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珍
【摘要】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组员合作表现的一个监测,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化的重要一环。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方式需要多样化,主要包括小组内自评、小组间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
【关键词】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建设 评价机制
一、合理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的有效教学活动,建设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那么,如何合理科学地划分合作小组,来保证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
以我代的八年级三班42人的班级来构建合作小组为例。我把6个人分为一个小组,这样,全班正好分成7个学习小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从班里选出七名组织能力最强、学习成绩较好、在班上威信比较高的同学来担任7个组的小组长。其次,按照能力水平和学习成绩,分别给各组搭配好1名副组长和4名组员,并给组长、副组长及组员依次编上号。最后,根据组员的性别、能力、成绩、性格等方面的比例,结合任课教师们的建议,进行小组间的平行微调,使各组同一编号的组员实力相当,小组间的学科水平和综合能力基本均衡。原则是,每组成员的男女搭配比例要适当、性格要互补,弱势学科和优势学科要均衡,座位的安排尽量合理。一定要特意把班里的优等生安排到最理想的位置,目的是让他们起到榜样的作用,来带动小组,甚至全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分组,但不超过8人。
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小组合作效果最佳
(一)建立学生自评机制
自评包括预习效果、课堂纪律、举手发言、提问质疑、做题效果、参与小组内合作讨论、课后作业等方面,鼓励学生自学先行、认真倾听、积极探究、踊跃发言、敢于质疑、加强训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使课堂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
(二)制定明确的小组评价制度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小组进行讨论时,一部分同学参与交流不积极,在座位上一声不吭,只是静静的听其他人说,有的还做小动作,甚至影响到其他组员的交流。在老师提问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而有些同学事不关己似地静做旁观者。为了调动成绩差、学习不积极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组员们的学习成绩和合作能力,我制定了明确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1.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制度
(1)职责分明制度。各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组长负责组员们学习方面的问题;副组长负责本组组员们的纪律。
(2)小组文化建设制度。组名、组规、组训、小组的logo等得设计都可作为小组评价的项目。
(3)学习规范制度。自学阶段:独立进行,不打扰他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时,别的成员要注意聆听或记录,等别人说完再补充或质疑;展示阶段:轮流展示,不相互推诿。
(4)小组交流制度。组内交流要做到:在讨论答案对错的同时,要重点讨论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了?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还要明确正确解答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点和方法。
2.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评分办法
(1)小组成员分工科学合理、能积极参与、大胆展示的,在“参与度”一栏每人次+1分。
(2)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讲、静心倾听小组成员发言、积极补充、敢于质疑的,在“投入度”一栏+2分。反之,不遵守纪律、不积极合作的,每人次-2分,屡教不改的加倍减分。
(3)积极点评、大胆质疑的,在“精彩度”一栏每人次+1分,对于有创新、有深度的点评和质疑者,加倍加分。
对于小组积分,做到周小结、月评选、学期表彰,颁发“最佳合作学习小组流动红旗”。对于个人的得分情况,将作为评定“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的主要依据。
(三)构建小组互评考核制度
主要依据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小组在“参与度、投入度、精彩度”几方面的积分,结合小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评出每一堂课的“优秀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的评价系统就是一个动态的、開放的系统,最终成为一个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走向成功的泵站。
合作学习小组运行初,由于初次合作,组员激情很高,但坚持不了两周,好奇感、新鲜感消失,就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学习不专心、纪律乱、注意力不集中、班上成绩好的学生担心,其他任课教师着急的现状。这就要及时和各任课教师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召开小组长会议,讨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完善小组评价制度。
总之,经过这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小组组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质疑”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同学们都积极地为自己和小组争得荣誉,不甘落后。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有时为了加分,会出现课堂失控的局面,这需要我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去完善。
参考文献:
[1]尚金鹏.合作学习与教学公平[J].现代教育科学,2004,(04).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用论文;课题编号:DX[2018]GHB164。