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黎明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由于其在高考成绩中占据很大的分数比重,因此学校尤为重视学生的高中数学成绩。在新时代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对高中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多的创新理念,教师首先要从自身的教学观念上创新,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引入当前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 教学引导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听从教师的一切安排。并且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从而保证学生在高考的考试过程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大多是采用题海战术逼迫学生进行学习。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把高中数学课程当作是自己的学业负担,其内心会逐渐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在新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教师应该学会逐渐转变自己的课堂角色,从一个主导者逐渐变为一个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我思考的空间。
比如在学习“對数函数”的过程中,虽然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是在之前的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指数函数的相关性质有了明确的把握。因此在引导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相关性质的时候,通过在同一坐标系下绘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相关图像,再把之前所学习的指数函数的相关性质迁移到对数函数当中来。这样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对数函数的理解,同时也引导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逐渐掌握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并且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相关数学知识的结论性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相关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以及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二、学生互动学习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障课堂纪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能交头接耳,这样一来就限制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有明显的体会,可能教师花费过多的精力以自己的思维给学生讲解一道题目,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学生之间相互讲解问题能够保证学生更快的理解题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承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维差异,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
比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教学课程时,部分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不强,任凭教师在黑板上怎么讲解也难以理解,但是其他学生可能有更好地解决空间三视图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位学生就独创了一套观察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有效方法,他把自己周围的规则的立方体物体摆在自己面前,然后结合题目所给的不规则的立方体对眼前规则的立方体进行切割或修补,然后再脑海中便清晰的构建出整个不规则立方体的几何图形,这样一来再分析其三视图就轻而易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的空间立体几何感都很强,对于空间立体几何感不强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显然会变得更加繁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相互交流探讨的机会。
三、发展线上教学平台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各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当前的时代中,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设备和技术,发展线上教学。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授课视频上传到指定的APP中,然后引导学生在APP上面进行在线学习,在线视频学习能够反复播放,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哪些不会的地方也能够再返回到视频中观看。其次教师还可以在线上布置作业,借助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自动进行作业批改和修正,能够极大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从而为教师开展更多的线下教学活动提供了基础。
四、创新教学题型
随着教育理念和高考的不断改革,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题型,传统的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训练的题型都是比较固定和死板的,反反复复做着相同的数学题目,没有任何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高中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高中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新颖的题目从而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比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有关食品包装的问题构造题目,某巧克力豆工厂计划对半径为1的巧克力豆进行包装,要求包装是一个封闭的圆锥并且保证包装材料最少,节省成本,其次还要保障包装后的商品的体积最小,试问能否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若能则根据题意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类题目看似与所学的知识没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学生通过绘制出图形之后便会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不仅题目新颖接近生活,而且也能够灵活的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体来说,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学会充分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通过革新高中数学训练题型,进而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富宝.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J].上海中学数学,2018(Z2):82-84.
[2]张力宁.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27.
[3]黄华群.结合高中数学集体备课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