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粟
摘 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得一手好字是体现一个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表现。如今数字化信息逐步取代传统手写,人们的书写能力大大降低,这一现象在小学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新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必须能够正确、整齐、高效地书写汉字。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落实语文写字技巧,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写字水平创造有利条件。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能力的不足及存在的教学问题,对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学生写字习惯的教学任务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高质量训练下的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任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书写习惯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文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培养学生写字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写字兴趣、写字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这些因素在学生写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发挥写字的重要作用。在丰富写字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情感,为今后不断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核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一盏引导灯。对于学习写字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习惯比技能更重要。因此,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写字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通过对许多小学生的调查分析,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书写习惯差、字体不整齐、字迹不干净等。因此,研究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的低年级小学生写字习惯的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概念以及小学低段学生书写教学现状分析
(一)核心素养概念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层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关键内容。然而,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以知识和技能为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许多学者对教学中应教授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最后,他们认为,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引导学生形成能够支持学生在教育阶段的情感、心理和终身学习发展的品质。具体来说,核心素养包含了健康生活、积极学习、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等多个层面的内涵,近年来也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存在较大的不足,对实施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的理解不够深入。
(二)小学低段学生书写教学现状
重视小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课题。目前小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在实践教学和家庭教育中,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写字教学普遍被忽视和轻视,缺乏对学生写字方法和技能的指导,忽视对学生写字技能的培养。许多学生有不良的写字习惯,错误的书写方式、草率的笔迹、不规则的线条和不规范的结构。如图1所示: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低段学生写字教学问题分析
(一)不注重书写教学
目前,许多教师不把写字教学视为正式的教学内容,不把写字教学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技能进行训练,只是把写字教学视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单项练习,通常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抄写几次,而不是作为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学生以简单的练习完成学习任务,但教师没有观察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漂亮,笔画是否流畅,结构是否合理,姿势是否正确,从而丧失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习兴趣的忽视
低段学生受年龄限制,心智不够成熟,导致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小学低段语文写字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注重片面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学习经验,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过于重视识字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教材的要求不完全理解。他们认为,语文环境中的识字只应注意文字的解释、分析和疑问,而不是写字环节。他们盲目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加强识字实践,没有预留足够的写字时间,也没有提供科学、专业指导,导致学生的写字质量不能有效、持续地提高,写字教学质量低下。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低段学生写字教学策略分析
(一)写字教学培养理念
俗话说“练字先练姿,提笔即练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基本的、必须落实的语文技能。从小打好写字基础,不仅是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提升也尤为重要。《新课标》中提出: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写字教学提升策略
1、培养书写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使枯燥的写字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爱上写字。小学生容易被故事所吸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古代书法家的故事,如王羲之临池学书、王献之依缸练字等,使学生理解学习需要努力才能成功,培养持之以恒的写字习惯。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教学情境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互动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换课堂角色,学生成为教师。老师对学生说:“这节课有一个字比较难写,我们应该注意笔画的顺序,哪位小老师能给一些建议?”在做“教师”的过程中,学生会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在巩固写字知识的同时帮助同学提高写字能力,增强课堂学习氛围。
2、形成正确书写姿势
相信近乎百分百的学生在学龄前学会用铅笔写字和画画,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的写字方法不正确:手指太靠近笔尖;身体过分前倾,胸部靠近桌子,眼睛过于靠近书本等;拿笔时,拇指和食指重叠,或中指和前两指同时拿笔等。纠正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拿笔姿势,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对于坐姿。充分利用课本中正确的写字姿势图和“字帖”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寫字课上,教师以身示范,指导学生写字要领,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姿势是正确的。在黑板上正确地写上“头直立,身体笔直,手臂张开,脚平”和“一只脚,一个冲头,一英寸”。根据实际情况逐一讲解演示,让学生模仿。将“一尺一拳一寸”的抽象内容具体化:书离眼睛一尺,只要身体笔直;铅笔指向铅笔刀的边缘,大约一寸。同时在写字课前,可以教学生唱儿童歌曲“三个一”:“写字时,离书一尺,离桌子一拳,离笔尖一寸”,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认识到正确的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和益处,纠正自己的不良写字坐姿习惯。
其次,对于握笔。一抵二压三衬托,“一抵”指用中指指根从铅笔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顶住。“二压”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向下压。“三衬托”指无名指、小指弯曲,两指成一平面,从而将中指及整支笔提起,这样的握笔姿势不仅稳而且转灵活。笔画轻重要捉摸。指写字落笔时用力的轻重,让学生体会轻和重写同样笔画的不同结果,要让学生了解在写字时,用力是有变化的,遇到该细的笔划,如写点时下笔要轻,才可出现尖的效果,收笔时用力要重,才可出现粗的效果。如图2所示: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当然,良好的写字姿势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督促学生注意坐姿,不断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利于学生写字能力的长持发展。
3、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为了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首先要学会如何操字运笔,书写基本的笔画,掌握基本的笔画顺序和笔架结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和笔画,然后将非标准字体与标准字体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二者的区别。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示范移动笔的过程,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运笔的规律。如:在教学“点、横、竖、钩、撇、捺、折、提”基本笔画时,用课件动态演示每种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学生看得清楚明白,也感受到汉字笔画的形象美,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触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又如从学生写合体字开始,引导学生按部件观察,并按构字特点给要写的字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右相等,上宽下窄,上小下大等等,下笔写时让窄的、小的部件懂得谦让,把宽的、大的部件请过来一点等。这样的“一看二写三对照”观察训练持续一段时间后,只要老师稍作提醒,学生马上心领神会,便能写出规范、端正的字。
总而言之,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倡导语文素养的当今,已不仅是练习一项技能,更应使其在提升语文素养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改变对于写字教学“漠不关心”的思想和行为,打破枯燥乏味的训练模式,扎实落实,把书写习惯的培养,包括对汉字形象化讲解,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行为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在认真书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花玲.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之低段写字教学[J]. 课外语文.2017(15):169-169.
[2]孙丽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低年级读、写、创行动研究[J].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7(11).
[3]陈飞燕. 浅析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J]. 中华少年. 2017.
[4]钟文杰. 基于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 好家長. 2017.
[5]卢普兰. 在字词纠错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
(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浙江嘉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