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玉
[摘 要] 审题心理障碍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困难的重要成因之一,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消除审题心理障碍,提升审题效率,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审题;心理障碍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小学高年级在结题过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审题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从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出发,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消除学生审题心理障碍,提高审题实效是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解题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之一。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1.学生轻视审题。通常是部分学生对审题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或者是部分学生存在一定骄傲心理,认为不用审题就能解题。这部分学生在拿到数学题目后,自己不假思索、不读题目就作答,根本没有或者认真读题,对题目内容进行思考,解题时带有盲目乐观的心理,一味追求解题速度,结果导致对题目信息掌握不全、掌握不准导致解题错误。
2.学生畏惧审题。这种障碍心理通常表现为学生害怕审题,抓不住题目的关键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小学生由于平时在家中受到家人的溺爱,习惯了遇到困难有家长解决的生活,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自身独立面对苦难,克服和解决困难的意志和能力;有些学生则是遇到难题就害怕,存在心理紧张,情绪波动等问题;学生们存在的这些问题反映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就表现为遇到感觉做不了的题目,或者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就直接放弃,缺乏面对困难题目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审题思维定式。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审题和解题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这种思路与方法往往是在长期和重复练习中获得的,这就客观上使得学生养成了的审题和解题上的定式思维习惯,他们熟悉了习惯性的审题和解题思维习惯,拿到题目后往往从原有的思维习惯出发去审题、解题,因而不能对题目进行结合实际的思考与审题,导致审题效果低下,影响解题效果。
二、针对小学高年学生数学审题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
1.对轻视审题心理的干预。审题轻视心理是审题心理障碍的重要表现形式,针对这一类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干预要注重帮助学生提升对审题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审题轻视心理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干预措施。一方面,教师要以具体的数学题目练习作为突破口,让学生认识到解题过程中审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对审题畏惧心理的干预。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中,一部分学生身体心理障碍表现为审题畏惧心理,对自己不熟悉的或者是较难的题目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从具体的题目训练中通过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加以训练,同时还要注意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激励和鼓舞,让学生走出脆弱心理、畏惧困难的心理障碍。通過合理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逐渐提升学生的信心和意志力,让学生养成面对数学题目能够迎难而上、克服困难,不断探索的坚强意志力和勇气。
3.对审题思维定式的干预。审题思维定式是影响学生审题效率、提升审题准确性的内在因素,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因为在审题时习惯于沿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和思路,导致难以对变化了的题目进行全面客观的把握,进而导致审题失误和不准确。针对这一部分心理障碍的学生,我们要注意利用多种不同的题型训练,一种题目多种不同解题方法的训练教学让学生在训练中不断突破原有审题和解题思维模式,在将原有知识和思维运用于新题目、新题型审题解题的实践中不断创新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审题是一个知识能力、思维模式、意志品质结合的综合性学习过程,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和效率,要从其具体的审题心理障碍及其原因入手,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进而从心理上消除学生的审题障碍,提高学生审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和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园.运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心理干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马宪.小学数学审题障碍心理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