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婷 娄博
比喻是语言表达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很多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比喻提高表达效果,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这部小说共有比喻387句,其中用来比喻动物植物的63个,用来比喻事物事件的146个,用来比喻自然现象的24个,用来比喻人体相关的154个。该作品中的比喻有以下几个特征。
1.恰当中追求新颖
作者运用自己身边普通事物设喻,喻体简单明了又出乎读者意料,辞藻朴实,却能呈现出风趣幽默的效果,恰当中追求新颖。
作者描写鄂温克族的各种狩猎工具时说:“弓箭和扎枪是林中的兔子和灰鼠,燧石枪是野猪,别力弹克枪是狼,而连珠枪是老虎,它们一个比一个凶猛。[3]”弓箭、扎枪、燧石枪、别力弹克枪和连珠枪都是鄂温克族人民生存、生活要用到的一些打猎工具,在他们身边这些最普通的事物却被作者形容得多彩又有趣。每种枪的威力不同,喻体设喻的战斗力也不同,从人们熟悉的兔子和灰鼠、野猪、狼、老虎下手,让人们准确具体地知道每种枪的战斗力,恰当中不乏新颖,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
作者写伊芙琳耻笑坤德时,坤德“气得双颊的肉像风中的裙摆那样颤抖[4]”。
这里坤德的双颊被比喻成风中的裙摆,颤抖得很有形象感,画面感很强。他的愤怒除了一小部分来自伊芙琳对他的耻笑,更多还是因为他对安达的怨愤,生动有趣,形象地衬托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
2.幽默中极尽讽刺
作者深爱她身边这片土地,然而她又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安静祥和的家乡一次又一次被不同的人和事所打扰,作者把那种悲痛却无奈的心情用幽默的比喻体现出来,其中不乏讽刺、气愤和无奈的复杂感情。
作者写她不愿意下山的理由时说:“我一直呼吸着山野的清新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5]”作者把汽车尾气比作臭屁,说明她不喜欢山下的生活,不想去山下和汉人们一起生活,表明她不想离开山里,舍不得这片有着鸟语花香和鹿群做伴的日子。用“臭屁”作为喻体,风趣幽默,表达了她对山下汉人生活的地方的不屑以及对脚下这片生活了半辈子的土壤充满了不舍的情愫。
当大家都在营地盼望着列娜和林克回来,没有心情吃东西时,只有达西兴高采烈地吃着东西还唱着歌,作者说:“达西蠕动的嘴在我看来是那么的肮脏,就像一个痰钵。[6]”作者把达西蠕动的嘴比作一个痰钵,表达了作者此时对达西的厌恶,暗含讽刺达西对列娜的消失漠不关心。
3.形象中表现哲理
“形象中表现哲理”是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一大特色,有时候作者看似无心的比喻其实包含了很多哲理,那都是我们表面看不到的一些东西,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品读,多次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抓重点,找到我們真正想要理解的东西。
林克因为达玛拉身体和精神都不好而反对搬迁,尼都萨满的心情表露无遗:“他说鄂温克女人哪有怕风寒的,怕风寒的话就下山给汉人做女人,天天住在坟墓里,那里是没有风寒的。[7]”尼都萨满把汉人住的房子比作坟墓,表面上看是他想表明鄂温克女人是不怕风寒的,但实际上,他只是在因为达玛拉在跟林克作对罢了。此处设喻说明虽然尼都萨满有神力,不属于普通人,但实际上跟我们平平凡凡的人并没有实质区别。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都会被自己所在乎的人和事羁绊,这也是一种幸福。尼都萨满有他爱的人,他是值得被同情的。
总的来说,迟子建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小说以一种娓娓道来讲故事的方式对鄂温克族进行了歌颂。它看似平平淡淡,却叫人看完后内心波涛汹涌、五味杂陈。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民族深沉的爱与怀念。
[1]本论文是2018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政治演讲中的修辞策略研究”(HB18YY015)的中期研究论文。
[2]李改婷:(1981—)女,河北定州人,河北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语言学。娄博:(1980—)女,河北省秦皇岛人,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语言学。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24.
[4]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53.
[5]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4.
[6]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32.
[7]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