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莉
“把阅读融入生活”是长征街小学一贯的宗旨。阅读的好处不用我多说,在这里,我只是以一位从教20年的教师的身份,把我多年来和學生家长们一起做的读书的工作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直以来,我把带领班级读书的目的,定位于“孩子们喜欢读、读起来有意思”,让他们觉得每天需要读书、渴望分享读书。小学低、中年级这三年,我们是这样一步步在班级中开展读书工作的。
一、以绘本为起始点,激发眼睛里的闪闪星光
绘本图画生动、语言凝练、故事生动,作为读书的起始选择再合适不过了。老师精选一部分、学生从家带一部分、学校阅览室借阅一部分,每天早上上语文课之前,都由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一个故事,或有趣或伤心或甜蜜,世间百般滋味,把孩子带入书的世界,穿越时空,与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过关。
阅读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喜欢看的绘本,展示自己的口才;互相交换阅读,探寻绘本的奥秘。直到谁有一本新绘本,即刻成为全班焦点的时候,当书中短短的文字能让学生眼中闪闪发光的时候,我知道书的影子已经进入学生的眼中了。
二、以优秀的儿童作品做桥梁,探索成长的方向
阅读注音的名家儿童中篇童话,是我带领学生读书的第二步。比如《小猪唏哩呼噜》《笨狼的故事》《小巴掌童话》等,几届学生读下来,几乎没有不喜欢的。因为这些书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主人公就是他们自己的某一方面在某一时期的缩影。为了引起他们的读书兴趣,我每天读一点,总是停在最有趣的地方。孩子们耐不住好奇心,总会想方设法地找书看。书的篇幅长,为了让学生保持兴趣看完,我们便每天交流后面有趣的情节。直到学生的日记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关于这些书的只言片语甚至是感悟收获的时候,我知道书籍的指引作用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成长中;遇事有参考,不盲目不急躁,好沟通,我知道书的形象已经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三、以名家名师指导为纲领,让灵魂扬帆起航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载着人的灵魂驶向远方。”读书除了能给学生带来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我觉得还会给他们的心灵注入力量,让灵魂有远行的可能,不惧风暴,不疾不徐,不骄不躁,不随波逐流。“生如夏花般灿烂”,只停留在文字上和表面的感悟上是不行的,必须要调动“手眼鼻口”各种感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使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以自己与书的独特的交流模式,圆满地完成读悟这个循环。
在这个阶段,我们以儿童文学大奖的获奖作品为媒介,抓住每一位名家的点评,把每本书分成若干个小任务,促使孩子详细地读书。任务由老师和家长代表共同制订,涉及写提纲、画思维导图、谈感受、画句子、和家人交流、拍照片、给插图涂色、演一演、发朋友圈求点赞等。我们引导学生精读,却不布置晦涩的任务,每天布置一项有趣的小任务,班级群里每天发照片交流。直到每一张照片里都能看到孩子们专注读书的身影、每一本翻动过的图书都五颜六色充满个性的时候,我知道他们已经沉淀了下来,书已经以一种婀娜多姿的风采映入他们的心灵中了。
四、以自主选择溯本求源,把需要还给孩子
“读书”是为了自己而读。无论老师家长如何引导,只有孩子主动迫切地需要读书时,才算是完成了任务。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把“多读书、读好书”的使命交还给孩子。
现在我们逐渐尝试放手,以家委会小组为单位,把班级分成六个小组,平时以微信群为交流的主阵地。老师和家长不再指定阅读书目,而是由小组里的孩子们自己决定自己要读什么书。两周一本书,每天在微信群里汇报进度。单位时间完成后,每次选择一到两名同学在班级大群里交流,主要是书名、有兴趣的章节选读和感悟等。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好书,不断地保持阅读的新鲜感,进一步巩固自主读书的欲望。爱读便愿意思考,自主的思考才能深入,有个性的思考才有价值。当读书的内容被当成聊天的话题、当学生“行有涵养”“学有潜力”慢慢显现出来的时候,读书已经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再也分不开了。
读书,读到心里,读到生活里,读到自我里,才叫读书。这是属于自己的小欢喜,我们只能引导和教给学生们方法,妙处却需他们自己体会。《毛诗序》探究古诗时说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我借由此,最后想说:读书,在言为趣,在行为尚,在心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