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姚选民
摘要:红色文化,其广义是指在世界上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进步文明的总和,其狭义是指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所共同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外延包括物态类红色文化、精神类红色文化、制度类红色文化等内容。从红色文化的核心要义来看,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雷锋同志作为雷锋精神的核心承载者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杰出代表;其次,雷锋精神作为精神类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红色文化传承是雷锋精神弘扬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雷锋;雷锋精神;红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9)06-0086-09
引言
红色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文化主要是指在世界上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人类进步文明的总和;狭义的红色文化主要是指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所共同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1红色文化的外延主要包括物态类红色文化、精神类红色文化、制度类红色文化等内容。精神类红色文化即红色精神是凝聚中国共产党人理想、追求、信念、信仰等的核心力量,这种核心力量犹如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先进分子[2]12-13、普通大众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倾情付出,[3]57在红色文化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产生形成了相应阶段的红色精神,主要包括诞生阶段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过渡阶段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转型阶段的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精神、塞罕坝精神等。作为精神类红色文化即红色精神之一种,雷锋精神主要[4]是对雷锋本人言行或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理性总结。[3]91从红色文化的核心要义来看,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雷锋同志作为雷锋精神的核心承载者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杰出代表,雷锋精神作为精神类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传承是雷锋精神弘扬的重要目标。
一、人物: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的物理勾连
雷锋既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承载者,与此同时,作为军人和共产党员的雷锋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可以说,作为雷锋精神的核心承载者,雷锋的言行不仅时刻彰显着红色文化,其本人亦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杰出代表。雷锋作为红色文化传承的杰出代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雷锋的成长深受红色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红色文化内化了雷锋的人格气质,在其平常言行中散发着红色文化优秀因子。
(一)雷锋的成长深受红色文化影响
雷锋的成长深受红色文化氛围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雷锋很小就生活在红色文化覆盖的社会大环境当中。雷锋在其文字中自述说:“我从小就生长在毛主席的故乡,经常听到老人讲毛主席在小时候就很关心穷人、为人民做好事的故事”[5]181,“1949年我的家乡解放了,地下党员彭德茂乡长找到了我,我那时真不像样子了,头发长得很长,身上披了一个旧麻袋。他给我洗了澡,给我换衣服,过年还把我接到他家里做好了菜给我吃。我好像做梦一样,心里非常感激彭乡长,就跪在他面前。他说,孩子,不要感谢我,是伟大的党和毛主席救了你,要感谢党和毛主席。后来党又送我到学校念书,老师给我和同学发了新书,看到同学都交了费,我就去找老师说,我还没有交费呢,老师就说这是党送你去读书,并翻出毛主席像说,就是他老人家送你读书的,你永远也不要忘记他老人家……后来有一个同志带我到了毛主席家乡去参观,有一个老爷爷给我讲了毛主席的故事。毛主席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处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我非常感动,一定要好好学习,做毛主席的好学生。”[5]236-237可以说,在雷锋很小的时候,中国社会革命大环境就在他的身心上播下了红色文化的种子。另一方面,雷锋主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吸收红色文化养分,按红色文化所倡导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去进行社会实践。参加新中国建设后,雷锋不忘继续积极主动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特别是毛主席的政治理论著作,并很有心得:“通过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我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懂得了毛主席说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的共产主义精神,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人民战士,首先必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鲜明的人道主义观点,全心全意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从此我就决心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5]180雷锋同志不仅通过刻苦的理论学习[5]17-52、工作中所受到的革命思想教育[6]36-39等方式在思想认识上追求进步,[3]1而且更是在实际行动上追求先进,平时严格以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来规范和督促自己的言行:“我要以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同志为榜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人”[5]58,“我永远向您学习,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是党的儿子,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幸福、解放,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断头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5]133
(二)雷锋身上承载着红色文化优秀因子
雷锋同志身上承载着红色文化优秀因子,一方面从老一辈革命家在他牺牲后的题词和评价中可以看出,另一方面他本人的言行亦能够明显体现。就前一方面而言,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周恩来总理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7]157刘少奇同志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7]157胡乔木同志后来给雷锋同志的评价是:“雷锋是社会主义时代的英雄,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又是共产主义思想的模范实践者。”[7]169从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给雷锋同志题词和评价的内容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雷锋同志是红色文化优秀因子的承载者。就后一方面而言,从行动上来看,雷锋遗留文字中所记载的事例表明雷锋同志身上承载着红色文化优秀因子。他在日记中写道:“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平时节约下来的一百元钱,支援了他们;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一百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5]19雷锋同志的这种行为显然承袭了红色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独有偶,“今天,我从营口乘火車到兄弟部队作报告。下午时,大北风刺骨的刮,地上盖着一层雪,显得很冷。我见到一位老太太没戴手套,两手捂着嘴,口里吹一点热气温手。我立即取下了自己的手套,送给了那位老太太。她老人家望着我,满眼含着热泪,半天说不出话来。”[5]33雷锋同志的这一举动集中反映了红色文化中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言语上来看,雷锋遗留文字中的思考或心得体会表明他身上承载着红色文化优秀因子。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5]71;“我们决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应该‘饮水思源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们都不能不以革命的名义来对待革命事业,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发扬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的传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来,才不辜负先烈们的期望,才不辜负党和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对我们的关怀和鼓舞!”[5]174雷锋同志的这种心得体会和反思体现了他对党的绝对忠诚意识,反映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热爱,这些都是红色文化的典型内容。
二、精神: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的内容勾连
雷锋同志既是一名军人,亦是一名共产党员,以他为核心承载者的雷锋精神,显然是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僅如此,缘于雷锋精神的全国影响力或时空穿透力,雷锋精神还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雷锋精神内容与红色文化内容一脉相承
雷锋精神内容与红色文化内容之间一脉相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宏观层面来看,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二者间的内容有相通之处。关于雷锋精神具体内涵的构成,有研究曾概括为这样22种精神: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一心向党的忠贞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报效社会的“傻子”精神、学习上的“钉子”精神、生活上的“补丁”精神即艰苦奋斗精神、工作上的“螺丝钉”精神、关心下一代的“园丁”精神、助人为乐的团结友爱精神、与人交往的诚信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的哲理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谦虚谨慎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淡泊名利的主人翁精神、柳树松树精神、乐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共产主义精神。[8]雷锋精神的这些内容构成与主要展现为精神类红色文化的红色精神如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等的内涵有或多或少的相通或相同之处。[3]57-100也就是说,从大的方面来看,雷锋精神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来自于红色文化特别是精神类红色文化。从微观层面来看,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如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忠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红色文化内容。雷锋同志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主要体现在他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无限向往和孜孜以求上。[5]49-50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忠诚精神主要展现在他对我们党深切的爱和感恩上,展现在他对祖国安全的全身心的关注上,展现在他对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无限期待上,他愿意为党、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一切、奉献一切。[5]8-23“我要以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同志为榜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人”[5]58从具体内容来看,这些雷锋精神表现样态本身就属于红色文化范畴,本身就是红色文化内容。
(二)红色文化是雷锋精神产生的重要源头
总的来看,雷锋精神的产生形成主要有两大源头: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头。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的伟大结晶,一是对传统文化中人生观的升华,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是追求不朽的人生,雷锋精神中的人生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对传统文化中价值观的升华,雷锋精神中的价值观已将传统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提升为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三是对传统文化中人生理想的升华,雷锋同志始终将共产主义事业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是强调对内心仁德的自觉,及肯定主体精神的伟大和崇高。另一个是红色文化源头。在红色文化形成、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主要展现为精神类红色文化的红色精神是凝聚中国共产党人理想、追求、信念、信仰的核心力量,这种核心力量如同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先进分子、普通大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倾情付出。[3]57基于红色精神的这种特性,中国共产党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革命的需要,弘扬红色文化精神,锻造出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红色精神,其中井冈山精神是中国红色精神的源头,延安精神是中国红色精神的成熟形态,西柏坡精神则中国红色精神的补充和发展,沂蒙精神是中国红色精神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红色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力量,推动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前进并走向胜利。[3]57-58作为红色精神的雷锋精神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继展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理念在各条战线上实践所衍生出来的。[3]11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在不同历史形态下,各自都有其特定的内涵,红色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具体的不同形态,但这些红色精神都是用实事求是这条红线,用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连在一起,是一脉相承的。[3]58
(三)雷锋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标志性内容
雷锋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标志性内容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从红色文化的发展演变阶段来看,雷锋精神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红色文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当下的眼光来看,中国红色文化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红色文化发展的诞生阶段、过渡阶级和转型阶段。中国红色文化的诞生发展阶段,主要是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个历史时期。在这个阶段国内的主题是革命和战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社会结构催生了新的理想信念、新的价值追求和新的生活战斗方式,产生了精神类红色文化要素。这一时期形成的红色精神主要有: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45-47中国红色文化的过渡发展阶段,其时间跨度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期间革命战争已经结束,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生产,大力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此时精神类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一些变化,内涵中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元素。这一时期形成的红色精神主要有: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1]47中国红色文化的转型发展阶段,其时间跨度是从改革开放至今。期间改革开放成为了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进取,红色精神内涵充满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元素,完成了从革命精神到新时代语境下的红色精神的转变。[2]10-12这一时期的精神有: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精神、塞罕坝精神等。[1]47-48从主要展现为精神类红色文化的红色精神“链”来看,业已成为红色精神“链”上一环的雷锋精神被视为红色文化的标志性内容自然是名至实归。另一方面,从社会公认度来看,人们公认雷锋精神是主要展现为精神类红色文化之红色精神家族的重要一员。毛主席给雷锋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7]157自1963年3月5日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纪念日”,从此人们高声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做着好人好事,影响了几代人。“雷锋精神是历史的标志,是真人真事。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已经广为人知,深入人心,而且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不论是老一辈革命家,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大家都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中国人民的道德精神。”[9]可以说,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2]10-12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重要表征。
三、传承: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的目标勾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4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断表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元素的雷锋精神,其弘扬必须强调其政治功能,须要强化雷锋精神弘扬中本应有的红色文化传承维度。此为一方面。另一方面,弘扬雷锋精神如果不强调其红色文化传承维度,弘扬雷锋精神会迷失方向,亦即丢失雷锋精神当年被培育成为精神类红色文化标志性内容的“初心”。
(一)红色文化传承是弘扬雷锋精神的应有之义
红色文化传承是弘扬雷锋精神的应有之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来看,弘扬雷锋精神其中很重要的使命就是传承红色文化。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道:“听一位同志对另一位同志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5]92雷锋同志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及其所展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弘扬雷锋精神必定包含对共产主义精神的弘扬,自然蕴含着红色文化传承内涵。“深夜11点,直到门外,天黑伸手不见五指,这时突然下起雨来了,陈调度员说,我们建筑焦炉工地上,还散放着7200袋水泥。陈调度员急得一时手足无措……雨越下越大,这时,我猛然想到了党的教导,要我们爱护国家财产,又想到了我是一个共青团员。想到这些,一种无穷的力量鼓舞着我急忙跑到工地,用自己的被子,并脱下了衣服,抢着盖在水泥上……经过一场紧张的战斗,避免了国家的财产受到重大的损失。”[5]8这一事例充分展现了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忠诚精神,弘扬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忠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社会主义红色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从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弘扬雷锋精神“初心”的认识来看,红色文化传承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维度。“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7]157邓小平同志给雷锋同志的这一题词明显表明,传承共产主义红色文化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维度。“雷锋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在学习雷锋的号召下,20年间,从欧阳海、王杰、焦裕禄、张志新,到赵春娥、张华、蒋筑英、罗健夫、朱伯儒、张海迪,在我们国家里涌现出数不完的雷锋式的先进人物。这些人物有各自不同的经历,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像雷锋一样贯穿着共产主义精神。”[7]170胡乔木同志关于“雷锋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的论断或认识表明,传承红色文化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或“初心”。
(二)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文化传承内容有待加强
雷锋精神当初在全国人民中间弘扬的时候,红色文化传承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雷锋精神作为红色精神的物态类红色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63年1月7日批准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四班为“雷锋班”;1964年8月15日抚顺“雷锋纪念馆”奠基修建;1967年冬雷锋的家乡修建“雷锋纪念馆”;1967年雷锋家乡坪山公社更名为雷锋公社(现为雷锋镇),长城大队更名为雷锋大队(现为雷锋村),荷叶坝完小更名为雷锋学校;1968年11月24日湖南望城县隆重举行“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纪念馆”(后改名为望城县雷锋纪念馆)落成仪式;1971年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命名为“雷锋小学”等等。[7]191-195随着雷锋同志离去得越久远,对雷锋精神的弘扬却愈发让人们感觉其遥远,究其原因,是当前雷锋精神弘扬迷失了雷锋精神弘扬的“初心”,缺失了雷锋精神弘扬的红色文化传承维度。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文化传承内容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雷锋精神弘扬之红色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弱。《学习雷锋活动大事记》(1960—2003年)表明,随着雷锋同志离去的时间越久,有关雷锋同志的纪念活动越来越少,雷锋同志生平事迹在公共空间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越少。[7]190-196在不少人看来,弘扬雷锋精神主要就是“立足岗位学雷锋”“开展活动学雷锋”“树立榜样学雷锋”“强化机制学雷锋”等,[10]雷锋精神的物态类红色文化不见于活动中,除了“雷锋”这个姓名跟雷锋精神的物态类红色文化有关联,雷锋精神其他的物态类红色文化不见于雷锋精神弘扬活动中,亦难见于日常社会生活中。另一方面,雷锋精神弘扬愈发抽象化符号化,缺失了红色文化传承内容维度。在弘扬雷锋精神“与时俱进”之类理念的引导下,如“学习雷锋精神,重要的是学习其本质内涵,而不是学习其具体形式;不是亦步亦趋、邯郸学步,而应结合具体实际对旧形式进行扬弃,努力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契合民众心理的新形式。否则,就是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作怪,是对雷锋精神的曲解和误读”[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人后己、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合法经营、诚实劳动也是为人民服务;立足本职工作、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对雷锋精神的旧有内涵进行扬弃,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11]等,雷锋精神弘扬主题随着年代的演进出现了一种令人“五味杂陈”的“蜕变”轨迹:60、70年代的雷锋等于“爱憎分明”,80年代的雷锋等于“钉子精神”,90年代的雷锋等于“爱岗敬业”,21世纪的雷锋等于“平凡的良心”。[12]显然,随着时代的变迁,雷锋精神在其弘扬的过程中出现了“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等情况,雷锋精神弘扬中的红色文化传承维度陆续甚至完全缺失,其社会影响后果是“学雷锋就是学做好人好事”,殊不知雷锋同志还是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其身上还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
(三)红色文化传承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繼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41,面对当前雷锋精神弘扬过程中缺失红色文化传承维度的问题,我们要严肃应对,应将红色文化传承列为今后弘扬雷锋精神活动的重要努力方向。首先,在弘扬雷锋精神的“顶层设计”上要重视红色文化传承维度。一方面强化主要展现为精神类红色文化的雷锋精神建设。充分挖掘雷锋同志生前的典型事迹、雷锋式人物等现实素材,创作推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文学、影视、戏曲等精品力作。开展雷锋精神题材影视作品回顾展,组织“说雷锋、唱雷锋、写雷锋、画雷锋”系列活动,用艺术形式,感染和鼓舞广大干部群众。[13]另一方面强化雷锋精神作为红色精神的物态类红色文化建设。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革命纪念馆,以及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逐步推进学习雷锋精神阵地建设。通过抓好雷锋纪念场馆、设置雷锋事迹展览展板、建设雷锋广场和雷锋特色社区、在社区讲堂配送《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书箱、开设雷锋旅游专线等举措,弘扬和传播雷锋精神。[13]其次,弘扬雷锋精神不忘“初心”,努力让雷锋精神原汁原味地回到群众身边。雷锋精神高尚而朴实,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在宣传中应努力还原雷锋同志和雷锋式人物的真实形象,让榜样贴近现实,让英雄回到生活之中,使榜样可信、可亲、可学,防止榜样因被无限拔高而让人产生高不可攀之感,以致被束之高阁、敬而远之。在今天社会价值多元化、人们追求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无法要求所有人都成为雷锋式的人,但还是可以努力让雷锋同志走入人们的内心世界,在人生道路上作为一个榜样同行。[14]再次,在尊重雷锋精神“红色文化”本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弘扬雷锋精神的地域特色。雷锋精神是全国红色文化的标志性内容,对其弘扬当然要因地因时制宜,但不能丢失弘扬雷锋精神的“初心”,尤其是雷锋精神的红色文化传承这一重要内容不可缺。辽宁铁岭县作为雷锋同志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在发挥弘扬雷锋精神之地域特色的方面值得引起重视。一是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铁岭县文化建设的风向标。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以来,全县的草根文艺社团、文艺骨干等,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创作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导向文艺作品。以铁岭县雷锋文化资源为基础,编辑了《雷锋在铁岭的光辉足迹》书籍和电视专题片,并与华东方合作编写《雷锋之最》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二是农民群体自发组织了许多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书画艺术、戏曲演出等民间活动。三是成立了雷锋剧团,把雷锋在铁岭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改编成系列话剧《梦醒黑土地》《雨中情》等文艺作品,在全县巡回演出[15]。辽宁铁岭县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做法,具有很强的普遍意义,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取经。
结语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所共同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外延包括物态类红色文化、精神类红色文化、制度类红色文化等内容。从红色文化的核心要义来看,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雷锋同志作为雷锋精神的核心承载者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杰出代表;其次,雷锋精神作为精神类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红色文化传承是雷锋精神弘扬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41。在强调“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时代背景下,[2]10-4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元素的雷鋒精神,在其弘扬过程中强调和凸显弘扬雷锋精神之红色文化传承维度的政治功能,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参考文献:
[1]渠长根.红色文化概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张仲国等.雷锋精神与志愿者行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38.
[5]邢华琪.雷锋全集(珍藏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
[6]刘忠和,杨丽坤.新形势下雷锋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36-39.
[7]石军玲.雷锋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8]中国雷锋工程委员会,雷锋精神学校,雷锋资料展览馆.雷锋精神的内涵[N].湖南日报,2009-08-06(02).
[9]李殿仁.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J].雷锋,2015(9):6.
[10]梅克保.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精神文明[J].求是,2003(6):43.
[11]张文生.从雷锋精神的本质看弘扬雷锋精神的着力点[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
[12]汪茵.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3(2):7-8.
[13]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幸福沈阳”行动的指导意见[N].沈阳日报,2017-03-24(01).
[14]储霞,朱洪江.新时期如何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4):32.
[15]中共铁岭县委宣传部.弘扬雷锋精神 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3):21.
责任编辑:秦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