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提问,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9-12-11 10:07夏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夏燕

摘 要:精彩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情绪和思维的浪花,使其思维活跃。而平庸甚至失当的提问,不仅对教学无益,反而堵塞学生的思路,压抑着课堂的气氛,甚至引导学生误入歧途。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性的提问,从而在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实,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掌握了这门艺术,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在知识点与学生学习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如何设计问题,使之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在关键处提问,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关键处就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所在,就是教学内容的文眼、题眼、诗眼。备课阶段,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好文章中的重难点,并在文章的重难点处设计问题,从而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

例如《画杨桃》,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在画杨桃时,因为所坐的位置比较特殊,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形状。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看问题或者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那么教师可以就文章中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如果老师把香蕉放在讲桌上,要求你们把自己看到的香蕉画出来,那么你们画出的香蕉会是一模一样的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从不同角度拍摄到的杨桃的图画,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杨桃,却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呢?通过这个关键性的提问,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还例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说太阳、北极星、大树和积雪是天然的指南针。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假设你在白天迷路了,假设你能看见太阳,你能辨认出方向吗?假设你在晚上迷路了,假设天空中的星星非常清晰,你能辨认出方向吗?假设没有太阳,也没有星星,只有枝繁叶茂的大树,你能辨认出方向吗?学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结合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怎么办呢?学生们可能会做出多样化的回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结合平时在课外书以及生活中积累到的知识,让他们明白还有许多辨别方向的办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并判断。

二、在空白处提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中国的绘画艺术特别讲究留白,文章也是如此。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很多文章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瞄准文章的空白处,就要瞄准学生思维、认识、理解和感受上的空白处。通过空白处的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例如《灰雀》,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当小男孩被列宁问道:“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时,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当男孩吞吞吐吐地说自己没看见时,男孩的心里在想什么呢?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如“啊,被人发现了。要怎么办呀?如果我说我看见了,他会不会严厉批评我?我一定不能让他知道是我把灰雀抓起来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句话展开丰富的想象。小男孩这时为什么一个劲儿地确保灰雀会飞回来呢?小男孩当时又是怎样想的呢?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们会深入地阅读文本,进而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还例如《去年的树》,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尤其是文章的最后,更是留给我们无穷的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结尾之处,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小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变成灯火的树,小鸟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唱起来去年唱过的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小鸟对着灯火唱起了歌?”学生们会从“信守承诺,注重友情”等方面展开作答。如最后一句“小鸟又盯著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小鸟身上,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三、在最近发展区提问,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有效的提问,促使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即,教师的提问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既不能一直提问简单的问题,也不能一直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而是要照顾到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照顾到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例如《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场景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课文描写了庭院的树的哪些方面?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公园的美?从哪几方面描写了街道的美?文章中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简单问题,留给班级中基础一般的学生,如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的提问,这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教师可以将难度较大的问题,留给班级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概括性比较强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学生们需要通读课文,将各个段落中介绍的景象总结出来。

还例如,有关字词的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生字和新词,展开如下互问:如“寂寞”,学生们可以就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等展开提问;如“逢”,学生们可以就形近字、词语、造句等方面展开提问。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地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将艺术性提问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让学生们在不同问题的引导下,展开语文知识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艺.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8年11期

[2]廖树清.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新课程(小学)2018年11期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