖了北京市所有小学的各个年级。同时,也在部分幼儿园和初中开始尝试。2016年1月,北京市教委发布更名说明,将“北京市中小学健康管理家校合作系统——阿里师生”更名为“师生家校”,以便全面推广。但是新闻发布不久,就听到质疑声音,没等到2016年春季开学,“阿里师生”就销声匿迹了。
“阿里师生”虽然退场,电子校务管理却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争夺的焦点。经过之前几年的努力,阿里巴巴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布局。
2019年3月,由阿里巴巴旗下产品阿里钉钉主办的“钉钉未来校园教育发展峰会”在杭州西溪园区举办。钉钉CEO陈航发布了“钉钉未来校园”解决方案,并启动“千校计划”。其表示,钉钉针对基础教育K12阶段推出的“未来校园”解决方案,目的是通过五个在线(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协同在线、业务在线、生态在线)帮助学校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打造属于学校自己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让学校的数据不再是一个个孤岛,通过钉钉平台进行沉淀,让学校具备大数据处理和决策能力。
据介绍,钉钉未来校园解决方案还包含全系列智能硬件产品,覆盖了校园安全、智能教室、家校共育等各个环节。为了助力更多校园实现数字化转型,陈航在会上还宣布启动“千校计划”。据悉,钉钉将在全国范围内协助1000所学校打造“未来校园”示范园区,所有有志于数字化转型的学校均可报名,将为每一所学校培养10名未来校园数字化管理师,总计将赋能1万名未来校园数字化管理者。
科技参与电子校务建设
数据显示,在2018年以前,教育信息化方向创业项目总量还不超过200个,尽管已有崭露头角的企业,但行业格局远远未定。未来教育信息化这条赛道,还会出现众多选手,并针对教育信息化行业覆盖的不同地区的客户人群和他们的不同痛点,打造差异化的产品。随着时间推移,选手增多,赛道会逐渐变得拥挤,残酷的竞争淘汰赛开始。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梁晓峰指出,如果说以前的教育信息化1.0版本主要侧重在打基础、重行政的话,那么即将到来的2.0时代,则是互联互通,在常态应用中收集真实数据,全面覆盖校园的“教”“学”“管”“考”核心业务,建立数据治理机制。
目前,教育信息化赛道上布局的大企业不止钉钉一家。腾讯也建立了自己的業务版图,在智慧校园方面利用微信展开,免安装、门槛低成为其主要优势。产品的月点击量超过10亿次。不止腾讯,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巨头近年来在教育领域都异常活跃。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巨头们相继在教育信息化赛道的布局,会加速该赛道创业者的优胜劣汰,随着死亡、洗牌、并购出现,这个赛道的独角兽也会顺势诞生。
以百度在教育领域推出的百度教育大脑为例,仅在内容资源上,百度教育大脑已经拥有“2亿+专业文档”,“20万+正版图书”,“7万+精品课程”等海量优质资源,覆盖多达50个领域,TOP书籍覆盖率达98%。任何机构、老师或是学生,都可以享受到全面、优良的教育资料,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利于加速区域间教育资源的正向流动。还可以通过百度教育大脑的“智慧课堂”平台,直观地浏览各校教学进度与教育任务的落实情况,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智能化管理学校,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教育是智慧教育,科技带给人们很多意想不到的帮助,教育与AI的融合将对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本身提出更新、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