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霞
【摘要】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本篇论文依托学校微信平台上的十个微课程,从“转变教育理念:从机械灌输走向实践体验”、“转变教育对象:从关注个别走向面向全体”、“转变教育角色:从教师权威走向能者为师”、“转变教育内容:从知识技能走向创新思维”、“转变教育策略:从经验传授走向研究发现”、“转变教育阵地:从单一课堂走向多元情境”六个方面去思考、发现教师行为的变化,以求更好地提升教师课程的执行力。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改进、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学习力、研究力、反思力,从而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加温暖的情感关怀,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关键词】 转变行为 爱心教育 微课程
随着学校新爱心教育的深入实施,课程建设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很多老师也在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收获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体验。透过这些课程,我们看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得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得到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释放,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挖掘。而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方式等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
何谓教师行为?教师行为指的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引下,根据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行为的总称,包括环境情境的创设、教育内容的策划、教育方式的确定等。在新爱心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始终致力于寻找与学生发展不匹配、不吻合的行为与做法,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改进、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教师的学习力、研究力、反思力,从而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加温暖的情感关怀,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一、转变教育理念:从“机械灌输”走向“实践体验”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传统的小学教育忽视了这种个体的特殊性、独特性,“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理念充斥着校园与课堂,导致教育和教学成为了重复而又枯燥的机械劳动。
在课程研究的引领下,我们树立了“学生第一”的理念。学生不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和“改造”,而是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体验、实践、感受、领悟,最终获得生命个体的成长。
9月,六(7)班朱老师开发实施了“苗苗带你逛校园”这一爱心课程,生动地诠释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爱心的现代小公民?朱老师并没有用说教的方式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爱的道德教育”,而是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爱心课程的实践体验中领悟爱心的可贵,在学生的心里深深地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
具体来说,学生在“苗苗带你逛校园”这一课程中经历了三阶段的实践体验:
(一)爱心策划—一年时光 整装待发(9月上旬)
(1)策划:一次意外、一本杂志、一个故事
(2)标识:一顶草帽、一把扇子、一串故事
(3)整装:一串桂花、一件衣服、一个故事
(4)踩点:一趟行程、一段经历、许多故事
(二)爱心传递—爱在校园 了解校园(9月中旬)
(1)一年级教室:一首歌曲唱出同伴的爱
(2)香樟园:一把卷尺丈量爱的长度
(3)桔园:半只桔子品出爱的味道
(4)“百花园”:一缕花香传出拥抱的爱
(5)桂花园:迟到的桂花早到的爱
(6)紫藤架:长长的紫藤深深的爱
(7)校园小径:窄窄的小径宽宽的爱
(8)一张照片:小小的照片最无私的爱
(三) 爱心深入—爱在校园 亲近校园(9月下旬)
(1)大手拉小手,亲近同伴
(2)大手拉小手,亲近教职工
(3)大手拉小手,亲近父母
在朱老师发布的三项课程成果中,校长送上了这样一段寄语: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爱心的现代小公民”是我们的使命。如果学生在校园里只是听课、做练习、写作业,那他就只可能是人形机器,这是教育的异化、偏执和冷漠。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在城中校园里能够有足够丰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爱心需要表达,爱心需要传递。朱老师的“苗苗带你逛校园”给予全校每一位老师深刻的启迪,教师行为的转变首先应体现在理念的變革上。
二、转变教育对象:从“关注个别”走向“面向全体”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同个体、不同差异的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关注、获得的教育服务也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或是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会关注少数表现突出的个体,却忽视了所有学生的发展。
在课程的引领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我们的教育行为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由、充分地发展。只有适合个体差异的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潜能的教育。
六(12)班黄老师开发的课程《有多少空间可以提供—走进孩子们的时装节》就服务于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人参与,让每一个人发展。学生们在这个课程中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幕后策划——人人参与
(2)技术支持——处处历练
(3)台前展示——个个快乐
(4)后期总结——点点成长
六(12)班的“时装节”课程以“人人参与,处处历练,个个快乐”为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策划师、设计员、模特儿、营销商,人人获得了自信、个个体验了成功,创造了别样的精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历练,在活动中成长。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限可能。
三、转变教育角色:从“教师权威”走向“能者为师”
过去,我们一味地强调“教师”的角色作用,认为“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唯一主体,应当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要,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逐渐从“权威”走向“服务”,成为引导学生发展、成长的教育服务者。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整合教育能量的意识,要让每一位能者都可能为师,尽力为师,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立体的滋养,及时满足其求知欲望。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要有拓展教育空间的意识,要让学生的实践活动突破常规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将学习环境延伸到教室外乃至校外,让儿童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产生求知兴趣。
六(10)班夏老师开发的课程树立了“能者为师”的理念,转变了“以
教师为权威”的角色意识,邀请了一批有专业素养、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创造了适合的、生动的、多元的活动课程。
在《幸好秋天还没有完全来到》这个课程中,孩子们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的实践研究:1.枫叶是怎么变红的2.枫叶是这样变红的3.叶片变红藏秘密4.片片红叶显真情5.枫叶背后的故事6.做片励志的枫叶。为了让孩子们对枫叶的了解更深入,夏老师将高中化学老师叶家长请进教室。叶家长带着实验器材出现在了教室,带领学生们用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来探究了枫叶变红的秘密,带给学生们意外的惊喜。小朱家长也当了回幕后老师,她手把手教小朱折枫叶,随后夏老师把讲台让出来给了小朱,于是小朱教会了每一个人折枫叶。在枫叶节活动中,家长们能者为师,既成为了老师的协助者,又成为了学生们的伙伴,使课程的实施者走向多元化,真正体现教育角色的转变。
夏老师在实施《不一样的甜蜜 一样的爱》课程活动中,为孩子们请来了烘焙高手王家长。在王家长的专业指引下,学生们看到了蔓越莓小饼诞生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制作过程的精细,认识到了任何一个成品背后,都需要精心地准备和细致地操作。可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需要家庭、学校、教师、家长携手。只有转变以教师主导的传统教育模式,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甚至社会人士走进课堂,参与到课程开发实施中来,才能让学生们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教育。
四、转变教育内容:从“知识技能”走向“创新思维”
传统教育要求教师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真正需要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思维力的培养。
在课程研究中,我们注重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研究和教师的指导帮助,学会处理综合性的学科知识,独立研究复杂的知识体系,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习惯,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
五(4)班闻老师开发了创造性课程《站在叶上当船长》,以“叶子”为支点,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程实施中,老师通过几次创意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与智慧。
一年前,五(4)班的孩子在闻老师的带领下,亲近大自然,开展了系列童诗学习活动:收集经典童诗、制作童诗小报、比试经典童诗诵读。本学期,闻老师继续带领学生们深入树叶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有趣、生动的课程活动,鼓励学生们发现与思考,实践与创作。
活动一:写一首叶的小诗。
活动二:制一幅叶的贴画。
活动三:做一张叶脉书签。
活动四:穿一件叶的外衣。
在与树叶亲密接触的课程实践中,学生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大胆的想象、巧妙的设计、奇妙的构思无不体现着他们独特的思维,创造的潜能!
五、转变教育方式:从“专制管理”走向“民主参与”
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因而师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教师与学生应该成为平等的对话伙伴和合作者。
实施课程建设以来,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应从“管理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
教师作为参与者,要善于聆听学生们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从学生的立足点出发,与学生共同规划与设计课程,注重课程的渗透整合能力,和学生们一起探究学问与真理。
五(6)班薛老师实施的《因为中秋》课程,就是以学生的强烈需求为起源,并根据学生们的质疑、思考、困惑来设置了课程研究内容。在实践中,教师只是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帮助学生深入地开展好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以下就是学生们在课程实施中的提问与思考,也是薛老师实施课程的板块。
(1)“《嫦娥奔月》是一个传说吗?”
有孩子问我:“《嫦娥奔月》是一个传说吗?”在和孩子们的聊天中,我发现他们对中秋佳节了解甚少,对其文化内涵更是知之甚少。于是,我们一起深入地聊起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优美诗文……在热烈的讨论中,我们的中秋节日文化之旅开始了。
(2)“我想体验自己做月饼的感觉”
中秋佳节,必然少不了美味的月饼。一提到月餅,小妍就提出:“老师,我想体验一下自己做月饼的感觉。”她的想法马上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同:“我也想……”“亲子DIY月饼”活动拉开了帷幕。
正是由于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都是起源于学生、发展于学生,所以学生们自主体验研究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在传统节日的探究中,学生们不仅获得了浓郁的文化熏陶,还从老师的鼓励、肯定中提升了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六、转变教育阵地:从“单一课堂”走向“多元情境”
践行爱心教育,实施课程建设,让我们发现教育阵地也在不断转变。过去,教师只依赖于课堂这一主阵地,一味地注重教科书的训练。现在,教师深刻地意识到学生生命的发展需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多元的情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
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让教育阵地从单一的课堂走向多元的情境。教师要开发利用好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课程提供多元化的渠道和手段。
六(1)班许老师实施的学科课程《一堂别样的语文课》改变了以“教材”“课堂”为唯一阵地的途径,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创造了适合孩子生动发展的课堂!
(1)致敬课文中的英雄
“读课本上的英雄故事和看英雄的图片、介绍有什么不同?”“同样的背诵在教室里和到现场有什么不同?”
(2)释放课文中的热情
“课文里的游戏和在郊外的草坪上游戏有什么不同?”
(3)体验课文中的顽强
什么才是真正的顽强?看到大部队还在前行,想到那些革命烈士,我有什么理由就此罢休呢?
在这样情境化的语文课程活动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得丰富、人际关系得以优化、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精神生命得到了成长!这是校园里的课堂学习所不能实现的,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课堂,适合学生自由发展、生动发展的课堂。
七、转变教育策略:从“经验传授”走向“研究发现”
新爱心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实践使学生不再只是获得教师的经验传授,而是让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研究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课程研究中,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途径。
六(1)班赵老师的探究性课程《一树一学堂》充分体现了研究的意义,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改进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打开了一扇窗。
活动结束,有学生这样感慨:红叶石楠的成长、参天古树的伟岸、树桩月季的美丽一幕幕都在我心中定格。它们今天能如此夺目,都是经历了时间的历练、后天的培育。大自然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与众不同的课呀!的确,只有经历了探索世界、研究发现的过程,学生们才会拥有这样实实在在的收获,才能获得生命意义的成长!
在践行新爱心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把师爱看作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把它看成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课程文化构建。
由以上7位教师的课程研究成果,我们对如何开发与实施课程有了更明确的思路与方向,那就是: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从“机械灌输”走向“体验实践”,我们要转变教育对象,从“关注个别“走向”面向全体“;我们要转变教育角色,从“教师权威”走向“能者为师”;我们要转变教育内容,从“知识技能”走向“创新思维”;我们要转变教育方式:从“专制管理”走向“民主参与”;我们要转变教育阵地:从“單一课堂”走向“多元情境”;我们要转变教育策略:从“经验传授”走向“研究发现”。在教育生活中,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去实践,鼓励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世界里实践、体验、创造。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珍视每个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李振村老师在一篇文章《教育很复杂,也很简单》中说到:“为什么说教育很简单,一个老师只要有了对人性的深切体察,有了对生命的诚恳尊重,有了足够的学养和耐心,他就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是的,只要尊重生命,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我们就能转变教育行为,转变思维方式,真正地把新爱心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候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孙德勒. 教师行为优化路径的校本探索[J].江苏教育, 2015.
[3] 刘可钦.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行为要求[J].中国教育报,2003.
[4] 徐炜霞.微课程:教师课程创生的知识栖息地[J].教育发展研究,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